即时新闻

“白沙先生”陈献章:“自得”心学 引领寰中

来源:羊城区域     2023年06月09日        版次:ZXA09    栏目:五邑文脉    作者:陈卓栋、谭耀广

     陈白沙祠内的陈献章立像

     陈白沙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碑

     钓台故址 江门市博物馆供图

     陈白沙纪念馆内展示的陈献章所藏沧海龙吟琴复制品

     钓台故址内供奉的白沙先生像及“岭南一人”等牌匾 江门市博物馆供图

     陈白沙纪念馆内展示的茅龙笔

     贞节牌坊背面的“母节子贒”横匾

     陈白沙祠内的陈献章讲学雕像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陈卓栋 通讯员 谭耀广 (图片署名除外)

  

  第十九届文博会于6月7日开幕,江门市博物馆珍藏的国家一级文物“明成化十九年陈献章《行草南归诗翰卷》”亮相,备受瞩目。而创作者陈献章也再度走进众人视野。

  春阳台里,杜门不出,岁星十周,静养端倪。15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明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陈献章在江门白沙村经过十年“静坐”收获“自得之学”,并开创“江门之学”。由此,陈献章成为明代心学代表人物,世称其为“白沙先生”,是广东唯一从祀孔庙的大儒。

  400多年过去,今日的江门仍保存大量“白沙遗迹”。陈白沙祠、白沙墓、慈元庙碑、各种卷轴手迹,这些珍贵的古迹、文物,具有厚重的历史价值。今年,江门提出打造10张城市文化名片,其中就包括“岭南心学的发源地”,希望以此为江门城市“人设”添上几分儒雅气息。

  

  小坐江门不记年

  

  明朝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陈献章出生于新会都会村(今江门市新会区都会村),10岁时,举家迁至江门白沙村(今江门市蓬江区白沙社区内)。根据岭南心学研究会荣誉会长黄明同所著《白沙真儒》描述,陈献章一生主要时光都在江门度过。

  按照《白沙遗迹》记录,明朝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官方集资在白沙村旧居基础上建设白沙先生家祠,保存至今,成为了江门人所熟知的陈白沙祠以及陈白沙纪念馆。陈白沙纪念馆相关负责人介绍,白沙祠内有一座贞节牌坊,以及春阳堂、贞节堂、崇正堂、碧玉楼等主体建筑。这些建筑,代表着陈献章不同阶段的人生经历、体悟等。如贞节牌坊、贞节堂,意在表彰、赞颂陈献章母亲林氏夫人一生“守节”;而春阳堂则取自陈献章十年“静坐”探究“作圣之功”的春阳台之名,展现了其最主要的学术成就。

  

  “人子至情”是“爱亲”

  

  明朝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朝廷为旌表林氏夫人的贞节事迹而立贞节牌坊,后于明万历卅九年(公元1611年)重修。记者注意到,“贞节牌坊”的正面有“圣旨”及“贞节”匾额,背面有“母节子贒”横匾,其“贒”字由“臣、忠、贝”三字组成,取“忠臣为国之瑰宝,即为贤人”之意。“母节子贒”横匾,充分体现了林氏夫人对陈献章一生的影响。

  据记载,陈献章父亲早亡,母亲林氏24岁丧夫,随后终身守节,抚育孤儿。陈献章是遗腹子,出生后体质孱弱,“无岁不病”,母亲悉心照料,“以乳代哺”至其9岁。陈献章时常对人说,如果没有母亲的照料与呵护,他早已死于沟壑。除了身体上的照顾,林氏还经常给陈献章咏诵其父遗留下的《山水词》《遗兴》等作品,让他接受诗词熏陶、了解其父隐居淡泊名利的心迹。

  至于陈献章10岁时举家迁居的经过,按照《白沙真儒》描述,是因为原住处邻居不友善,经常发生矛盾冲突,其母效法“孟母三迁”,为子孙计“择善而居”。陈献章的五言诗《移居》披露了迁居的初衷:“万金论买邻,千金论买宅……吾志在择善,无然复离析。”

  林氏夫人一生德行得到了明朝官方的认可,因而被旌表为“节妇”。据明朝何维柏《改创白沙家祠碑记》记录,在建设白沙先生家祠时,官方特意重修贞节牌坊,并设立贞节堂。《白沙遗迹》中评论说,传统专祀男性的祠堂配置一个纪念女性的堂舍,在历史上是很少有的,尤其是在祠堂前矗立一座贞节牌坊,这种形制更是罕见。

  体念母亲养育之恩,陈献章唯愿随侍母亲身旁,这成为他一生大部分时间留在江门的重要原因,也间接促成他在江门开创了“江门之学”。

  

  江门之水流千春

  

  明朝景泰七年(公元1456年),经历了赴京应试落第、拜师江西大儒吴与弼后,陈献章回到江门。第二年便“初筑春阳台,日坐其中”,致力于探究“作圣之功”,寻求成为圣贤的途径。

  据《白沙真儒》描述,陈献章静居苦读,除了儒家四书五经外,还大量阅读“天下古今典籍,旁及释老、稗官、小说”,但“如是者亦累年,而卒未得焉”。于是他又采用“静坐”方式涵养自身。“久之,然后见吾此心之体隐然呈露,常若有物……体认物理,稽诸圣训,各有头绪来历,如水之有源委也。”最终,陈献章创新了心学,以“自得”而“作圣”为心学之旨趣;以“静养端倪”为“心学法门”;以“宗自然”为心学境界;以“心开万世”为心学本色。

  对于陈献章开创的“白沙心学”,后世评价甚高。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评价:“有明之学,至白沙始入精微。”同为江门人的著名文学家梁启超也认为“白沙心境与自然契合……其自处永远是一种鸢飞鱼跃、光风霁月的景象,人格是高尚极了,感化力伟大极了。”

  如今,陈献章探究“作圣之功”的春阳台早已不复存在。据悉,白沙祠内的春阳堂,只是借其名字,用作各地来往瞻仰、祭拜的人士休息、宴集之所。可喜的是,从春阳台中创立的“白沙心学”,其生命力远比馆舍强大,自成一派,被冯友兰等后世学者以诞生地为名,称为“江门之学”。

  

  江门风月钓台深

  

  在江门市蓬江区钓台路口,有一座钓台故址。据《江门市志》及江门著名书法家黄兆纪所著《钓台史话》记载,“江门墟”附近有大石卧于江边、退潮时露出水面,形如探水石龟。明朝成化十九年(1483年),陈献章回乡侍母,后来以此石为基,搭建伸出蓬江的半月形高台,并在岸边建书院,每日与门生及好友谈经论道,闲时垂钓为乐。如今的钓台故址,是在当年陈献章钓台处重修的。

  钓台故址,体现了陈献章晚年的一大功绩:教化育人。明朝成化年间,陈献章再次进京应试,但又一次落第。面对残酷现实,陈献章绝仕返乡,在侍奉母亲的同时,致力于教学。

  据《白沙真儒》描述,陈献章的教学风格独特,常与弟子门人流连于江门的山水之间,结伴同游,作诗吟唱。“江门诗景年年是,每到春来诗更多”。在赋诗、吟诗过程中,陈献章潜移默化地“诗教”;在自然景观中,阐述自己的观点,引导弟子思考、感悟,从而“自得”。《云潭记》曾记载,陈献章领着弟子周镐及其儿子周京登上新会圭峰山,在绿护屏席地而坐,趁着诗酒,从天空中的云引申出宇宙万物的变化,上了一堂生动的“户外拓展课程”。圭峰山麓、蓬江钓台,成了陈献章讲学的“课堂”;江门的山水,成了他的“活教材”。

  同时,他还特别提倡“私学”,并身体力行。除了钓台外,碧玉楼、小庐山等都是他所办的“私学”。值得一提的是,钓台更成为陈献章学术、学派衣钵传承的象征。他写给高徒湛若水的《江门钓濑与湛民泽收管》中,特意加上按语:“达摩西来,传衣为信,江门钓台亦病夫(陈献章自称)之衣钵也。兹以付民泽(湛若水曾用的字)。”

  陈献章一生不分贵贱、有教无类,弟子众多。据学者阮榕龄编撰的《白沙门人考》,陈献章门下姓名、籍贯明晰的弟子多达170人,还有姓名、籍贯未知的10人。其中弟子湛若水、陈庸、林光、张诩等,均为一时人杰。可谓桃李满门、英才辈出。

  

  至今千古共流光

  

  斯人虽已远去,但“白沙先生”的影响已经渗透到江门城市的文化肌理中。

  在江门市新会区古井镇,坐落着供奉南宋杨太后的慈元庙及供奉“宋末三杰”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的大忠祠。这些建筑所在之地,就是当年宋元崖山海战故址以及宋少帝行都旧址。新会宋元崖门海战文化旅游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宋亡厓山诸臣死节事”启发了幼年陈献章的爱国情怀。因此,他在晚年倡建慈元庙、大忠祠,并留下了历史价值及书法艺术价值极高的《慈元庙碑》。慈元庙、大忠祠及《慈元庙碑》如今都成为激发五邑后辈爱国情怀的“源泉”之一。

  新会七木琴社社长、冈州古琴斫制技艺传承人黄俊堂介绍,崖山之后,中原南迁的琴人、琴器、琴谱散落在民间。宋遗民在元朝收集了宋室遗留古琴曲谱,此后岭南琴学昌盛、琴人辈出。白沙先生雅好古琴。他与他的弟子们收集散落在民间的琴谱,辑成《古冈遗谱》(已散佚),因而白沙先生被尊称为“岭南琴宗”。目前,冈州古琴艺术和冈州古琴斫制技艺已被列入江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茅君稍用事,入手称神工。”陈献章所作《病中写怀寄李九渊》,写尽他对白沙茅龙笔的喜爱。相传,陈献章在故乡讲学期间“山居偶乏笔”,长居圭峰的他就地取材,随手在附近山坳间采集一把茅草,取其根部束茅为笔,蘸墨挥洒写苍劲之字。也有其他学者考据认为,由于陈献章住在乡间,毛笔供应不上,所以试着用新会特产的山茅代笔,经过长期的实践后,发现这种新奇的书写工具有特殊的艺术效果,便从这方面开始探索书法。“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2008年6月,白沙茅龙笔作为传统技艺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

  凡此种种,已经成为了江门城市文化体系中的精髓,也是江门打造“岭南心学的发源地”文化名片之底气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