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 |
汕尾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
红场红宫植被郁郁葱葱 |
山海湖城,汕尾城市环境优越 |
汕尾“蓝色”资源丰富,滨海旅游广受欢迎 |
文/曾柯权 赵映光 善美萱 图/汕尾市委宣传部提供 “奔向海陆丰,只需一粒钟。”9月26日上午,时速350公里的广汕高铁正式建成通车。作为第一条以“汕尾”城市命名的高铁,广汕高铁是“轨道上的大湾区”高铁骨干网中的重要一环,承载着汕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它的开通运营不仅极大地缩短了海陆丰革命老区与粤港澳大湾区之间的时空距离,构建起一条全新的经济快捷通道,更将进一步增强汕尾的区位优势和发展动能,成为助力革命老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发展引擎”“融湾桥梁”“突围利器”。 从十年前厦深铁路开通运营,到如今广汕高铁建成通车,迈入“双高铁时代”的汕尾正如飞奔的列车,正积极抢抓区域协调发展新机遇,在文旅融合发展、城市建设、产业升级、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更好更快打造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方饮广府茶 又食汕尾鲜 “中国最具投资价值的旅游城市”“我最喜爱的休闲城市”“中国水鸟之乡”“中国文化旅游新地标”“中国最具魅力城市”“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青梅之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中国滨海休闲旅游优秀目的地城市”“中国散文诗之乡”——十大印象标签和“红蓝绿古特”五色文旅资源,串起了人们对汕尾旅游的无限憧憬,也成为近年来汕尾旅游产业“风生水起”的重要依托。 近年来,汕尾全市各界凝聚共识,着力强化文旅产品供给能力,全力以赴做好“绘好大蓝图、建设大景区、推进大项目、完善大平台、优化大服务、开展大营销”六大平台工作,持续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安全+智慧”要素配套,坚定不移把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据汕尾市文旅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汕尾旅游市场总体表现活跃、强劲。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汕尾全市总过夜游客1315万人次,同比增长269.29%;游客总数2131万人次,同比增长280.57%;旅游总收入110亿元,同比增长170.94%。 如今,广汕高铁更是将广州与汕尾的车程压缩至1小时以内,市民游客“饮罢广府早茶,又食汕尾海鲜”的生活方式成为现实。据悉,为迎接广汕高铁开通,做好“双节超级黄金周”的旅游市场接待,吸引更多游客“坐着高铁来赶海”,汕尾9月份以来就精心筹划了包含汕尾精品热点旅游线路、区位交通优势、高铁经济招商、高铁经济与汕尾房地产发展、医养康养、新能源与绿色能源推介、港澳同胞汕尾行恳亲、汕尾丰收美食节、汕尾旅游市场规范化提升行动等多个专场活动,向广大旅客多维度宣传介绍汕尾的优质资源与发展机遇,让“高铁效应”转换为“发展引擎”,带动相关经济产业发展。 即将到来的“双节超级黄金周”,汕尾将在凤山祖庙广场举办以“乐享民俗·赶海尝鲜”为主题的喜迎中秋国庆特色民俗文化活动暨汕尾海产品推介品鉴会;在保利金町湾景区举办“美食+”文化盛会;汕尾各县(市、区)推出的海鲜、干货、美食、预制菜等集市、展销活动,凭高铁票享受吃住、逛景区优惠等系列活动,礼迎八方游客。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汕尾还积极推进旅游大数据建设,“智旅汕尾”项目已上线试运营。如今,游客只需要打开高德地图APP搜索“汕尾”,就可以使用“汕尾一键智慧游”,真正为市民游客提供便捷的“全景式”服务,实现“一部手机游汕尾”。 护绿美生态 促城乡发展 邀请八方宾朋“坐着高铁来汕尾”,让全国人民感受汕尾的人文风情、大美风光,底气不仅来自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更来自汕尾全市上下点燃“绿色引擎”,全方位助力绿美生态建设,用心打造和谐健康家园所交出的“生态答卷”。 据悉,坐拥“山、海、湖”的汕尾,全域河流水质达到Ⅱ级以上,空气质量长期名列全省前茅,“蓝绿家底”十分丰厚,被誉为中国海鲜美食之都、中国水鸟之乡、中国生态养老之乡。 近年来,汕尾积极开展红树林保护修复工作,在大湖湿地周边种植红树林超过300亩约20万株。此外,为加强湖海生态的环境保护力度,汕尾市先后修订《汕尾市品清湖环境保护条例》《汕尾市海砂资源保护条例》等管理条例,多地大力开展流域治理工程,抓实污水源头治理,持续开展河障清理、清淤等专项工作,守护汕尾宝贵的原生态环境。 而在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召开后,汕尾更是第一时间便启动了绿美生态建设,并通过加快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在高水平保护生态中谋划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今年2月,汕尾市发布了2023年第1号总林长令《关于迅速掀起绿美汕尾生态建设热潮的令》,创新提出“一张绿美地图+八大行动+N个重点项目”的“1+8+N”工作举措,大力实施绿美富民产业培育提升行动,加快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为汕尾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生态支撑。 陆丰市东海街道上海村外滩、海丰县大湖绿美湿地示范点、陆河县水唇镇螺洞世外梅园综合型示范点、市城区红草镇晨洲村“蚝情万丈”乡村振兴示范带……这些景美物丰的高水平示范点、示范带,正是汕尾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优秀样板。 此外,依海而生、因海而立、向海而兴的汕尾立足自身的海洋资源禀赋,提出将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深入实施“深度融湾”“兴海强市”等示范工程,加快产业、科技、人才、金融等要素向海聚集,在更高起点上推动汕尾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谱写乘风破浪、潮起云涌的新时代海洋经济发展壮美篇章。 目前,汕尾已初步构建起“风光水火核储”能源产业体系。今年八月,汕尾市江牡岛海域海洋牧场开放式养殖用海项目、中广核(陆丰)风渔融合项目、陆丰现代海洋渔业种业产业园三个项目同步开工,更是标志着汕尾深远海养殖实现零的突破。 优营商环境 发展加速跑 2020年、2021年,汕尾GDP增速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一、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全省前列;2022年,汕尾经济总量跃进至全省第17位,实现“砍尾”;2023年上半年,汕尾GDP增速排名全省前三,持续以争先进位的态势加快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在汕尾近年来持续跑出发展“加速度”的背后,离不开汕尾厚植营商沃土,优化营商环境,做好“企业店小二”的服务当先,也折射出推动汕尾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成效。 据悉,近年来,汕尾全面贯彻中央、省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坚持“业务数据化,数据业务化”改革理念,以“全方位降成本、全周期优服务”为抓手,以“数字政府”省市联建为牵引,持续开展营商环境优化行动,高层次实施“四数联动”示范工程,不断深化“前标准、中承诺、后监管、一网通、全代办”服务模式,推动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迭代升级。 围绕企业家投资、经营、发展的诉求,汕尾还专门成立了一支全科型代办团队,为企业家提供流程最简、时限最短、服务最优的代办服务,实现从“企业找服务”向“部门主动靠前服务”转变。在“我比人家办得快,我比人家办得好”服务理念的引领下,汕尾市政务服务中心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荣获2022年度“广东省市级标杆政务服务中心”称号。 今年,汕尾还印发了《汕尾市创建一流营商环境2023年实施方案》,在去年全面开启营商环境4.0改革基础上,持续加压对全市19个重点领域提出153项改革举措,以“全方位降成本,全周期优服务”为重要抓手,深入实施“清风伴企行”“春雨润企行”“阳光暖企行”“店小二服务”四项行动,促使企业在汕尾扎根发芽、茁壮成长。同时,汕尾参照世行评价指标,制定全市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每季度对各地各单位营商环境工作进行亮牌考核,以评促改、以评促优,倒逼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开辟出发展的新空间。 今年1至7月,汕尾全市新登记经营主体30713户,其中新登记企业4985户,同比分别增长26.14%、18.92%。亮眼的数据,印证着汕尾把营商环境这棵“梧桐树”培育得枝繁叶茂的发展佳话。 今年以来,汕尾市四套班子领导成员先后赴广州、深圳、北京、香港、东莞、珠海和海南、江苏、安徽等地累计开展十多场“春蕾行·家乡情”乡贤恳谈招商推介活动,通过登门拜访各类商协会、与企业高管对话等方式开展“敲门招商”,加强产业招商研究、编制产业招商云图、建立招商数据库,深入挖掘和寻求商机,力促汕尾形象走出去和“人才、资金、项目”打包引进来。 “要确保广大乡贤、企业在汕投资兴业开开心心、顺顺利利、通通畅畅。”汕尾市委主要领导多次在“春蕾行·家乡情”乡贤恳谈招商推介活动上明确表态,汕尾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营商环境这一“最佳元素”,要不遗余力当好企业的“最铁合伙人”“最佳店小二”“最优服务员”。 链接: 持续优化“融湾”格局 未来城市蓝图初现 汕尾加快推进区域内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一条高铁的开通,其利好肉眼可见、触手可得。近年来,汕尾以“深度融湾”工程为主抓手,聚焦“建设大通道、振兴大港航、发展大物流”,加快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融入“双区”、对接“汕潮揭”的生活圈和经济圈。广汕高铁的通车,便是其中最先丰收的硕果。 在汕尾依托高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后,更多人才将发展目光聚焦汕尾,将汕尾视作展现自我价值的新选择。加上华南师范大学汕尾校区扩大招生,深汕中心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二期投建,汕尾创新岛(深圳)打造专门服务汕尾企业的技术研发中心和科技成果众创平台等资源加持,将为到汕尾发展的人才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带来更多发展机会。 而在广汕铁路通车基础上,汕尾将全力推动汕汕铁路年底通车;加快兴汕高速海丰至红海湾段二期、深汕西改扩建项目汕尾段、揭普惠高速南延线建设,进一步拓宽区域东承西接大通道,强化“东承西接基础联通优势”。 同时,汕尾推进潮惠高速海城互通、国道228线陆丰上英至海丰城东段、国道324线陆丰河西至星都段等项目前期工作;谋划一批助力县镇村提能增效的通道项目,推进广东省滨海旅游公路马宫至鲘门跨海大桥、海丰赤石至梅陇一级公路、甬莞与沈海高速联络线、沈海高速博美点石互通等前期谋划研究工作,提升区域骨干交通网络联通能力。 此外,汕尾推进港航物流谋划发展,力争将汕尾建设成为粤东地区重要航运枢纽和融入“双区”“双城”发展的地区性物流枢纽。加强汕尾新港与盐田港、小漠港协同规划,推动产业链互补共生、协同错位发展,把汕尾沿海经济带的有利条件、独特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动能。加快推进“三基地、五中心、多节点”物流布局,打造以汕尾新港为“新枢纽”,以龙汕铁路为“新通道”,以汕尾综合物流产业园及汕尾综合保税区为“新引擎”的汕尾市港航物流发展新平台。 未来,汕尾将持续深入推进综合交通运输网络规划建设,力争到2025年基本形成高速通达周边城市、快速联通组团和乡村,支撑产业发展的城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争取到2035年,建成全面接轨深圳、深度融湾、通山达海的陆海统筹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体系。 汕尾将以本次高铁开通运营为新起点、新契机,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的区域互联互通,下功夫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好地承接珠三角地区的产业有序转移,进一步优化汕尾全方位融入大湾区的空间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