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表彰30位南海“大城工匠” 活动方供图 |
羊城晚报记者 黄松炜 “我研发出一套适用60米水深的风电安装平台升降系统,寿命增加200%。”“我创新调试方法,排查用电连线超过8万公里,全部零缺陷投运。”……台上“匠星”闪耀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1月2日,2023年南海“大城工匠”表彰大会举行,30位工匠人才受到全城的高规格礼遇。本次活动以“智造当家 活力匠心”为主题,由南海区委、区政府主办。 “以‘大城工匠’为杰出代表的能工巧匠,是南海制造的灵魂,凝聚着南海一贯坚守实业、开拓创新的城市气质。”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表示,当前,南海正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以产业转型带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建设城产人文深度融合的现代化活力新南海,更加渴望和呼唤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 以城之名,礼遇新时代南海工匠 南海是弘扬工匠精神的先锋,已连续四届举全城之力选匠举匠。6年来,南海先后评定120位“大城工匠”,成立57个“大城工匠”工作室,实施育匠三年行动计划和产业新工匠培育计划,推动“匠心文化”深入人心,激励各行各业劳动者爱岗敬业、精益求精。 大会上,30名南海大城工匠分批登台,接受全城礼赞。他们来自南海各个区域、各行各业,从60后到90后,从基层技术人员到高级管理者,无一不代表着企业和行业最先进的技术水平和卓越的成绩。他们当中,有制造业一线的技术专家,有院所企业的科研尖兵,还有餐饮公司的点心总厨、文化公司的艺术总监…… 他们在各自领域坚守着永不褪色的匠心——马汉彬从剑桥大学博士毕业后,毅然选择了生物芯片这一研究领域,10多年来始终保持科研初心;刘丰是30人中最年轻的,93年出生的他自小与中药结缘,能够准确识别中药材的产地、生长年限和质量;廖志鹏与电力技术打交道20多年,破解了变压器套管安全隐患、大型设备防触电预警技术研究等难题,为南海智造强区贡献了力量。 学匠育匠,南海呼唤数字智造人才 随着数字时代来临,“大城工匠”的技能特质正从“熟能生巧、巧能生精”,转变为“技术赋能、数字融合”。此次南海“大城工匠”评选,以“智造当家 活力匠心”为主题,展现出对新时代数字工匠的呼唤。 从30位“大城工匠”表彰名单中,可以看到高质量发展理念在南海的落地,看到新质生产力形成背后的人才支撑。超过三分之二的“大城工匠”来自高技术制造业、高品质服务业、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新型生物医药等“两高四新”领域,一批掌握互联网、3D打印等技术的数字工匠群体正在南海崛起。 在以工匠精神赋能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建设的进程中,除了大力举匠之外,薪火相传至关重要。活动还举行了“导师带徒 匠心传承”拜师礼暨“匠心课堂”启动仪式。来自南海区信息技术学校、佛山市技师学院、东软学院、南海区理工职业技术学校的5名学生作为“未来工匠”的代表,与2023年南海“大城工匠”代表拜师结对。 “今天我直观地感受到他们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有‘大城工匠’作为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我感到非常荣幸。”来自南海区理工职业技术学校的黄鸿羽与“工匠”曾昭健结对,明年毕业前将到其所在企业实习,对此充满期待。 “希望企业家、‘大城工匠’们积极投身产业发展前沿,大力推进技术革新、产品出新、业态创新,与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同频共振、共赢未来。”顾耀辉表示,南海将大兴崇匠之风,把坚持实业和追求卓越融入社会的每个角落,让专注和坚守成为每一位匠才内心的荣耀和自觉,推动工匠文化成为最鲜明的城市标识;唱响青春之歌,让广大青少年在勤学苦练中提升本领,在创新创造中建功立业,成长为新时代“大国工匠”;凝聚奋进之力,全区党员干部勇担发展重任、争当发展尖兵,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把工作做到极致,以工匠精神赋能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