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梌山掀府城史一角 一窥惠州千年风华

来源:羊城区域     2024年03月15日        版次:ZHA11    栏目:    作者:山河

     惠州府衙遗址馆于今年年初开馆,又名“掀起历史一角”,为中山公园更添一抹绿景

     黄澄钦老师在画室作画

     曾存在梌山内却毁于抗日战争期间的野吏亭,经由黄老回忆和其精湛的笔下功夫绘出

     “惠州开城第一井”梌井于惠州府衙遗址展示馆内现诸世间,供游客一览

     惠州府衙遗址展示柜开馆,市民游客们进馆参观遗址,惊叹不止

  

  文/山河

  图/王小虎

  

  【编者按】

  

  2024年2月6日,惠州府衙遗址展示馆于梌山(中山公园)正式开馆,该馆展陈以遗址为核心,分为隋井、府衙、名郡三个单元,以府衙遗址文物描绘惠州历史长河,向大众介绍着惠州源远流长的过往痕迹。

  梌山过往千年具有何种风华?梌山者,鹅城锁钥,山水灵气汇聚之地。循州开府,立于梌山之上,历代州府皆驻于此。斗转星移,数千年间惠州府历经沧桑变幻。小小梌山,成为历史人文资源汇聚之地,如今梌山名号已被中山公园所覆盖,但烙印在梌山的历史痕迹经久不衰,流传的故事仍余音绕梁。如何将梌山诸多文化现于世间,忆起旧日情怀,是值得关注的课题。

  

  2013年年初,惠州市核定了市级第一批历史建筑,惠城区有97处,其中处于梌山范围内的有10处,即中山纪念堂、仲恺纪念碑、望野亭、东征遗址、桥子头明代牌坊、文笔塔、明清城墙、鼎臣亭、梌山书院旧址、小东门古渡头。

  梌山的文物远不止于此。惠州著名画家黄澄钦根据史料和记忆,饱蘸墨迹,画出了《惠州市中山公园历朝文物示意图》。梌山之上,从隋代到民国,现存或废弃历史建筑24处,跃然纸上。北宋苏东坡未至惠州前,舟行至清远县,见顾秀才,极谈惠州风物之美,畅想惠州“到处聚观香案吏,此邦宜著玉堂仙”。

  与梌山历史建筑交相辉映的,是梌山的历代大事和名人轶事。“此山曾住玉堂仙”,他们同样为惠州留下了珍贵的人文遗产,重叠的历史事件和累积的名人脚印,演变成为梌山年轮。

  

  隋代的井

  

  清《畿辅通志》谓梌山“旧多梌木,故名”。梌山坐北向南,“东西二江汇其东,丰鳄二湖潴其西”“山南部平衍,其北枕江峭立,郡城环于下”,是惠州古城与西湖、府城(今桥西)与县城(今桥东)、江南与江北的一个关联点,自古被称为惠州的风水宝地。

  20世纪80年代,在梌山西侧,南北长100米的地下,考古学者发现了大批隋唐年间的筒瓦、板瓦和陶罐残片等,此处正是隋唐朝代的生活遗址。这是目前在梌山发现的较早的人类生活遗址。

  梌山真正进入惠州历史进程,并占据重要位置,始于惠州建城。

  公元591年,隋文帝派使节王景巡抚岭南,确定在整个广东地区设立广州和循州(后称“惠州”)两个总管府。循州总管府设在梌山,镇立岭东。

  在循州总管府官署建设期间,门前不远处凿了一口水井,专供官府使用,后称“梌井”,也称“隋井”。据张友仁《惠州西湖志》记载:井为“隋建府治所凿”“其古盖亚于赵佗井”,堪称目前惠州城区历史最悠久的人文古迹,已历经1400年沧桑。

  清代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指出:“惠州城中亦无井,民皆汲东江以饮,堪舆家谓惠称鹅城,乃飞鹅之地,不可穿井以伤鹅背,致人民不安,此甚妄也。然惠州府与归善县城地皆咸,不可以井,仅郡廨有一井,可汲而饮云。”这一段记述可以佐证,至少在明末清初,惠州府城内就仅有总管府前的这口梌井。

  根据有关历史照片,到20世纪50年代初,梌井尚在,它是一口古朴的有雕石井栏和井架的饮用水井,后来古井淹没在中山公园草坪之下。近期,惠州府衙遗址展示馆建成开馆,“惠州开城第一井”得以重见天日,为惠州建城历史提供了实物佐证。

  

  苏东坡的诗

  

  宋代梌山东南麓、惠州府城小东门外有个合江渡,当时惠州对外交通主要靠东江水路,此渡又紧靠梌山官署,官员往来和群众进出,多由此渡。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在惠州城的故事,就是从这个渡口开始的。

  北宋绍圣元年(1094)十月二日,南贬惠州的苏东坡,乘船而至,在合江渡上岸,初居合江楼。宋代的合江楼在“郡东二十步”(合江楼在明代迁建于小东门上,为城门楼),“在三司行衙之中,为三司按临所居”,是专门用来接待当时最高财政机构官员的宾馆。苏东坡在惠州的时间为两年八个月,两居合江楼,先后在梌山居住一年多。

  苏东坡抵达惠州时,惠州太守詹范冒着违规风险,“待以殊礼,暂请居之”。苏东坡到惠州当日,写下了进入惠州城后的第一首诗《十月二日初到惠州》,诗云:“仿佛曾游岂梦中,欣然鸡犬识新丰。吏民惊怪坐何事,父老相携迎此翁。苏武岂知还漠北,管宁自欲老辽东。岭南万户皆春色,会有幽人客寓公。”表达了他对惠州秀丽风光和惠州人友善热情的赞美。后来,苏东坡又得到表兄、时任广南东路提刑程正辅的关照,再次居住合江楼一年多。合江楼因苏东坡而名满天下。

  北宋绍圣四年(1097)四月十九日,苏东坡再贬儋州,在合江渡登舟启行,“子孙恸哭于江边”,送其凄然离去。苏东坡之后,宋代宦游惠州的著名诗人唐庚、杨万里、刘克庄等,也曾以梌山东南的这个古渡口作为人生的驿站。

  

  历史人物的踪迹

  

  1925年9月,广州国民政府决定进行第二次东征,向东江地区陈炯明残部发动进攻。10月14日,东征军在省港大罢工工人、东江农民的配合下攻打惠州,在朝京门前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并最终攻下了惠州城。

  史料记载,1925年10月16日,东征军在梌山之上的惠州第一公园举行了“攻城阵亡将士追悼大会”。

  据《惠阳县党史资料汇编》记载,曾由中共广东区委派去参加第二次东征军宣传队、随周恩来东征的肖隽英回忆:“周恩来同志在惠州住了三天,后随东征军向东前进。”周恩来在惠州三天的居所,极有可能是如今梌山西南麓、都市巷9号——中共惠州地方委员会、中华全国总工会惠州办事处旧址,因为附近的老居民还在流传:当年周恩来曾经在此办公。

  为了纪念孙中山,1928年,惠州第一公园改名为中山公园,廖仲恺纪念碑也竖立起来。在攻城战场遗址上,由黄埔军官学校立下的东征阵亡烈士纪念碑,昂然矗立。

  梌山的历史,就这样与重量级人物,紧紧地捆绑在一起。

  梌山其实还有很多故事,比如晚清翰林吴道镕手书梌山“惠州私立丰湖图书馆”牌匾,张友仁“躲进小楼成一统”编写《惠州西湖志》等,有赖方家挖掘出梌山更多的风物与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