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东:梳理广东书法史,启迪新时代书风 2022年05月29日  梁志钦

■李志东 小楷 明·陈献章(白沙)诗二首

■李志东 魏碑 观沧海,写春秋

■陈献章 行草 (明)

■康有为 行书 (清)

简介 李志东 1962年11月出生,广东三水人,全国第十一次文代会代表、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全国公安书法家协会理事、广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广东公安书法家协会秘书长。

  《中国书法全史·广东卷》正式问世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中国书法全史·广东卷》去年正式问世,也是一次对广东历代书法创作以及理论成果的大检阅,尽管前有学者陈永正《岭南书法史》的铺垫,但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李志东结合自身数十年来与书坛的关联以及书法创作、理论的研究,仍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最终完成了这本巨著。李志东接受采访时表示,“研究、梳理广东书法史的目的是指导、服务当前的书法实践,传承发扬岭南优秀书风,守正出新,打造新时代广东书风,与广东经济强省地位相匹配。”

  1

  广东历代书法三个高峰 陈献章黎简康有为

  收藏周刊:梳理全书,您认为广东书坛古代最辉煌或者书法高峰是出现在哪个阶段?

  李志东:第一个高峰是明代陈献章(白沙),他是广东第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明初赵孟頫一派书风流行,末流更趋于委靡,白沙先生则以苍劲自然的茅笔书,一扫时流软弱造作的习气。陈白沙并不是要跟钟繇、王羲之争一日之短长,而是要在书法艺术中传扬“风雅”之意,惟其风雅,方能格高。白沙先生论学,贵在“自得”,所谓“自得”,他解释为“不累于外,不累于耳目,不累于一切,鸢飞鱼跃在我”。他的书法,也不为外物所累,无论用茅龙也好,用其他毛笔也好,都能表现其“鸢飞鱼跃”的自得的妙境。他的学说甚至一度影响了王阳明,引领全国。

  第二个高峰是黎简,居于岭南,辐射全国。黎简是一位畸人,性僻介,人以为狂士,因又别署“狂简”。不偕于俗,厌恶八股时文,中秀才后,选为拔贡,便不再应试,自甘在顺德乡间当塾师以终其生。工诗善画,兼精书法,故有“三绝”之称。足不逾南岭,而名动中原。他的书法也跟诗与画一样,极富创造精神。在乾隆年间,赵子昂一体的书风盛行,乾隆本人亦颇好书法,写的字柔媚圆滑,毫无骨力,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无论朝野,均以学赵高自标榜。黎二樵以乡野小民,不求闻达,无须乎紧跟潮流,闭门作字,何妨随心所欲。张维屏《听松庐文钞》谓黎简“生平擅诗、书、画三绝,其书意态欲追晋人,中年兼学李北海,晚年写苏、黄两家之体居多”,可谓知音。其书整体上得晋人高古清迥,而每字笔法笔意,则遍参诸方。

  第三个高峰是康有为,康有为书法,践行了其书学主张。他在博览群碑之后,采用了以“圆笔”作碑体的特殊方法,碑面帖底,这是他的绝顶聪明处。这种圆笔,实出自朱九江先生的启迪,也是“帖派”书家的老本领。康字的结体及运笔源出《石门铭》,雄肆开张,得跨鸾乘鹤,飘飘欲仙之态,并参《灵庙碑阴》拙厚神韵,不专于一碑一家,博取兼收,汇百流于大海,这才是康有为真正的补天手段,前无古人,后少来者,无怪乎其自信满满,以“圣人”自居。

  收藏周刊:您认同历代形成了广东书风吗?如果是,能否归纳广东书风有何特点?

  李志东:陈献章(白沙)书风。延续至湛若水、彭睿壦、陈澧、李文田、叶恭绰、饶宗颐、区潜云,不守固常,守正创新。陈白沙有“茅龙飞出右军窝”诗句,可见其书法开宗立派的抱负,事实上他也做到了,其以学问、修养支撑书法实践,通过改革书写工具,用新会圭峰山上的茅草制造出茅龙笔,以深厚的帖学功力,人格修练尽情挥洒,形成了与毛笔书法书写不同趣味的书法风格,创立新面,走进了中国书法史。

  朱次琦(九江)书风。引导康有为从魏碑、民间书法中汲取营养,天真质朴,雄肆开张,碑帖融合,闯出新路,形成了金石书派,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尊碑狂澜,压倒了千年帖学,成时代风气,流风余韵,以至于深刻影响到当今书坛。延续至梁启超、易大厂、梁鸾玱、萧伯瑶、曾景充、陈永正。

  冯敏昌、宋湘、吴荣光、朱汝珍等谨守帖法、文采风流一派。

  2

  “摒弃畸形审美倾向”

  收藏周刊:您刚刚提到了“守正创新”,对此,您怎么看?

  李志东:创新是文艺的生命,创新同样也是新时代书法艺术创作的目标、生命,书合为时而作。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与魂,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中华文化的核心。书法独特的精神气韵之中,沉淀着中华文化的基因。如何在书法实践中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的精神气质、实现书法创新,创新必须守正,守正即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书法实践者要从历代书法经典中汲取营养,“摒弃畸形审美倾向”,坚守书法正大气象,摒弃假恶丑,在书法创作中,不追风、不谐流俗、不狂怪,或流俗、庸俗、媚俗,沦为书匠。摒弃丑书、吼书、裸书、狂书、乱书、射书等背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逆流。

  收藏周刊:对广东历代书家的钩沉,您认为给当下书法最大的启发是什么?

  李志东:不能为研究而研究,研究、梳理广东书法史的目的是指导、服务当前的书法实践,传承发扬广东传统优秀书风,守正出新,打造新时代广东书风,与广东经济强省地位相匹配。

  3

  小楷方面的实践 最为业内认可

  收藏周刊:陈永正、张桂光、曹宝麟等理论与实践兼长,在全国影响的书法家都热情称许过您的书法实践,陈永正称:您的小楷收放自如,紧的更紧,松的更松,结字奇特而自然。张桂光写道:“参魏碑体势而出以行书意态,故得宽绰飘扬之妙而成一家之体。”曹宝麟赞“志东君小真书窃谓岭峤无出其右者,以气息高古而不失其巧,是尤为难得。其结字若不用心,然往往一二神来之笔,顿破板滞,巧思寓焉。盖取北魏一瓣心香,格踰唐贤,实以北朝上承钟张卫索,多隶意少作故也。”均给予很高的评价,您可就此谈谈吗?

  李志东:感谢各位师长、前辈大家的厚爱!他们出于奖掖提携后辈,过奖之处,令我汗颜,可当作对我的鞭策,鼓励我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期在书法实践上更上层楼,不负他们的厚望。我各体均写,亦勤于实践。然于楷书用力尤多,早年写颜、写柳、写褚、写王、写钟,均不得而出。2000年左右,忽然开悟,将所学诸体杂糅书写,融为一体,目前在小楷方面的实践最为业内认可。也因了学习、研究、梳理广东书法历史,明辨优秀传统,从而坚定审美理想,没有因为参展跟风而迷失自我,才取得今天一点成绩。

  出版花絮

  有责任为后人 留下信史

  2019年春节前夕,陈永正与广东省书协主席张桂光找到了李志东,称中国书法家协会组织专家编纂《中国书法全史》,各省分卷自行撰写,然后作为丛书出版。考虑到李志东多年来对广东地方书史一直在关注和研习,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接触过许多广东书法名家,因此,他们一致希望,“广东卷”的撰写任务,李志东能够接任。

  李志东感到如此重任,既是荣幸,也是万般的重担,不敢轻易允诺。后来,在陈永正再三沟通与指导之后,尽管考虑时间紧迫,但李志东也认为,“地域书法史作为书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书法全史的源头活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中国书法史正是以一部部地域书法史为基础累积而成的,因此,我们有责任为后人留下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