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探秘岭南文化瑰宝——西汉南越王墓”亮相央视《中国考古大会》。
■虎头金钩扣龙形玉佩,南越王墓出土。
■玉盒由青玉雕成, 南越王墓出土。
■《考古中国:15位考古学家说上下五千年》曾入选“新华荐书2021年度十大好书”。
■收藏周刊记者 潘玮倩 通讯员 黄巧好
从《中国考古大会》第十三期“探秘西汉南越王墓”谈起
一道约30厘米宽的石缝,竟揭开一次重大考古发现的序幕……引人入胜的开头,是《中国考古大会》 “探秘岭南文化瑰宝——西汉南越王墓”节目的序幕,也是一段至今惊喜频仍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先声。
“岭南文化之光”,说的就是位于广州的西汉南越王墓。2022年8月20日,在央视《中国考古大会》第十三期上,这道“光”耀亮全国。
坐镇节目“考古专家团”的大咖,分别是中国秦汉史研究会顾问、西北大学教授王子今,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全洪,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李梅田;同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瑞,在现场“实验室”中,展示了“南越国木简”的发掘整理细节。在专门营造的“穿越”和“发掘”空间中,《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里的“白真上神”(青年演员于朦胧),领衔挑战重重关卡,抽丝剥茧,代入感极强。
古墓之谜、大咖坐镇、“上神”冲关——结果就是,节目很火爆,反响很给力。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统计,节目播出后引发各界热议,微博主话题阅读量破12.6亿,融媒体端阅读量达92.7亿人次。(节目可在APP“央视频”上观看。)
一时间,“探墓”、“访宫”者众。南越王博物院方面对记者透露,《中国考古大会》节目组于今年初与该院接洽节目摄制一事,广州市文广旅局领导高度重视,院方全力配合,为节目提供了学术研究、文物复制品、节目录制人员、展厅拍摄等各方面支持。节目播出后,大量观众慕名前来,看南越文化、看“王”。
如何评价南越文化?专家团如是说:“南越王墓、南越王宫遗址是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见证。”“以秦汉大一统为背景,南越文化也是面向大海、面向世界的一个窗口,因此秦汉历史创造具有世界史的意义。”
王是谁?西汉初年南越王国第二代王赵眜。出土的“文帝行玺”金印和“赵眜”玉印证明了墓主人的身份。
延伸
姓名:赵眜
本职:王
兼职:收藏家
当我们由本次“岭南文化之光”,来阅读同题文章《南越王墓:岭南文化之光》(作者全洪,文章出自《考古中国:15位考古学家说上下五千年》),竟还发现了西汉南越文王赵眜的“兼职”身份:收藏家。
全洪对记者介绍,南越文王墓中随葬了一批战国时期的遗物,如铜镜、铜鼎、整玉雕琢的玉器以及海外器物,其中玉盒与洛阳金村战国墓的极其相似。
他在文章中写道:“考古人员发现很多器物是墓主生前的实用器和珍爱之物,尤其是有些玉器在当时就已经破裂,却依然被珍视,经重新修补加工后继续使用并随墓主人一起入葬相伴千年,可见古人对于玉,甚至是残、断、碎玉器的珍惜。”
“虎头金钩扣龙形玉佩出土于南越王墓玉衣头罩的右侧位置。由一条青玉雕刻的龙和一个金质的虎头带钩组合而成,形成一幅龙虎争斗的生动图景。玉龙长体弯曲成S形,张口衔鳍,尾巴回卷,下半部分折断,断口两边各钻有3个小圆孔,以线绳连缀。虎口形成的套銎,出土时正好套在玉龙的折断处。显然是龙形玉佩下半断裂后,特意制作了一虎头金钩与之相配,使玉佩的功能改变成为带钩。”
“还有一件玉盒,由青玉雕成,玉质温润,内外打磨光洁,雕琢精细,堪称玉器之精品。盒盖一侧原已破裂,沿着裂缝钻有对称的2组小孔,还在盒盖内侧刻有凹槽,应是以丝、麻类线绳把破片连缀起来,线头可掩藏在盒盖里面的凹槽内而不外露。”
全洪特别指出:“从这些出土文物的修复可以看出,当年的南越王非常珍视这些宝贝。原因有二:第一,这些玉器本身非常难得;第二,历史上的南越王其实是个文物爱好者,甚至是一位收藏家。”
注:本文部分图文资料来自央视《中国考古大会》,南越王博物院,全洪《南越王墓:岭南文化之光》(《考古中国:15位考古学家说上下五千年》,中信出版集团,2022年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