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定利率3.0%的保险将停售?假的! 2023年11月23日  

  寿险保费增速下滑,从业人员又来炒“停售”

  新快报讯 记者林广豪报道 近日有消息称,预定利率3.0%增额终身寿险产品或于月底停售。对此,多方接连辟谣。业内人士认为,部分从业人员借“炒停售”拉动业绩。记者注意到,此时距离上一轮预定利率调降仅三个多月。这期间,寿险保费增速断崖式下滑,多家上市险企寿险保费呈现负增长。

  下调预定利率有缓冲期

  “记者日前调研了解到,预定利率3.0%的增额终身寿险产品或于11月底大范围停售。”一条疑似媒体报道的消息近日在保险业内流传。20日晚,一位大型险企代理人在社交平台指出,上述内容为虚假消息。

  21日上午,被涉及的相关媒体发文称,上述消息系将今年6月19日报道内容进行修改后传出的,原内容实际为“预定利率3.5%的增额终身寿险产品或于6月底大范围停售”。据悉,今年3月下旬,原银保监会围绕险企的负债成本等方面开展调研。历经数月的炒停售, 8月起,人身险预定利率由3.5%降至3.0%,新上市的储蓄型产品收益降低(详见新快报8月7日报道《预定利率3.5%时代终结 人身险竞争暗流涌动》)。

  “转发媒体电报、‘炒停售’是代理人常见的营销手段,一些代理人未核实消息真实性就随意转发,容易造成销售误导。”上述代理人告诉记者。

  北美准精算师Alex表示,监管部门如果要再次下调预定利率,一定会提前吹风。因为下调预定利率涉及人身险行业绝大多数产品的重新报备和开发,工作量巨大,所以保险行业不可能在短期连续下调预定利率。

  新规明确不得“炒停售”

  “不仅传统产品不好卖,接棒的分红险形态复杂,也有一定的销售难度。”谈及最近的市场情况,上述代理人说道。

  据了解,预定利率2.5%的分红险成为多家险企“3.0%时代”的主力产品,其采取“保证+浮动”的收益模式,浮动收益可能为0。有券商分析师认为,预定利率调整后,由于产品切换及此前储蓄类产品需求前置释放,销售队伍及市场需求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熟悉新产品。

  8月以来,寿险保费增速如预期下滑。记者根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数据统计,7月-9月寿险保费收入分别同比增长38.0%、-1.0%、0.5%。据国君非银金融团队统计,10月,平安人寿、中国人寿、人保寿险、新华保险、太平洋寿险的寿险保费分别同比减少0.1%、6.4%、8.4%、10.6%、25.3%。至此,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的单月寿险保费已经连续三个月下滑,其余三家险企则是连续两个月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日前发布的《保险销售行为管理办法》明确,保险公司决定停止销售某一保险产品的,应当在官方线上平台显著位置和营业场所公告。在保险公司未就某一保险产品发出停止销售的公告前,保险销售人员不得在保险销售中向他人宣称某一保险产品即将停止销售或者调整价格。该管理办法明年3月1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