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嘉宾历届最多 会议成果丰硕

来源:新快报     2023年12月04日        版次:A03    作者:

    

     ■“新制造、新服务、新业态——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引擎”研讨会现场。

     ■闭幕新闻发布会现场。

  2023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闭幕

  12月3日,2023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举行闭幕新闻发布会。国创会会长、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徐伟新用“嘉宾历届最多,议题丰富、涵盖面广,会议成果丰硕,传播立体化全覆盖”来概括本次会议。

  徐伟新说,2023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延续了往届的高规格,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读懂中国”国际会议,专门发来贺信,这是对“读懂中国”事业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大家的巨大鼓舞。贺信视野宏阔、内涵丰富、情真意切。其中指出:“读懂中国,关键要读懂中国式现代化”,这为本次大会奠定了基调,指明了方向。“我们将以习主席贺信为指引,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把‘读懂中国’这项事业办得越来越好。”

  为减少“读懂赤字”

  发挥了有益作用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史玲介绍,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3位国际嘉宾应邀出席会议。与会国际嘉宾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向大会致贺信,高度赞扬中国式现代化,高度认同中方提出的“三大全球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此外,与会嘉宾积极评价“读懂中国”国际会议,认为这一重要平台为减少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的“读懂赤字”,帮助世界读懂中国和中国读懂世界发挥了有益作用。

  为期3天的2023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落幕,中外与会人士合力将中国故事讲述给了海内外的广大受众,也再一次让世界了解了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成果。

  近300位嘉宾

  围绕20多个议题探讨

  本届会议共举办各种形式活动76场,包括开幕式、主旨演讲、午餐演讲、平行研讨会、专题论坛、闭门会议、“读懂广州”系列专题研讨会、专场记者会、“读懂中国”主题演讲、大咖对话、高端访谈等,来自多个领域的专家就全过程人民民主、经济发展、大国关系、文化交流、绿色低碳、新科技革命、青少年教育等诸多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此外,会议举办影视交流、文化体验、参观考察等一系列配套活动精彩纷呈,多维度向中外嘉宾展示了中国形象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风貌。

  闭幕新闻发布会由国创会副会长冯炜主持。他介绍,三天以来,近300位发言嘉宾围绕20多个议题进行探讨,直面百年变局,思考中国新作为的内涵,探讨如何推动世界各国和中国一道,不断扩大利益汇合点,构建命运共同体。“读懂中国是我们共同的事业,国创会愿与所有志同道合的媒体朋友密切配合,把读懂中国这件事做得更好,为帮助世界各国更好地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民营经济高质量增长有何密码?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引擎在哪里?

  多位专家学者就中国发展相关主题进行探讨

  在76场形式各样的活动中,如何读懂“中国式现代化”受到了广泛关注,新快报记者聚焦“民营经济”“新质生产力”两大关键词,重点关注了专家学者们的“建言献策”。

  关键词1 民营经济

  谁创造谁拥有,创新环境越来越好

  今年7月出炉的“民营经济31条”、最近新鲜出炉的“民营经济25条”,在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回应了市场的关切。

  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比如成长的烦恼、发展的难题、前进的困局等如何破解?3日,在“聚焦提振信心:民营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密码”平行研讨论坛峰会上,与会的专家学者们围绕相关话题,共同探讨,找寻应对之道。

  “不是所有的企业家都创造价值,那些寻租、垄断、压榨劳动者、污染环境的企业家不创造价值,而是在掠夺价值。”在对话环节,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区域和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李金波说,“资本权力不受约束”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创新型企业家都在说创新环境前所未有,政府对创新的投资在逐渐地加大,进行着各种优化。

  他提到,最近观察一些领域发现,这些领域已经改变了过去的“谁投资谁拥有”的知识创造逻辑,正在转向“谁创造谁拥有”,尤其是高校的科研机构成果的试点,成果出来之后,可以先确权再转化,“有了成果,这是谁发明的,就是谁的,所以这样的环境越来越好”。

  如何有效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发展研究院院长王彤认为,既要政府发力,也要企业自己努力。他谈了几点建议。首先是建议在细化落实政策的执行层面,要因地制宜、因材施策,制定针对性强、执行性好、能够具体落实的措施,直接对接具体企业,他希望加大扶持力度对民营企业进行支持。

  再者是要责任到人,分工明确设立路线图、工作计划表,加强考核机制,让数据说话。最后,要加大对民营经济发展的要素支持,对民营经济在科研、资金、人才等各种要素的支持,对实际困难要有的放矢地解决。

  关键词2 新质生产力

  新业态重在与世界潮流紧密相连

  智能时代生产力如何发展是外界普遍关注的议题之一。3日,以“新制造、新服务、新业态——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引擎”为主题的研讨会举行,国内外嘉宾畅所欲言,就智能时代中国如何发展先进生产力建言献策。

  首先发表主题演讲的是国创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他详细阐释了新质生产力涉及的三个核心环节:新制造、新服务、新业态。其中“新制造”涉及新能源、新数字智能经济、新材料、新生物医药和新高端制造。黄奇帆认为,这五个“新”是人类几千年来永恒存在的业态,谁能够在这五大板块崭露头角,就能在全球竞争中奠定牢固的地位。

  他表示,“新服务”中最关键的是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中国要把生产性服务业的水平提上去。“新业态”最重要的是与世界的潮流紧密相连,全方位实现内循环、外循环一体化,实现内贸、外贸同线同质同标。

  黄奇帆还表示,在数字贸易方面,需要重点加强数字技术建设和独角兽企业的培育,他强调,数字贸易是未来发展巨大的增长极,希望在新质生产力战略的推动下,中国制造业克服短板,成为未来发展的增长极。

  关于如何保持新质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马延和在演讲中指出,提高以工业生物技术为核心的生物制造是重要方向,以此开创一个财富绿色增长的新纪元。

  马延和认为,生物制造在基础工艺上可以减少对化学助剂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可以将传统的化学工业转变成可持续的生态工业,并推动传统农业模式的转变。马延和同时指出,生物制造面临原料、技术和产业链等多方面问题,需要人们进一步提高对生物体本身的认知,进一步创建和优化生命体。

  ■采写:新快报记者 陈慕媛 黄闻禹 

  ■摄影:新快报记者 毕志毅 龚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