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为猎德社区慈善基金授牌。 |
“公益+运动”黏合左邻右里 “加油!加油!”在广州临江带状公园两旁,一浪高过一浪的助威声中,500名街坊精神抖擞地沿着既定路线开跑。猎德街主办的“爱满猎德,益路同行”公益马拉松于12月2日第11次“开跑”。 自2012年由猎德街道发起“街道马拉松”以来,“猎马”每年都紧扣一个社区公益议题开展。2017年开始,参与者每跑出一公里,就能推动辖区企业的爱心配捐,一方面关爱社区内的高龄老人、孤寡老人、特殊儿童等特殊群体,另一方面关注社区公共卫生、助力社区治理等服务。 “新冠疫情期间,‘猎马’停跑过、延期过。现在街坊趁公益马拉松的机会铆足了劲头儿。”猎德街社工服务站的负责人杨仕兴介绍,本届马拉松为新成立的社区慈善基金募集捐赠资金和物资价值约8万元,助力社区慈善行动开展,并促进 “五好”卫生街区建设。 现场 参与人数创新高 萌娃与“银发族”迈开步 12月的广州即将迎来2023年“广马”盛事。12月2日8时,“广马”路线上,猎德路附近的临江带状公园人头攒动,来自周边社区的参赛者早早来到公园做足跑前准备。 本次公益马拉松设置成人竞赛组6公里,青少年竞赛组6公里、亲子竞赛组4公里、幼儿家庭和长者体验组2公里,环绕临江带状公园奔跑。沿线上,猎德公共卫生服务队已摆开数个医疗点,为选手保驾护航。 “3,2,1,跑!”9时30分,首发的成人竞赛组和青少年竞赛组冲出起跑线。随后,亲子组、体验组大手牵小手,紧跟起跑,体验运动的趣味。 “平时有运动,跑6公里不难。如果跑得累,就想想里程,再跑1公里,就能产生企业配捐,想想这个就能坚持跑完全程了。”来自南国花园社区的王先生出发前分享了自己参加活动的初衷。 据了解,用公里数换物资或爱心资金“配捐”是历届猎德马拉松的传统。本次活动延续过去,辖区爱心企业为社区慈善基金进行配捐,用于关怀社区困难群众、助力社区治理。 跑道上,跑友热情满满。家住广粤天社区的王小姐一家四口参加了亲子竞赛组,父母亲边跑边鼓励身边6岁双胞胎儿子:“加油,跑起来累积公里数。” 老人体验组的银发族也不逊色:“2公里,湿湿碎,跑跑停停就能完成。”55岁的猎德村居民李阿姨身穿运动T恤,甩着小旗子,边跑边自拍。她和四个闺蜜一起组队运动,这已是阿姨们第4次参跑。据了解,500多位社区居民参与,创下历年新高。 探索 “运动+公益” 居民与社区共融格局徐徐铺开 即便参与人数被控流,但今年参跑人数仍是历年“猎马”之最,亦是猎德街道过去10多年以“运动+公益”,黏合辖区居民共同关注社区发展的缩影。 据了解,猎德街辖区有古村,有新城;有地道老居民,也有外国友人成为新住客。2012年开始,猎德街道就开始与社工服务站(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一直致力探索促进中外居民交流、中西文化共融的路径。 “如何促成‘共融’?大家想到了趣味运动。依托猎德街沿江风景带,2012年试水了一次‘迷你马拉松’。一开始,参加人数大约有200人。随着‘迷你马’进入周边的跑团、跑友视野之后,受欢迎程度竟逐年递增。现在不仅居民,辖区内不少企业、商店也主动响应为活动物资提供支持。”杨仕兴所在的猎德街社工服务站,由广州市中大社工自2012年开始承接,在街道和社工服务站的努力下“每年一次迷你马拉松”保留了下来,今年还分出了6公里、4公里、2公里三组赛道。从2017年起,开展由企业配捐跑步公里数,支持社区慈善的理念。逐渐,提起“猎马”,大家都耳熟能详。 猎德街每年举办马拉松都会结合一个社区公益议题开展。依托街道社区慈善(志愿服务)工作站、慈善基金、慈善捐赠站点和慈善空间等平台,先后将街道马拉松结合“书出爱—困境儿童帮扶项目”“非户籍长者助餐补贴”“社区长者冬至大围餐”等公益项目开展,让社区公益走进广大街坊视野,并欢迎大家身体力行参与。 今年,身穿粉红色志愿者服的猎德村长者华姨身影格外显眼,她是支持猎德马拉松多年的资深“跑友”。“我参加过5届了。2019年我68岁,参跑了老龄体验组2公里,一边跑一边积累里程,为社区独居、孤寡老人和特殊人士募集了冬至围餐。”华姨自豪地说,“2017年,街道在猎德祠堂举办首届冬至围餐邀请200多位老人参加,冬至围餐活动的费用就是我们跑马拉松筹集到的。第二届冬至围餐还有外国友人参与。”华姨和一些老朋友还去围餐现场做志愿者。宴席散去之时,一些素不相识的独居长者还与华姨握手,感谢志愿者的付出。 今年华姨年逾七旬,出于安全考虑,没有报名参赛。但她报名做志愿者,为社区的慈善和志愿服务发展贡献力量。 拓展 社区马拉松“不断档” 带动社区“益路同行” 如今,这场街道马拉松已成为街道居民身体力行参与公益的重要平台。 “通过参加马拉松,我加入了‘爱心种子队’,现在许多义工活动都有我的身影,我有好几个义工朋友就是在马拉松上认识的。”一名老街坊告诉新快报记者。 除了组织起“爱心种子志愿服务队”,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在职青年参与到“初老服务老老”“有能家庭支持特殊家庭”“一般青少年帮扶残疾青少年”“社区居民健康倡导”“垃圾分类”“文明交通指引”“国际社区志愿服务”等项目,为深入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和社区治理创新贡献了力量。 街坊身体力行参加公益,社区公益活动的能效亦因“跑”而提升。杨仕兴告诉新快报记者,2020年以来,街道倡导“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今年举办的第十届和十一届猎德街全民公益马拉松,主办方依旧以公共卫生议题贯穿马拉松活动。 “持续开展的公益马拉松,让社区慈善项目得以引入资金与资源,沉淀下来,就串点成面,为街道创建首个慈善社区基金带去促进能量。”本次活动上,天河区慈善会负责人为猎德街首个社区级慈善基金——猎德社区慈善基金授牌。记者了解到,猎德社区慈善基金将成为社区公益爱心“蓄水池”,汇聚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让公益慈善成为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的有益补充,以小资源撬动大服务,以小投入激发大活力,推动社区治理和慈善融合发展,营造“人人慈善为人人”的社区慈善氛围。 本届公益马拉松募集爱心企业价值约8万元的配捐资金和物资,便是这个“慈善蓄水池”的第一笔“活水”。 ■统筹:新快报记者 潘芝珍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斯璐 通讯员 龙婷 林嘉玲 唐华盛 ■图片:受访机构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