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二号”成功下水

来源:新快报     2024年03月26日        版次:A08    作者:

    

  系按百年一遇恶劣海况设计

  昨日上午,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二号”成功滑移下水,创造了下水重量、作业水深等多项亚洲纪录。接下来,“海基二号”将继续进行导管架注水扶正等施工作业。“海基二号”深水导管架平台建成后,其总高度达428米,总重量超5万吨,将成为亚洲最高的海上油气生产平台,应用于距离深圳东南约220公里、水深约325米的海域,实现亿吨级深水老油田——流花油田的二次开发。

  “海基二号”成功下水

  导管架平台是全球应用最广泛的海洋油气生产设施,相当于“基座”,将巨大的海上油气生产平台托举在海面上。昨天上午,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二号”在珠江口盆地海域成功滑移下水,创造了下水重量、作业水深等多项亚洲纪录。

  深水超大型导管架海上安装涉及复杂设计计算、装备技术能力、恶劣海况施工等挑战,是世界级工程难题。“海基二号”重量和高度达到施工船舶极限,并位于超强内波流主通道上,技术难度和作业风险极高。项目团队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双气象预警、运动姿态监测等保障措施,确保“海基二号”安全下水。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副总经理袁玮表示,相对于全水下生产系统开发模式,固定式海洋平台开发和建设成本更低,技术自主可控性更强。“海基二号”成功下水,标志着我国深水超大型固定式海洋平台建设能力实现重要突破,进一步丰富了超300米深水油气田开发模式。

  接下来,“海基二号”将继续进行导管架注水扶正等施工作业,建成后,将与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搭配,共同开发我国第一个深水油田——流花11-1油田。

  技术助力站得稳立得久

  随着水深的增加,导管架所受环境荷载迅速增加,设计、建造、安装难度都随之加大。中国海油项目团队通过自主攻关,取得多项技术突破,助力“海基二号”在深海中站得更“稳”,立得更“久”。

  据中国海油流花油田开发项目总经理刘华祥介绍,我国自主研发的2万吨高强度钢,首次大规模在“海基二号”使用,仅此一项就实现瘦身近5000吨、降本约1亿元,不仅满足了轻量化设计需求,还进一步提高了超大型深水导管架结构强度,为国产高强钢在海洋工程中的大规模应用开辟了新道路。

  “海基二号”所处海域台风频发,风浪及内波流极为强烈,导管架按照百年一遇的恶劣海况进行设计,如何确保其在高盐高湿和风浪流的持续冲击下稳定工作30年,成为一道技术难题。

  中国海油海油工程流花油田总包项目副经理贾慧峰表示,通过自主攻关,打造亚洲首个集数字孪生、海洋环境检测、海底环境监测系统等为一体的“智能导管架”,并首次将牺牲阳极与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技术应用于超300米深水,为导管架防腐蚀提供了双重保险,确保“海基二号”在深海中立得更久。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