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刘本良博士事件—— 不能把人才环境问题与个体问题混为一谈 2022年09月01日 热点快评 熊丙奇

  □熊丙奇

  

  近日,博士刘本良在2018年参加《非你莫属》求职未果后,就职于美国冷核聚变研究所、年薪1.2亿美元的网络传言,引发关注。8月30日,刘本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前述传言属谣言。据刘本良介绍,出于生存压力,他选择参与求职节目《非你莫属》的录制,在求职未果后,他前往一家上市公司旗下的研究院工作,于2021年春季离职。近年来,其本人一直在北京进行自主研究,此前不曾、此后也没有前往国外进行研究的计划。(8月31日每日经济新闻)

  部分网友对这期《非你莫属》节目的意见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台下的老板们“高高在上”,对刘本良表示“不屑”,甚至质疑“博士是真的吗”;二是刘本良所说的致力于研究能源问题,希望能够找到“超级电池”,声称“未来,一块五号电池足以驱动一个家庭数十年之久”打动了不少网友。一些网友还把他比为“陈景润”,在专业领域是“天才”,就是其他能力比较低;并质疑这些不识才的老板们埋没了一个“天才”。加之有人“爆料”称刘本良去了美国,年薪超1亿美金,有了很多难得的科研成果,更挑拨网友的情绪,直言“打脸”这些老板。还有人进而感慨,国内的学术研究环境,让“天才”也无用武之地。

  需要指出的是,在人才自由择业的市场化就业环境中,可能会有几个老板“不识才”,错过一位优秀人才,但一位优秀人才,没有任何一个单位给其施展才华的机会,这是不太可能的。尤其是科技方面的人才,如果这一人才确实有创新能力,面向市场竞争的企业,不可能放着这样“高性价比人才”不用——刘本良的期望薪酬只有5000元。在评价用人单位的用人与人才的择业时,应该基于“双向选择、择优录用”,进行理性分析,不能把人才环境问题与个体问题混为一谈。

  在节目中对刘本良提出质疑的几个老板,虽然只能代表这几个老板的意见,但他们的质疑也很正常,因为一个博士生,一心想搞科研,对薪资要求也不高,为何一直没有单位聘用他开展这一研究,而只有妻子和父母的资助?“选择的科研项目很难”,这确实是一个理由,但是,除了这个理由外,这个科研项目是否具有可行性,他本人是否真有开展这一科研的能力,更需要探讨。自认为可以搞出“划时代”“诺奖级”科研成果的人有很多,但正规的高校、科研机构基本都“瞧不上”,不是这些单位都不识才,而是并不符合基本的科研规律。

  当前,社会存在唯学历、唯名校用人导向,舆论也呼吁要不拘一格降人才。但这不适用于刘博士,因为他是货真价实的博士,还是名校毕业的,完全符合企事业单位招聘的“学历要求”。事实上,刘本良在毕业后,曾经应聘到一家公司工作,也是一个研究院,但不是研究能源的。他在这家公司“一边上班,一边琢磨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课题”,“做了一个小实验,出现了一个奇异的结果”,他就从公司离职了,在家专心做这个课题——就是节目上说的那个能源研究。在节目录完之后,他以前的同事知道后,跟老板打了个报告,他就又回到原来的公司上班。2021年这个研究院解散了,他再次离职,离职后,一直在家继续做研究。

  从以上过程可见,他搞能源研究,一直是自己在做,在公司上班时,是“业余”时间做,而辞职后,也是在家“单干”。平心而论,以这样的研究方式,要取得他所说的研究成果,基本上没有可能。而他成为“新闻人物”后,也没有能源企业,或者投资方找到他,支持他这一研究,或许已经表明市场对他所说的研究的态度。

  耐人寻味的是,关于刘本良被美国企业聘用,年薪过亿的传闻,从他上节目后一直就有。网友编造这样的传闻,主要目的或许是为了“打脸”节目和老板,质疑老板们高高在上,不重视科研人才,造成了人才流失。这其实是一种情绪化的表达。毋庸讳言,有的人才确实因为人才管理和评价体系不合理,不被重视,无法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而流失,但是,这难以用到这一事件的当事人身上,他存在的问题,并不是人才环境问题,更多是对自我的定位与职业发展规划问题。如果一心想做能源研究,不妨去能源企业应聘,或者寻求市场投资,看看投资者是否看好他的研究。

  刘本良在接受采访时说:“有网友留言说,专心搞研究在国内不受待见。这个想法我觉得莫名其妙。因为我觉得我们国家非常重视人才,我这个样子只是自己的能力不行,选错了路而已,我个人的事跟社会没有关系。”这或许是他的真实想法,也希望他能对下一步发展,有更加务实理性的规划。

  (作者是知名教育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