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接受羊城晚报独家专访: 逆势开放,邀世界共享中国机遇 2022年11月28日 外国学者看新时代中国 高焓、谭铮

顾清扬 受访者供图

  

  羊城晚报记者 高焓 谭铮

  

  “十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正在逐步发生变化。”回顾中国这十年的发展历程,长期研究中国与全球化议题的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频频提及“获得感”“合作发展”“对外开放”等关键词。

  “逆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仍然坚持国际合作。”顾清扬说,中国的发展几乎超出所有人的预期。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能为世界贡献什么?在他看来,中国人智慧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蕴含的包容与和谐,正是全球治理需要的新理念。

  

  脱贫攻坚:为全球减贫贡献中国经验

  

  近1亿人摆脱绝对贫困,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的减贫目标,中国在2021年交出了消除绝对贫困的成绩单。在顾清扬看来,这不仅是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的重大贡献。

  交通、用水、用电、通信、上学、就医……曾经困扰贫困地区的难题逐一被攻克,“人民的获得感更强烈了。”顾清扬指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是中国社会兼顾弱势群体发展的缩影,“中国正迈向共同富裕,努力走向更加和谐的社会。”顾清扬说。

  每项政策的落实,离不开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中国动员了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这很不简单。”顾清扬表示,有些国家因资源不足、生产效率不高,减贫工作半途而废,而中国把脱贫攻坚当作国家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这正说明,国家必须要有强大的动员力和执行力、坚定不移的信心和信念,才能根除贫困。”

  中国经验不仅在于理念,还在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方法。顾清扬分析说,无论是易地扶贫搬迁还是对口支援,中国扶贫工作的核心是帮助贫困人口获取谋生技能,为贫困人口创造发展机会,共享发展果实。“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脱贫经验对全球减贫工作有很大的借鉴意义。”顾清扬说。

  

  “一带一路”倡议:赋予全球化更多包容

  

  在逆全球化的浪潮下,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朋友圈却越来越大,“中国为经济全球化赋予更多的包容性,为发展中国家带来发展新机遇。”顾清扬说。

  “‘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内容更加广泛,更适合发展中国家。”顾清扬指出,对于有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的国家,中国提供资金和项目资源,也不附加条件。路通了、屋修好、崭新的体育场馆拔地而起,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发展,进而推动当地城市化,发展成果从项目所在城市、区域扩展到整个国家,惠及更多民众。

  回看此前数百年的全球化历程,中亚、中东、非洲等区域或是被深锁于内陆,或是被劫掠大量资源,现在这些区域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用铁路、公路、桥梁架起对外沟通的联络线,“被全球化遗忘的角落迸发了活力,融入全球发展,这是‘一带一路’倡议非常大的贡献。”顾清扬说。

  回顾二战结束以来的全球治理体系,顾清扬指出,“70多年来,对抗越发突出”。他认为,目前的全球治理体系由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主导建立并掌握话语权,发展中国家的音量未能随着它们的发展而扩大。如今,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结束,全球供应链、产业链遇到的危机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应对。

  “我们要永远分裂、对抗,做零和博弈吗?”顾清扬指出,意识形态抗争很难实现共赢,而“一带一路”倡议强调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更容易实现双赢或多赢。“中国崇尚‘和合’,这能为世界带来新的全球治理理念,合作、和谐正是未来全球发展需要的。”顾清扬说。

  

  “双循环”:继续扩大对外开放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一个体现。如今,中国正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顾清扬表示,这是中国根据国内、国际环境和自身比较优势作出的战略调整,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举措。

  “发展国内大循环,重在提升国内经济发展质量。”顾清扬解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不断产生、积累新优势,但过去过于强调出口导向,忽视了国内产业结构和区域发展的平衡。近年来,中国不断推进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生产和供应体系日趋完善,内需市场的潜力得以释放。

  “家底夯实了,参与国际循环的底气就更足。”顾清扬表示,过去,中国主要将欧美发达国家作为出口市场,处于产业链下游的中国易受海外需求波动影响。如今,随着国内产业升级,中国参与国际产业分工、贸易分工的质量更高、话语权更足。

  “‘双循环’不是有些人描述的‘闭关锁国’,对外开放在过去、在未来都是中国的最佳选择。”顾清扬指出,“双循环”相辅相成,国内大循环发展得扎实,中国参与国际循环就更易平衡外部风险。借助国际循环拉动出口、引进外资、吸引国际顶尖人才,也能为国内大循环注入强劲动力。

  

  中新合作:在大湾区结下累累硕果

  

  内联外通,链接全球,广东处于“双循环”的交汇点。疫情之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仍稳步推进,“中国敞开大门,让世界共享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顾清扬说,发展国际循环,中国要更重视周边国家,作为东南亚发展枢纽的新加坡是关键。过去十年,中新两国合作在广东结下累累硕果。

  从阡陌乡村到科技新城,奠基12年、位于广州的中新知识城已是知识密集型企业发展的热土。作为中新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知识城紧扣“知识”发展。顾清扬指出,重视科创、人才,着力发展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产业,知识城和新加坡的经济发展特点十分契合。

  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内循环和“中国-东盟”外循环的连接点,顾清扬期待,中新知识城可以在粤港澳大湾区推动“双循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他指出,科技创新引领是粤港澳大湾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以科创立城的知识城正可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载体。同时,以知识城为支点,粤港澳大湾区可借力新加坡这一国际化窗口,在产业、人才等方面开展进一步合作,畅通国际合作渠道。

  知识的力量不止于此,“数字经济是中国发展的重大机遇。”顾清扬分析,在传统产业领域,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领先优势以数十年计,因而,发展中国家主要扮演追赶者。但在新兴科技领域,突破性成果不断涌现,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领域,中国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并不大,甚至齐平、领先,“中国在数字经济应用、数字科技发展等方面发展迅猛,特别是在粤港澳大湾区。”顾清扬说。

  2019年以来,深圳—新加坡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在跨境电子支付等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深圳长于技术,新加坡重视应用和服务。展望未来,顾清扬期待,这段始于技术的合作能不断深入,在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城市更新等更多领域结出丰硕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