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创新沃土 激活南粤高质量发展密码 2022年12月14日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进企事业单位 孙晶、黄婷

韩江碧水与古楼古城相互辉映 温亿中 摄

“广州粮仓”内有不同容量的粮食圆筒仓矗立

卢伟光

李楚源

曾立群

刘大伟(右二)

刘子立

卢峰

  

  

  文/羊城晚报记者 孙晶 黄婷

  图/羊城晚报记者 陈秋明 曾育文(除署名外)

  

  从潮州古城的生态文旅开发,到锻造广东生物医药产业“链主”新优势;从全国首屈一指的智慧交通在高速公路拯救业务的实践,到国家畜禽良种联合攻关项目的成功落地;从日化消费类产品的不断研发创新,到绿色储粮技术的新突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连日来,羊城晚报组织骨干记者深入企事业单位采访,充分反映广东各地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务实举措和实际行动,展现各单位扎实干事创业、积极创新发展的具体做法。

  

  打造产业链新格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

  在广东,各企事业单位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聚焦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东的使命任务,全面推进广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在广药集团和黄中药公司生产车间,流水线不停歇生产制造一包包、一袋袋白云山和黄透解祛瘟颗粒(“肺炎1号方”)。广药集团与广州八院于2021年年底已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强产学研医合作,加快新药合作开发,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融合发展。“肺炎1号方”的新制剂备案及产业化与新药转化研究是此次合作的首个落地项目,为疫情防控再添中药“新军”;

  在广州市粮食储备加工中心,岭南商旅集团旗下粮食集团下属广州岭南穗粮谷物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子立告诉记者,公司不断加强创新,园区实现了绿色粮食储存保管“4+2”新技术,即粮情监测技术、机械通风技术、环流熏蒸技术、谷物冷却技术等储粮4项新技术,和粮食标准低温储藏、绿色充氮气调2项绿色储粮新技术;

  在广东交通集团,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粤运交通拯救重点开展基层党建创新“开路先锋”工程建设,组织党员技术突击队攻克技术难关,开展了近24组模型试验,完成了600多台车辆的设备安装,顺利搭建起“基于5G+AI视频监控救援云服务平台”。如今,“云服务平台”不仅可以通过数据对接形式,与上级主管部门实现数据共享,同时亦可根据业务需要,开放平台供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使用,让智慧交通延伸美好生活……

  

  形成“领跑”新姿态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吹响了新时代新征程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前进号角。广东各个企事业单位也埋头苦干,奋力跑出新速度。

  “创新的来源是对未知的探索,我们不断地把不确定变成确定。”蓝月亮创始人罗秋平曾在采访中提到,“技术驱动”和“消费者驱动”是蓝月亮前进的两大动力源。

  近年来,蓝月亮加快创新步伐,推出了运动型洗衣液、内衣专用洗衣液、泡沫抑菌洗手液、洗衣机清洁剂等多款新品。截至目前,蓝月亮的产品已覆盖衣物清洁护理、家居清洁护理、个人清洁护理三大品类,涵盖90余款产品。

  农业领域创新中,广东企业同样有所作为。

  在佛山市高明区,新广农牧有限公司通过不懈努力科研攻关,掌握了新的育种技术。这是其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新广农牧副总经理刘大伟表示,“广明2号”作为首批通过审定的国产白羽肉鸡新品,商业肉鸡的出栏体重、料重比、成活率、胸肉率等指标已与国际同类品种持平,部分指标甚至优于国际水平。

  创新不止于制造业和农业领域。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广东的企业同样争先领跑。羊城晚报记者从潮州府城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作为今年创新项目之一,其将依托韩江水资源、融入“潮文化”,规划不同旅游航线,并拓展历史文化名城游、美丽乡村游、红色之旅和婚纱摄影专线等旅游产品。

  矢志不渝、笃行不怠。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广东企事业单位的广大党员干部正同人民群众一起扎实干事,创业创新,为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坐拥绿水青山

  潮州生态游热度看涨

  

  人物金句

  

  潮州府城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卢伟光:

  文旅投集团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全力以赴狠抓重点项目落地实施,更好地引领新时代文化和旅游工作高质量发展,发力打造潮州市文化旅游品牌,助力潮州形成文化旅游新局面和文旅产业链新格局,努力推动潮州打造文化强市新标杆的进程,为“把潮州建设得更加美丽”出一份力。

  

  记者手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近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潮州也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一江两岸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

  淙淙韩江水从广济桥下缓缓流过,碧水美景、游客如织。夜幕下的韩江灯光秀被纳入“网红打卡清单”,而不久之后,这里还将引入韩江水上游新观光项目——

  羊城晚报记者从潮州府城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获悉,这是今年创新项目之一,依托韩江水资源、融入“潮文化”,将规划不同旅游航线,并拓展历史文化名城游、美丽乡村游、红色之旅和婚纱摄影专线等旅游产品。

  据潮州市文旅投公司总经理石志兵介绍,计划投入两艘韩江流域历史上特有的六篷船,在春节前建造完工并试航正常。这将为潮州和周边提供直接及间接就业岗位近500个,每年带动5亿元的旅游收入。

  从游古城到游碧道、从灯光秀到观光船,不难发现,生态与文旅的融合程度愈发紧密,多种文旅形态接连推出,这不仅是潮州国企扎实干事创业、积极创新改革的一个标志,也是潮州打造古城“会客厅”、构建文旅产业链新格局的缩影。

  事实上,近年来,坐拥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自然资源的潮州,已逐渐成为全省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今年国庆,潮州旅游收入就超过10亿元。当中国旅游逐渐显露出文化游、深度游、生态游的趋势,潮州无疑具有天然的优势。当前,潮州上下朝着“把潮州建设得更加美丽”的目标前进,潮州市文旅投公司也积极创新改革拓宽文旅形态,潮州未来旅游的良好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羊城晚报记者 蚁璐雅

  

  让党的二十大精神

  在企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人物金句

  

  广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楚源:

  我们要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全力攻克生物药、创新中药、仿创化药、医疗器械等方面的关键核心技术,推进集团科技创新从“并跑”到“领跑”的转型超越。

  

  记者手记

  

  党的二十大闭幕后,广药集团立即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议,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楚源带头领学党的二十大精神,并安排部署全集团贯彻落实工作。截至11月中旬,广药集团属下25个司属企业已纷纷发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集团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企业必然要成为最活跃的创新主体。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热潮涌动,在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诸多战略性产业中,企业都发挥着牵头或主力作用。广药集团正是广东生物医药产业“链主”企业,更要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更加主动投入到创新成果产业转化中。

  科技创新体现在现代化建设的实干中。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这对广药集团的发展来说是一针强心剂。10月份以来,广药集团的白云山复方板蓝根颗粒(低糖)成功获批澳门中成药注册证,粤港澳大湾区人类疾病模型犬研究中心项目正式启动,广药集团参与建设的“生物医药与新型移动出行未来产业科技园”成功进入国家首批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名单,白云山和黄透解祛瘟颗粒(“肺炎1号方”)正式投入广州八院使用……在二十大精神的引领下,广药集团系列创新成果井喷,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也带动广东生物医药产业向中高端方向升级。

  高质量创新也驱动了高质量发展。广药集团于2021年成为全球首家以中医药为主业、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今年连续第二年上榜《财富》世界500强,排名再创新高,从第468位上升至第467位。牵好“科技创新”牛鼻子,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动权。我们有理由期待,这家世界500强企业大有可为。

  羊城晚报记者 陈泽云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

  和人才链深度融合

  

  人物金句

  

  蓝月亮(中国)有限公司传播总经理曾立群: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蓝月亮将继续坚持以消费者为核心,以创新为驱动力,加大技术攻关力度,加强产学研合作,强化自身创新能力,不断研发与生产出更多高效、优质的产品,为满足广大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懈努力。

  

  记者手记

  

  “我们‘双11’斩获了天猫平台衣物清洁剂/护理剂类目销售额第一”“2022年上半年蓝月亮营收同比增长约22.4%”……今年以来,诞生在广东的这家日化企业在疫情影响下保持着逆势增长发展态势,属实不易。

  这是广东日化轻工领域发展的一大缩影。当年,广东依靠着宝洁等跨国公司的OEM(代工)订单,积累了大量日化产品生产经验;而今,广东省已然发展成为我国第一经济大省,也拥有着众多的日化行业上市企业。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今年前三季度,广东GDP同比增长2.3%,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35.0%。

  粤港澳大湾区GDP总量约占全国的12%,具有十分聚集的科创资源及极强的科研实力、创新潜力。2021年,大湾区内地九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全国约20%,研发人员数量达53.79万人,“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三年位居全球百大科技集群第二位。粤港澳大湾区在科技助推发展方面已取得科技创新要素聚集等显著成效。

  对于广东的日化轻工企业来说,应紧抓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优势,发挥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功能,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

  与此同时,日化企业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主力军,亟须探索绿色科创机制,加快日化领域的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蓝月亮的重庆工厂、天津工厂便是抓住低碳经济转型契机的一次有益尝试。  羊城晚报记者 孙绮曼

  

  种业振兴端稳“中国饭碗”

  

  人物金句

  

  新广农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大伟:

  不仅要在中国本土打破进口品种的垄断,更是要让中国自主培育的白鸡品种走出国门,把它推向世界。

  

  记者手记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提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时,指出要“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种业振兴不仅关乎粮食安全,种业企业的蓬勃发展也带动了周边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

  育种是家禽种业产业链的“顶端”,“突围”的过程自然不是一帆风顺。新广农牧从2010年启动白羽肉鸡自主培育,到2013年培育出“广明1号”白羽肉鸡,再到2021年“广明2号”通过国家审定,整个育种过程投入大量资金和时间,还得时刻担忧能否成功。自主培育白羽肉鸡品种“弯道超车”的最终实现,离不开政府、科研机构与企业这个“金三角”的合力。

  “广明2号”是广东省种业振兴的一个缩影。为推进种业强省建设,广东省实施“粤强种芯”工程,开展荔枝、香蕉、白羽肉鸡、瘦肉型猪、水产等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有力推动下,广东陆续培育成功百容草鱼、“海茂1号”和“海兴农3号”南美白对虾、“优薯一号”马铃薯、“美香占2号”水稻、“壹号土猪”等新品种。

  小小的种子关系到中国人的饭碗安全,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加快新品种培育和技术攻关,是时代赋予广东的重大使命。像新广农牧“广明2号”这样的故事,在南粤大地上不断上演,一个个新品种在此陆续诞生,延续“广东种”“中国芯”的育种事业,夯实广东种业的“家底”。

  羊城晚报记者 许张超

  

  储备加工融合

  “广州粮仓”走出发展新路

  

  人物金句

  

  岭南商旅集团旗下粮食集团下属广州岭南穗粮谷物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子立:

  储备加工融合模式结合储备粮的动态轮换机制,不但能有效实现储备粮的应急转化和常换常新的目的,还能提升国企品牌市场影响力和美誉度,是国有粮食企业在运营模式上取得的创新成果。

  

  记者手记

  

  大米和面粉,是我们餐桌上常见的主食,它们安全地从田间走上餐桌,背后折射出一个国有粮食企业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走进位于广州市南沙区的广州市粮食储备加工中心(由岭南商旅集团旗下粮食集团下属广州岭南穗粮谷物股份有限公司运营),可以直观地看到各种不同容量、不同类型的储存仓,里面存放着来自不同产地的原粮。在众多市民的印象里,粮食集团的职能仅是存放粮食,保障当地粮食安全。然而,广州岭南穗粮谷物股份有限公司一直在谋划创新发展的新模式,以自身已有的资源和优势,研发粮食加工技术,在市场打响品牌声誉,为市民提供放心食品。

  2014年,广州岭南穗粮谷物股份有限公司在南沙落成后,逐步形成储备加工融合的运作模式。在园区的另一侧,大米加工车间和面粉加工车间不停地运转,24小时作业,以独有的食品加工技术,生产大米、面粉、面条等具有品质保证的产品。

  广州岭南穗粮谷物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子立表示:“按照相关规定,储备粮需要定期轮换。我们利用轮换出的原粮开展粮食加工,除了能实现储备原粮动态轮换、常换常新,还能开拓国有粮企的品牌效应,创新国企的运营模式。”

  如今,红牡丹、白玉兰、金凰朝等品牌已经成为广州市粮食储备加工中心知名的“粤字号”产品,让市民在粮食消费上多了品质保证、物美价廉的放心选择。

  羊城晚报记者 马思泳

  

  5G+AI让交通延伸美好生活

  

  人物金句

  

  广东粤运交通拯救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卢峰:

  作为广东省高速公路车辆救援的主要力量,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奋斗动力,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力推进“开路先锋”工程、“一企一策”工作落地见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争做人民美好出行的忠实践行者。

  

  记者手记

  

  大雪节气后的广州,依旧温暖如春。连接广州、深圳、东莞、佛山四座湾区之城的“交通大动脉”——南沙大桥上,车辆川流不息。大桥之下,在海鸥岛粤运拯救驻勤点旁,簕杜鹃花开正艳。打开电子智慧屏,在“基于5G+AI视频监控救援云服务平台”,实时现场画面与数据可随时映入眼帘。

  10年前,广东粤运交通拯救公司成立。10年后,该公司已发展成为广东规模最大、全国居前的专业车辆救援企业。截至2022年10月,粤运拯救服务高速公路里程达7002公里,共77条路段,占广东高速总里程的65%,设置了超190多个执勤点。

  俗话说,路通财通。在数字化浪潮中,面对“点多、线长、面广”的高速路网,从2021年开始,粤运交通拯救与中国移动合作搭建5G+AI视频监控与救援。作为该公司基层党建创新“开路先锋”工程建设的部分,快速、智能化传输与数据联动,让救援服务质量实时监控、救援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可以“远程”指挥复杂的救援现场,做到早发现早救援。

  这是广东首次将“5G+AI”技术应用在高速公路车辆救援上。

  以路兴粤,这正是新时代在南粤大地上刻画生动画卷的一笔。交通,正延伸每一个人的美好生活。

  羊城晚报记者 王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