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国消费活力城市榜发布,广州位列第三! 羊城消费活力从何而来? 2023年08月10日 许张超、孙绮曼

珠江琶醍夜消费

正佳广场人流如织

  

  文/羊城晚报记者 许张超 孙绮曼  图/受访者提供

  

  来正佳广场饱览海洋极地世界,去东山口打卡潮玩消费,在livehouse嗨翻一首追梦之曲,到珠江琶醍一览夜广州的妩媚……这个暑期档,广州消费市场再次刷屏,一座延续千年商脉的商业之城,让全球消费者流连忘返。近日,2023福布斯中国发布中国消费活力城市排行榜,广州位列中国大陆城市第三,紧随北京、上海,较去年排名上升一位。

  

  打造“产业+消费+服务”特色消费体系

  

  怎样才算名副其实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商务部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考评体系含有5个一级指标,包括国际知名度、城市繁荣度、商业活跃度、到达便利度和政策引领度。2021年,广州与四个直辖市并列,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2022年,广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0298.15亿元,增速位列五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第一。

  记者从广州市商务局获悉,2021年以来,广州锚定“国际”方向、“消费”功能、“中心”定位,结合自身战略定位、商圈发展基础、独有文化底蕴,提出打造“产业+消费+服务”特色消费体系,努力提升城市消费辐射力和竞争力。

  产业如何做?如今,广州已形成6个产值超千亿元的先进制造业集群、6个增加值超千亿元的服务行业,并大力孵化“国潮新品”。其中,美妆日化产业规模超千亿,全球家居定制前5企业中广州独占3席。在此基础上,广州正在积极培育本地产业集群,进一步丰富提升“新广货”品牌,在全球续演“广货卖天下”的传奇。

  今年2月,首部《广州国企老字号白皮书》正式发布,广州市属国企83家老字号平均自然年龄106岁,2022年老字号企业营业收入达到646.4亿元、资产总额达到706.9亿元。“老字号”也在讲述新故事,广州酒家、陶陶居、皇上皇、陈李济等众多老字号品牌,纷纷转型升级,加快新品推出频次。

  流量怎么引?今年1月,备受瞩目的华润置地万象系商业正式落子;2月,番禺区汉溪大道北侧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正式审议通过,将打造集文旅、演艺、购物、餐饮、娱乐、交往等功能于一体的新一代消费体验中心;3月,广州建筑集团发布消息称,广州塔南广场总进度完成65%,预计2024年上半年正式开业……

  消费载体连连“上新”,广州正集聚更多商业资源。记者从广州市商务局了解到,广州正依托枢纽城市流量优势,发展“交通+会展+商业体+消费”模式,从上下九、北京路,到中华广场、环市东,再到天河路,新旧商圈格局正加速更迭,“5+2+4+N”总体商圈布局已从“四梁八柱”崛地而起向纵深推进演变。

  服务怎么搞?作为全国唯一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和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的副省级城市,广州着力提升供给的创新性、丰富性、适配性,推动消费从吃、穿、用等实物消费,加快向医疗、康养、文娱、旅游、体育等服务型消费扩张渗透,北京路获批全国示范步行街,广州塔、长隆旅游度假区、正佳广场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例如,7月12日晚启动的“羊城夜市”夜间消费节全城联动,超600场活动点燃暑期消费热情,商家在餐饮,衣物、家电等领域推出多项优惠活动。天河路商会会长谢萌表示,这个暑期以来,天河路商圈客流量已超5286万人次,正佳广场文旅区呈现人头攒动、日日爆满的消费场面,广州的消费市场活力度更是处于满格状态。

  

  城市和消费者“双向奔赴”

  

  万商云集、近悦远来,成就了广州的商业魅力。在广州,伴随着“产业+流量+服务”提升供给,天南海北的消费人群创造出新动能。广州市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广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77.8亿元,同比增长8.7%,比一季度再加速3.2个百分点,消费市场加快恢复趋势明显。

  购买力的增速“狂飙”,或许要归功于广州作为交通枢纽的独特禀赋。

  今年前7个月,白云机场恢复、加密或新开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线超100条,仅7月当月白云机场接送旅客604.71万人次,这是自2020年以来白云机场单月客流量首次突破600万人次。

  广州的铁路枢纽和轨道体系也展示了世界级承载。今年7月,广州南站到发约1993.9万人次,日均约64.3万人次,同比增长72.5%;广州地铁客流量28860.3万人次,同比去年增加4674.3万人次,增幅19.3%。

  海内外客商云集的各种会展,既是千年商都的一张金字招牌,更是强大购买力的直接来源。2023年上半年,全市重点场馆举办经贸类展览140场,接待参展参观人数达超过766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2.3倍、8.6倍。其中,4月中旬开始的广交会,共吸引3.5万家境内外采购商登记参展,累计进馆人流超过283万人次,在穗消费超过200亿元。

  据悉,近两年来,广州市直相关部门和各区政府出台贸易、产业、招商、旅游、教育、人才等细化措施、配套政策约150项,成为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抓手和支撑。今年“五一”前夕,广州还发布了《广州市促进消费提档升级若干措施》,提出12个领域38条措施,涵盖商圈打造、品牌引进、汽车以旧换新、住宿餐饮、电商赋能等消费各个领域。

  从“千年商都”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广州在商贸领域的“二次创业”。当下的广州,正以高质量供给、最优质的服务,引领和创造需求,全方位激发市场潜力,为广州城市活力注入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