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湾往事》举行创排十周年庆典演出,总编导周莉亚、韩真谈创作往事 这部剧如同“初恋”
见证了我们的成长
2023年08月25日 艾修煜

《沙湾往事》用当代舞蹈艺术元素演绎传奇故事

《沙湾往事》主创主演重游沙湾

总编导韩真(左)、周莉亚来到广州,有时间都会去沙湾古镇走一走

  

  羊城晚报记者 艾修煜

  

  8月22日至23日,由广东歌舞剧院打造的精品舞剧《沙湾往事》重回首演之地广州大剧院,进行了两场创排十周年庆典演出。

  经典舞剧的IP效应,加之黎星、李艳超等原班卡司回归的号召力,两场演出期间,大剧院内座无虚席,观众掌声不断,反响热烈。

  经过十年光阴洗礼,这场由广东歌舞剧院掀起的“沙湾热潮”依然未散,且历久弥新。

  

  精心筹备

  十年之期重游沙湾

  

  《沙湾往事》把背景设置在20世纪30年代的沙湾古镇,以“何氏三杰”等众多广东音乐人为创作原型,广东音乐人创作传世名曲《赛龙夺锦》的故事为主线,用当代舞蹈艺术元素演绎传奇故事,展示了广东音乐人传承发展民族音乐的不懈努力和执著追求,呈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气概。

  2013年6月,广东歌舞剧院着手筹备该剧。2014年10月8日,历时一年半创排,舞剧《沙湾往事》在广州大剧院与观众正式见面。

  作为一部为广东音乐树碑立传,展现广东民俗文化魅力的作品,《沙湾往事》自筹备以来,主创团队就曾多次到沙湾古镇采风,深入了解广东音乐代表人物“何氏三杰”及岭南地域文化特色。

  2023年8月21日,包括舞台总监吴泼,总编导韩真、周莉亚,执行编导石泉,演员李艳超、齐奇、李超轶、孙然、王闵瑞、刘健等在内的主创及主演团队按照当年采风路线,着重游览三稔厅、留耕堂等地,品味、回忆创作时的热忱。

  “全是回忆!”重走采风之路,周莉亚满是欣喜与感慨:“这是我们的第一部剧,是我们所有人的‘初恋’,采风对于一部作品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真正走进了沙湾这个地方,感受这片土地的人文和民俗。故地重游,当年创作的灵感和突发奇想的感受一下子全涌了上来。”

  周莉亚表示,十年间她与韩真来沙湾古镇不下五六次,“只要来广州,有时间都会来走一走。这里于我而言,不是简单的打卡之地,而是见证成长,留下青春印记的地方,有很亲切的感觉。”

  “那时我们还小,对广东对岭南文化底蕴了解有限。”韩真说:“走进沙湾这块地方,我们才真正了解广东音乐,才发现原来小时候听到的《步步高》《平湖秋月》《彩云追月》,全是源于广东的音乐作品,一下子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诚意打造

  绘就岭南文化名片

  

  除了重游沙湾和两场创排十周年庆典演出,为了感谢和回馈观众朋友,此次,广东歌舞剧院还推出了全新设计的《沙湾往事》十周年纪念礼盒,精心制作的十周年纪录片也在演出期间上线。

  另外,《沙湾往事》剧组还通过举办主创主演见面会的形式,与观众分享十年来的心路历程。当提起创作往事时,主创们依然记忆清晰。

  总编导周莉亚和韩真回忆道:“遇见《沙湾往事》,就像爱情一样,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创排《沙湾往事》是我们背上行囊勇往直前的一个起点,一起去采风、去了解,站在前辈的肩膀上,去学习、摸索、磨合,找到适合自己的艺术表达路径。”

  编剧唐栋表示,为了将故事讲好讲精,他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采访了多位音乐界人士,同时也细致地撰写了相应的时代背景、人物传记等,以便更好地启发编导的编舞思路,拓展想象空间。

  作曲杜鸣谈及对剧中广东音乐经典曲目的二度创作,坦言自己虽非广东人,但居住在广东已30余年,在创作中融合了自己对广东音乐的理解和创新,并结合两位导演的舞蹈构思和要求,通过各方面的艺术上的处理,比如节奏变化、配器等,突出民乐的色彩性,保留广东音乐的原始质感,让音乐满足于整个舞剧的戏剧性的表达。

  为了在舞台上呈现更加原汁原味的岭南风貌,舞美设计秦立运通过深入挖掘岭南建筑特色,提取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元素,大到隔扇门、祠堂,小到砖墙、房梁上的雕花等,使之贯穿于整部舞剧的舞美设计中。

  李艳超回忆了入组之初,自己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一脸懵懂、时常被训”的排练岁月,她表示:“感谢大家没有放弃那么稚嫩的我。”

  黎星则透露,《沙湾往事》北京首演时,自己与李艳超、周莉亚、韩真买了10万块钱的票广邀亲友同行来看,“我们想告诉大家,我们做出了一部好作品。坦白讲,那时候舞剧面临的还是需要送票的市场环境。但如今,我看到二楼、三楼的角落都坐满了观众,内心无比感动。《沙湾往事》的成功,让我们对自己今后的事业发展有了底气、信心和方向。完全可以说,没有《沙湾往事》就没有现在的黎星、李艳超。”

  

  展望未来

  经典舞剧代代相传

  

  十年间,《沙湾往事》开展了将近5轮巡演,足迹遍布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华盛顿、纽约等60多个城市,巡演场次近300场,平均上座率超90%,实现了口碑、票房双丰收,并获文旅部“文华大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广东省艺术节大奖等荣誉。另外,4次获国家艺术基金立项支持。

  未来,主创团队是否有对《沙湾往事》进行改版、升级的计划?对此,韩真、周莉亚表示,团队对于《沙湾往事》细节上的调整和提升从未间断,但并没有大刀阔斧再更新的计划,“就让它保留时间和岁月的印记,以原汁原味的面貌面对观众”。韩真亦坦言:“也许那个时候的我们并不完美,但是《沙湾往事》对我们而言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它就是这么有分量,它扎根在了我们的生命当中。”

  一部戏能演十年且历久弥新,除了剧目本身的品质过硬,亦离不开院团对于经典作品的爱惜之心和所有演员的精心付出。

  十年间,演员李超轶参与了《沙湾往事》的每一场演出,他坦言,对于广东歌舞剧院的每一位演员来说,《沙湾往事》的舞蹈段落都是入团必学。如今,除了日军大佐一角深入人心,李超轶还成为全场“自由人”:“桨手、小厮、街坊……全演过,音乐一响,你的肢体、情绪包括精神,马上就能被调动起来,感觉整个人和这部剧‘长’在了一起,这种感觉很奇妙。”

  张思仰则是《沙湾往事》的第二代演员,“入团之初,我跟着大家划桨,现在我站在队首,离观众更近,压力也不太一样了。抬桨的高度、整齐度,划桨的气势……这些我们都要考虑到,一开场,就要利用这个群舞把演出氛围营造好,把观众带进剧中。”

  采访中,周莉亚与韩真也充满了对院团和演员们的感谢:“十年前,如果没有熊健团长的勇气和魄力,就没有《沙湾往事》。如今,也是广东歌舞剧院全团的坚守,让这部艺术作品能够延续生命,走到十年后的今天。”

  在创排十周年庆典演出之际,广东歌舞剧院院长熊健表示,“借此向一直支持我们的观众致以最高的敬意,也感谢台前幕后所有演职人员的辛苦付出,十年来,大家对作品的严苛要求、让演出质量达到了‘十年如一’的效果。”

  在未来,熊健表示,希望舞剧《沙湾往事》作为彰显岭南文化的舞蹈名片在广东歌舞剧院代代传跳下去,让经典舞剧继续焕发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