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 ——深刻理解“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 2023年10月13日 缪燚晶

   □缪燚晶

  

  文明立世,文化兴邦,文化关乎国本、国运。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深刻阐明“‘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强调“‘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习近平总书记立于潮头,高瞻远瞩地洞察了时代变化、社会变革、国家变迁对文化的创新与繁荣提出的历史性要求,在理论和实践上,为我们阔步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康庄大道提供方向更明、视野更广、胸襟更宽、追求更高的支撑力量。

  

  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是新的文化生命体的基因

  

  生命体是集生长、发育、代谢、应激、进步、运动、繁殖等于一体的有机整体。顾名思义,“文化生命体”就是将文化看作有生命力的生命体,强调文化的连续性,特别是内在连贯性,彰显的是文化的整体性、协同性、系统性以及开放性,反对将文化视作僵硬、孤立乃至对立的非生命体。文化生命体具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殊生命现象,根源于文化生命体内核层的特殊性,呈现出文化生命体内部高度的交错互融性。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在文化传承与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个方面凝练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孕育滋养着具有突出特性的“文化生命体”。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但薪火相传、未曾中断。这种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因为“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从未中断的独有的连续性,昭示了新的文明生命体具有面向未来、绵延不断的蓬勃生命力。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诗经》有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总是敢于面对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形成了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滋养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激励着中华民族在困境中披荆斩棘。革故鼎新、与时俱进,不断赋予新的文化生命体以新的生长力。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中华文明较早实现了国家的统一,随着文明的不断延续,统一性也日益发展和突出。中国传统哲学认为,天、地、人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个人、家庭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始终紧紧联系在一起,使得中华民族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天人合一”“一体之仁”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化解冲突、促进和平,成为新的文化生命体最重要的内在特质。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得益于广袤的地理空间,多样性地域文化的杂糅培养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能力。漫长的民族大融合涵养着中华文明兼收并蓄、相互依存、交流互鉴的包容性力量。在经济、文化、情感各方面互帮互助下凝聚而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不仅对本民族文化元素具有包容性,而且能够包容异质文明,决定了新的文化生命体对文化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中华文明尚和合,和合共生、和气生财、以和为贵、协和万邦、家和万事兴等都体现了中国人不偏激、不极端,平和做人、平和处世之道。中华民族爱好和平,邦国交往中尚礼乐“以和邦国”,主张“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反对恃强凌弱和暴力胁迫。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爱好和平的思想深深嵌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构建新的文化生命体。

  

  “第二个结合”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

  

  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的历史进程,突出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已成为迫切的时代要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在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的基础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种新的文化生命体作为精神支撑。“第二个结合”突出体现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大势的理论勇气和理论自觉。从理论内涵上看,这种新的文化生命体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二者的有机统一。

  从理论维度看,作为又一次思想解放,“第二个结合”实现了文化从“形式”“内容”到价值理念的结合,深化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它让我们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然来源不同,但彼此在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上存在高度的契合性。正是这种契合性,深刻回答了新的文化生命体产生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强调要让马克思主义唤醒和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这个意义上,“第二个结合”致力于造就彼此成就、彼此发展、彼此完善、彼此创新的有机统一的文化生命体。

  从历史维度看,“第二个结合”生成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典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审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以“民族基因”“文化血脉”“精神标识”定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以现代视野接续中华文脉,强调在“守正”中实现“创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结合。

  从现实维度看,“第二个结合”不仅从中华文明的历史谱系出发,而且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体维度,特别是从把握人类文明未来走向的历史高度加以深刻定位。它既基于自身国情、又借鉴各国经验,既传承历史文化、又融合现代文明,既造福中国人民、又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既有对“中国之问”审慎思考,又有对“世界之问”的积极解答。经由“第二个结合”,我们党开辟了中国道路、形成了中国理论、建立了中国制度、发展了中国文化,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中华文明的现代化形态,造就了一个致力于发展不仅是历史的,而且是当代的,不仅是中国的,而且是世界的文化生命体。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

  

  “第二个结合”不断推动文化创新,续写中华文明新篇章。在新的起点上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是我们在新时代的新文化使命,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

  坚定文化自信,充分展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要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以及其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助力中国的国际形象塑造与传播,彰显中国方案和世界贡献。

  秉持开放包容,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中国对外文化交流新格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应进一步超越文明隔阂,实现文明相互之间的交流与互鉴。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以开放包容的态度促进交流。要突破古今中西的思维框架,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超越时空的普遍意义。通过中华文化主体性的重新塑造,实现文明的繁荣,让各国人民享受更富内涵的精神生活、开创更有选择的未来。

  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坚持守正,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坚定“两个结合”的必由之路。坚持创新,就是要积极发挥我们在价值立场、发展道路、思想理论、精神气质的主体性,有目的地创造出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未来事物。守正创新让我们有足够的历史自信和文化底气,始终同中华文化站在一起,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新热情,从而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作者系华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注:本文系广东省社科规划2023年度“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专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基础研究”(项目编号:GD23XZZC10)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