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 擦亮城市平安底色 谱写基层善治新篇 2023年12月22日 文聪

东莞持续提升老百姓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东莞对突出违法犯罪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

   

  文/文聪   图/王俊伟

  

  对于东莞居民来说,“平安”充满在生活的各个细缝里。不久前,在省委平安广东建设领导小组组织开展的平安广东建设考评中,东莞获颁2022年度“平安鼎”,该市麻涌镇、道滘镇被授予“一星平安鼎”,厚街镇、茶山镇被授予“平安鼎”。

  一次拿下五个“平安鼎”,这个成绩背后是东莞不断擦亮平安底色,推动基层和谐善治的恒心和决心。近年来,东莞市委政法委牵头成立市镇两级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健全镇街政法委员统筹协调机制,形成了“党委领导、综治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大综治维稳工作格局,各镇街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持续提升老百姓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发动各方力量参与基层治理

 

  作为一座“双万”城市,东莞的经营主体超170万户,人口超1000万,且本地人口、外地人口严重倒挂,社会结构复杂、城市文化多元,社会治理面临挑战。面对特殊的市情,东莞全面创建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出台了《关于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意见》《东莞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东莞的意见》“1+N”系列政策文件等。

  今年,东莞还制定出台了《东莞市开展“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工作方案》,聚焦提升工作“效能”,提出了32项具体目标任务,进一步构建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健全居民自治、基层协商、群团带动、社会参与机制,发动新就业群体、志愿者队伍、房东、乡贤和“五老”人员等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基层治理。在具体工作中,提出了探索建立网格员调解工作室,探索建立“检察+网格”协作工作机制,打造矛盾纠纷调处管理平台等创新举措。

  平安,民生所盼,发展之要。作为今年获颁“平安鼎”的镇街之一,茶山镇常住人口超30万人,大量外地人口工作在工厂企业,居住在城中村出租房,这两个区域也成为茶山平安建设的重点。茶山镇综治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茶山通过重点区域重点整治的办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据介绍,近年来,茶山镇不断深化维护劳资领域稳定化解工作模式,建立3个劳动监察联系点,将人力资源服务职能整体整合下移到联系点,向工厂密集的村和较大的企业延伸,让劳动监察员与辖区公安干警、村委会干部形成“一线对接”机制、“企业阵地”机制、“调法同行”机制,使劳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实现了“小事不出厂,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在源头化解矛盾、妥善处置劳资突发事件上取得良好实效。

  为加强对出租屋的管理,茶山推行了出租屋视频门禁智慧化管理,目前全镇已安装2860多套出租屋门禁视频系统,基本实现规模以上出租屋门禁视频的全覆盖。通过“出租屋登记+人脸识别”,有效解决了出租屋实际登记人口“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的情况,实现了出租屋治安状况根本好转。以最早试行的南社村鱼苗场为例,成功实现了全年零案发率,辖区群众对此交口称赞。

  

  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东莞样本

 

  群众看平安,首先看治安。东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突出问题导向,注重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切实把打防管控各项措施抓细抓实抓落地,不断把打击治理工作向纵深推进。

  黑恶势力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毒瘤。近年来,东莞推动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走深走实,打掉恶势力犯罪集团数量排名全省第二,被评为广东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集体。去年,全市审结涉黑涉恶案件数量、财产处置到位率全省第一,打掉恶势力犯罪集团数量、起诉涉黑涉恶案件数全省第二。

  违法犯罪问题是影响群众安全感的首要问题,东莞对突出违法犯罪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2022年全市原始违法犯罪警情下降22.9%,降幅全省第一;刑事案件立案数下降7%。

  东莞正持续推进全民反诈格局建设。2023年上半年,对每日3.34万条预警线索落实全量劝阻,紧急止付涉诈银行账号10023个,止付金额5.42亿元,实现资金预警预后被骗率情况正向排名全国第六、全省第一,“全警预警”工作经验获全国推广。

  打击犯罪的同时,东莞也突出矛盾风险防范化解,持续加强社会面整体防控,深化风险隐患整治,抓好矛盾源头防范化解,切实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特别是在矛盾源头防范化解方面,东莞持续完善领导干部驻点联系群众工作机制,建立健全“1+15”维稳长效机制,出台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意见,建立劳资纠纷联动治理工作机制和全市企业风险预警系统。

  今年以来,全市累计排查发现基层矛盾纠纷超过37000宗,化解率逾95%,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源头,化解在诉前,有力维护全市社会大局平安稳定,全力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东莞样本。

 

  “智网蓝”助力基层矛盾化解

  

  “大家赚钱都不容易,朋友之间互相体谅,一起想办法把事情解决了,友好相处。”前不久,在东莞市虎门镇四名网格员走街串巷寻人走访、苦口婆心的劝导下,一起3.2万元经济纠纷的当事双方“化干戈为玉帛”。

  这是“智网蓝”助力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一个案例。如今,东莞10392名网格员扎根在2945个基础网格中,负责出租屋和“三小”场所的消防检查、信息采集、邻里关系矛盾化解、环境卫生巡查、劳资纠纷解决、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及政策宣传等工作。

  2017年以来,东莞着力将东莞智网打造为社会治理中枢,将全市划分为2945个网格,组建由10392人组成的智网系统队伍,并建成1个市级、33个镇级、593个村级智网指挥调度平台。当前,正健全完善“综合网格+综治中心+‘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工作体系,持续推动“多员合一”综合网格建设,实现“部门千条线、网格责任田”。

  网格员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楼栋长则将“最后一米”推进到“贴身服务”。汕头人郑康强来莞十多年,2018年,身为二手房东的他加入黄江镇楼栋长队伍,多次参与网格各项专项巡查工作。当前,黄江镇9000多栋出租屋的6735名房东被编为楼栋长,助推“小事不出网格、矛盾化解在网格、一般问题不出社区、隐患消除在萌芽”。郑康强发现,“楼栋长+网格员”共管共治,使得出租屋环境变好了,房子也更好租了。

  提神聚力再出发。未来,东莞将继续以特大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为目标,凝聚千万人口与城市共生共荣的强大合力,锻造基层社会治理新引擎,打造更多“善治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