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险治理中推动“校园集市”有序发展 2024年01月26日 青年学者深调研 胡华、唐少莲、黎海燕

  □胡华 唐少莲 黎海燕

  

  “校园集市”因操作简单、匿名发声、功能多样、传播迅捷、反馈及时、共鸣显著等特点而广受大学生青睐。根据赞噢校园集市公众号查询可知,全国有300多所高校有“校园集市”平台。“校园集市”作为高校大学生生活学习私域化的传播空间,基于资本无序追逐和意见领袖影响,存在舆情管控与校园维稳等潜在风险。为推动“校园集市”有序发展,要把握发展概况,厘清存续成因,明晰潜在风险,提出治理策略。

  

  发展概况

  

  分众化、交互性、易操作是“校园集市”吸引大学生的原因所在,反映了网络时代大学生的表达方式与价值取向。

  从覆盖人群看,“校园集市”的覆盖人群主要是在校大学生。这些人既无社会成员的身份、职业等社会角色,也无薪资待遇、职级晋升等工作压力,其在“校园集市”中多为真实情感表述和学习生活需求。

  从内容性质看,校园集市的内容性质大体分为正能量与负能量两大类,前者的内容以信息聚拢为主,其传播介质为知识和信息共享,而后者的内容以吐槽宣泄为主,其传播介质是情感共鸣。

  从运行类型看,“校园集市”包含若干小类,如友情提示、寻物启事、失物招领、兼职合租以及表白墙、交友群、娱乐吧、广告位、吐槽帖等。

  

  存续成因

  

  首先,合意性的传播圈层。大学生在校园中共同生活、学习,在网络空间共属同一传播圈层。他们可以在“校园集市”中找到表达出口或解决方案。他们不受时间、地点、类型、身份等限制,而提出不同的生活、学习诉求,“校园集市”大都可给出答案,供其再次选择并给予反馈,从而形成相对完整的闭环传播链,实现了需求端与供给端的有机结合。而在关注一段时间后,大学生需求的满足程度也会影响“校园集市”的用户黏性。如,某大学生创建的“校园集市”,不仅展示学生私发给“墙主”的表白内容、寻物启事等,帮助学生找人寻物,还构成了商家广告的集散地——在“校园集市”发布学校周边商店、小吃美食等各类信息,为商家引流。

  其次,群体性的情感慰藉。“校园集市”通过对大学生话语叙事的意义模仿推动了群体共享式、交互式信息传播的循序展开以及对大学生情感诉求、学业诉求的及时回应,缓解了大学生因学业、情感等诱发的身心压力,不啻为大学生身心压力的排解和情绪表达的宣泄过程,使大学生在“校园集市”上获得话语共鸣以及情感慰藉。“校园集市”因之也成为拥有共同兴趣话题并充分释放表达意愿的虚拟交互平台。如,某校大学生于2016年在“校园集市”开通“表白墙”。初衷是为学生寻找目标对象提供社交平台——男生(女生)给墙主发信息以表达对异性的好感,请“墙主”协助将表白信息截图“张贴”于空间,希望目标用户看到“表白榜”,并借助网络空间的人人接力合力找到心仪的(目标)对象。情感在“表白墙”上得到中转,无论是否成功牵线,用户情感在这一空间中获得心理接纳与情感满足。

  再次,朋辈性的意见领袖。相较于年长一代的教育引导,身处相同时代背景、具有相似生活阅历的“朋辈意见”更易被大学生关注和采纳。各式各样的学习问题与思想困惑呈现于“校园集市”中并被各类“朋辈意见”及时关注和持续反馈。作为大学生自发创建的虚拟交互平台,“校园集市”并非由校方组织牵头成立,这使其运营方式具有高度的自发性、分众性和精准性。如,某大学生创建“校园集市”后,随着关注度的提升及好友量的增加,该大学生开始向商业信息的广告窗口转变,为该校师生提供周边信息,如就业、餐饮、超市、打印服务等,随着人际传播的不断扩散,关注该空间的大学生用户越来越多。可见,以“墙主”“博主”为代表的“校园集市”运营者在意见引导、舆论引流等方面呈现出较大的推荐权和裁量权。

  

  风险管窥

  

  首先,非主流价值观念无序传播滋生。在即便被发现有问题也抱有“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驱动下,大学生易将“校园集市”视作不受约束的情感倾诉、言论表达与信息发布平台。一些活跃度高的“墙主”“博主”利用影响力,引导某种思想行为,或为某种观点、某一事件甚至某个同学摇旗呐喊,或隐匿于各种声音背后隐晦引导舆情,使“校园集市”变成大学生烦躁、焦虑、不满等负面情绪的宣泄平台。“校园集市”的技术由平台提供,信息由平台推送,大学生只负责观点、想法、意见的输入和表达。而负面信息、负面情绪、负面表达更易吸引眼球、博取流量,形成高关注度、高热议度,因而转化成舆论焦点、社会热点的概率也会更大。

  其次,大学生思想行为缺乏规范引导。大学生在“校园集市”上的言论行为往往缺乏规范引导,易使其产生从众心理。“00后”大学生个性鲜明、思想活跃,但社会阅历较浅,对某些社会问题缺乏全面认知和深刻理解。而“校园集市”上的各类信息良莠不齐,易致大学生被错误信息“左右”。当“校园集市”出现负面或不实信息,甚至同校方信息发布平台相左的信息时,就可能在大学生群体中引起关注和热议,导致其被从众心理所支配,弱化其理性思辨和深入思考能力。

  再次,为高校舆情监管带来潜在风险。“校园集市”呈现的网络化、虚拟性的传播特征,使其同现实学习生活情境存在很大差别。尤其是在缺少校方介入、家长参与、教师监管的状态下,有人就会利用“校园集市”的匿名性发表过激言论,这类信息不经引导或不加审核,就可能引发舆情风险或监管难题。“校园集市”的传播性质决定其虽能及时传播各类信息,但在舆情管控上仍有疲软风险。

  

  治理建议

  

  首先,提升舆情监测和资源共享能力。一是发挥舆情监测功能。“校园集市”往往是最先获知大学生意见与想法的“树洞”。针对“校园集市”思想偏差、行为失范的相关负面信息,可成立由学校宣传部门牵头,由教务、学工、二级学院配合,从学校到学院、从学院到班级、从班级到个人的信息员管理网络。针对因特定社会事件发酵而引发大学生热议的高校舆情事件,坚持科学研判、坦诚解释、及早施策。二是加强资源共享。“校园集市”每日发布的信息多数吻合度不高,信息间关联性不强。因而打通高校内部的不同服务平台显得非常关键,实现“校园集市”同其他人才培养平台(教务系统、学工系统等)从各自为战的孤立状态到协同育人的联通状态,促进大学生信息传播和资源共享,构建舆情分析、管控、反馈于一体的“融媒体”舆情信息处理平台。

  其次,协同校“集”力量。一是实现权利互嵌。实现校方可同“校园集市”实行权利互嵌:学校赋予“校园集市”公开发布、传播有关学校通知、决策信息的权利,并约定“校园集市”在风险提示中发挥探照灯功能,第一时间将大学生私发给“墙主”“博主”的风险信息反馈给校方,并协助校方做好解释、安抚与治理工作,从而将舆情风险遏制在萌芽状态。二是提升媒介素养。通过开展媒介素养培训相关课程,引导大学生形塑科学理性的社交媒体观与网络信息鉴别观,或通过班主任定期召开班会与辅导员定期召开例会,围绕关乎学生群体身心健康的现象级舆情展开分组讨论,从事件起因、舆情发酵、处理措施等方面答疑解惑,提高大学生剖析舆情事件、权衡行为后果的媒介素养。

  再次,明晰“校园集市”责任主体。一是明确“校园集市”运营者责任。“校园集市”运营者对舆论的形成、发酵及受众权利保护发挥重要作用。因而应对其在信息的遴选和确认、发布和传播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形成发现、摸排、登记、监测、反馈于一体的高校舆情治理体系,打造舆情监测管理的师生联动机制。二是明确“校园集市”应用者责任。要对在“校园集市”上发布各类信息的应用者实行身份验证,即“平台匿名制”“后台实名制”双轨运行,实现对言论发布和传播主体的追根溯源,以约束大学生受众在“校园集市”上的言行,规范“校园集市”有序运行。

  

  □ 作者简介

  胡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内聘副教授、广东省冼夫人文化研究基地研究员

  唐少莲: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黎海燕: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