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校园
文/图 欧阳志强 黄秋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省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历史最悠久的院校之一,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走出了一条“传承工业基因,聚焦数智未来”的强校兴校之路,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奋力描绘出教育强国建设的“松山画卷”。
“砥砺前行、团结奋进,一鼓作气、乘势而上”,这正是过去五年多来,学校改革发展进程的鲜明特征和真实写照。回顾过去的五年,学校可谓是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全校上下齐心协力、开拓进取,各项工作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聚焦党建引领
凝聚改革合力推动松山发展
近年来,学校以“三个始终坚持”为抓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涌现出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先进榜样,在体制机制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明显提升。
同时,纵深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梳理规范制度300余项,学校先后入选教育部“第二批职业教育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院校、2023年东部地区产教融合卓越高等职业学校50强、广东省省域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单位、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数字化标杆学校建设单位、工信部第一批产教融合专业合作建设试点单位,2023年创新强校工程考核跃居全省第八,学校正朝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高职院校奋斗目标稳步前进。
聚焦国家战略
围绕立德树人写好松山答卷
近年来,学校聚焦服务“制造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围绕广东省“双十战略”产业集群和韶关市“3+3”产业集群,依托4大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统筹布局交叉融合型专业集群,通过不断完善“岗课证赛创”相融通的课程体系,学生在省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奖630余项,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年均99%以上。学校作为广东省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厚植爱国主义教育和家国情怀,积极引导鼓励大学生参军入伍,为部队输送优秀大学生兵员1500多人。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推进职教出海。深入开展与“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合作,发起成立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两个专业委员会,参与“机器学习与大数据”国际团体标准编制,实施“中文+职业技能”项目,与孟加拉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高校合作持续增强。
聚焦人才强校
坚持产教融合彰显松山担当
近年来,学校党委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强校兴校战略的基础性工作,大力推进师资队伍建设“8891”计划和“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建设,实施“北江学者”岗位计划,外引内培博士教师70多人,全校高级职称教师达200余人,教师在省级以上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奖156人次,培养国家、省、市各类专家库成员100余名,强师工程建设卓见成效。
学校坚持探索“以教兴产、以产促教、产教共赢”产教融合新模式,携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与华为共建产教融合实践中心;联合中南钢铁有限公司及广东工业大学共同发起成立“新材料先进制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充分发挥韶关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领头羊作用,校企共建五大产业学院,构建多元共治、互促互进“命运共同体”;其中,广东农村电商产业学院累计带动翁源县农村电商主体增加400多家,兰花年销售总额由原来不足百万元到年超30亿元;粤北大数据产业学院服务“东数西算”国家战略,聚焦湾区算力中心建设,助力韶关打造完整大数据产业链;信息碳中和产业学院主导和参与制定23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先后荣获全国冶金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广东省冶金成果奖一等奖5项,学校服务地方能力显著提升。
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积极融入制造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时代浪潮,正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高职院校奋斗目标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