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前在8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为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利率传导效率,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决定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自8月20日起,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于每月20日(遇节假日顺延)9时30分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8月20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要求银行抓紧完善贷款利率定价有关信息系统和合同文本,尽快在新发放的贷款中主要参考LPR定价,并在浮动利率贷款合同中以LPR作为参考基准。
据介绍,这次推出新的LPR形成机制,旨在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由各报价行按市场化原则报价,并由银行参考LPR自主加点定价,有利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促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缩小国家调控政策与实体经济感受之间的落差。
记者注意到,已有银行开始落地参考新的LPR定价贷款。8月19日,恒生中国宣布已与多家企业客户达成首批参考新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定价的贷款,此批贷款总额近1.5亿元人民币,主要面向华北、华东、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的民营企业,涵盖贸易融资、循环贷款等不同类型贷款。
“坚决打破贷款利率隐性下限。”刘国强表示,明确要求各银行不得通过协同行为,类似于所谓的价格联盟,以任何形式设定贷款利率定价的隐性下限。
同日,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表示,现在新的LPR机制的实行能够更好反映贷款利率的真实水平,提高货币信贷政策传导机制的效率。周亮预判,在当前的形势下LPR的实行有利于降低企业特别是民营和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