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5月12日下午,汶川地震发生的时候,阿来正在成都创作《格萨尔王》。在灾区现场,他亲眼看到了太多死亡和伤残,也见到了许多悲痛和哀嚎。于是,他开始构思《云中记》,酝酿了十年。
通过讲述云中村震后的搬迁故事,阿来牵引出对生命、死亡与灵魂的思考。作为一部以地震为题材的小说,他不希望作品仅仅限于把受难者的悲伤重新揭开,“面对死亡人们可以用更加含蓄美丽的方式去纪念它”,《云中记》就是这样的产物。
在消费主义、全球化浪潮的裹挟下,一些青年写作者发出“精神原乡在消逝”、“难以创作有个性的作品”的感慨。面对这些困惑,阿来在分享会中指出,现代社会与情感的完整性和丰富性并不冲突,青年作家要有成为文化精英的野心,写作遇到困难时,不要随便为自己找借口。他认为,任何人都可以建设精神原乡,不管身处小村、小巷还是写字楼。最后,阿来建议年轻人在写作之外要有一份职业,与社会发生关系。“我之前就做过教师、工人、出版社老板”。
(付怡 孙磊 梁栩豪 吴伟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