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评论 □王石川 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5月12日是一个无法回避的日子,是一个国之殇民之痛的日子,是一个记忆的伤口永远不会结痂的日子。12年前,汶川特大地震突如其来,导致近7万人失去生命,近1.8万人失踪,37万余人受伤……此后年年,每到这一天,我们总会寄托哀思,总会一诉衷情,总会回眸与展望,也总会静默感慨。 岁月无声,却一直注目光影斑驳的人世间。如果比较汶川、北川、青川等震区这些年的变化,可用翻天覆地来形容。那时候的受灾地区是黑白的,如今则是彩色的;那时候满目疮痍,如今则充盈着热烈、繁华的气息。这十来年,受灾地区不仅实现了重生,也实现了“起跳”式发展。无论灾后救援还是恢复重建,无论平地崛起还是精神重振,受灾地区的变化都值得剖析,更令人欣慰。 一年又一年,我们年年纪念“5·12”汶川特大地震,究竟是为了什么?这是一次悼念,悼念在地震灾害中不幸罹难的同胞,悼念在抗震救灾中捐躯的英雄;这是一次致敬,向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受灾民众致敬,向心系灾区、为抗震救灾而付出心血的各界人士致敬。 其实,年年纪念“5·12”汶川特大地震也是一次梳理,梳理经验与教训。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显然,全国防灾减灾日是汶川特大地震的“产物”,将每年5月12日这天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是提醒全社会不能忘记汶川特大地震,是提醒每个人每个部门都要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从汶川特大地震中获取的制度变革,当然不是设立全国防灾减灾日那么简单。我们记得,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为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伤亡举行的全国性哀悼活动,也是第一次为自然灾害中罹难同胞降半旗致哀。我们还记得,这些年来,我国的防震减灾治理体系不断完善,防灾减灾救灾领导体制日趋成熟。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大灾大疫较多的国家,这就需要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需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需要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等。 在每一次抗灾抗疫中,都要善于总结,重视抗灾抗疫中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针对此次疫情防控,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强调,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体系等方面存在的一些短板,要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平战结合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健全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加快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不断完善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切实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制度设计更健全,应对大灾大疫更精准,才能更有效。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抗震救灾还是疫情防控,我国的制度优势都充分体现了出来,体现在全国一盘棋,体现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体现在迎击困厄互相帮扶。“汶川感恩你,武汉要雄起。”此前有媒体报道,汶川地震后,汶川县100多名伤者被送到武汉免费救治,“作为汶川人,最应该感恩!”这次疫情发生后,汶川县踊跃向武汉、湖北捐款捐物,还有汶川籍护士主动请缨奔赴武汉。这暖人身心的一幕幕,让人看到了同胞情深,而这正是对制度优势的生动诠释。 经过努力,汶川等地已经巩固了重建成果,正奋力实现振兴。而对于武汉、湖北来说,遭受疫情裹挟,元气大伤,同样需要走出伤痕,重回正轨。而这同样需要全国人民携手相助。中华民族善于守望相助,勇于共克时艰,都来帮一把,武汉、湖北就能早日重现昔日风貌。 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每一次大灾大难都是磨难,无惧磨难,迎接挑战,在攻坚克难中推进制度变革,最大程度激发出民众的斗志和创造力,我们就能更有底气实现进步,更有底气化解灾疫带来的影响。
-
即时新闻
纪念“5·12”,以制度的优势与变革应战大灾大疫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05月13日
版次:A06
栏目:时评
作者:王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