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城市更新应留下历史记住乡愁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07月09日        版次:A08G    栏目:今日论衡之公民问政    作者:孙梓青

  □孙梓青

  

  7月7日,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广州市城市更新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面向公众征询意见。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意见稿的一大亮点是强调在城市更新中始终把历史文化保护放在第一位,并促进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7月8日羊城晚报、新快报)

  广州是一座千年古城,自任嚣公元前214年建番禺城伊始,广州城就一直坐落在此,从未经历过大规模的偏移和摧毁。城池是文明的标识。作为岭南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广州城孕育和承载着独具特色的岭南历史与文化。

  老城市要有新活力。根据《征求意见稿》,城市更新“是指对市人民政府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确定的地区进行城市空间形态和功能可持续改善的建设和管理活动。”城市的拓展和城市人口的增长需要加快旧村改造、土地腾挪的步伐,而一些旧城区、旧城镇,人居环境较差,基础设施落后,同样需要对其进行提升和改造。

  如今广州的城市更新如火如荼。深化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作为2021年的重点工作安排被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城市更新,是适应广州城市发展的需要,更是顺应民心的民生之策。此次《征求意见稿》,为进一步推进城市更新提供了制度保障和原则规范。

  把历史文化保护放到城市更新中的第一位,是本次条例的亮点,广州在此方面有不少成功的案例。荔湾区永庆坊的微改造是城市更新的典范,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点赞。在去年8月,永庆坊二期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元素,打造了广州首个非遗街区。在越秀区的东山,“广州东山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复兴工程”项目,曾荣获由联合国人居署亚太办事处等机构颁发的“2019亚洲城市景观奖”。

  保护不等于守旧,而是要让历史文化“活”起来,让历史文化融进城市的发展之中。《征求意见稿》的第三十九条指出:“鼓励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进行活化利用、功能拓展,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引入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实体书店、非遗传承场所等文化和服务功能,合理控制商业开发规模。”

  去年刚刚完成改造的北京路步行街,在这方面做出了良好探索。在改造中,北京路步行街按照“一栋一策”的原则精细化修复376栋骑楼的外立面,留下老广州的味道。在业态上,除了保留莲香楼、陈李济等“广府记忆”的老字号,北京路步行街还引入了国潮动漫等年轻人喜爱的产业。而在永庆坊二期,被誉为“最美书店”的钟书阁坐落于此,已经成为新一代的“网红”。

  城,以盛民也。城市建设和改造的目的是什么?是满足城中之“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无论是城市更新、旧城改造,还是文化保护、活用资源,其根本出发点都应该在于让居住其中的市民的生活更好。在城市更新中强调历史文化保护,这是文明的进步。城市更新宜下“绣花”功夫,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