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足协杯“补锅”暴露管理乱象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11月07日        版次:A04G    栏目:记者观察    作者:柴智

  昨天进行的足协杯半决赛次回合,山东泰山队以4比2战胜河南嵩山龙门队,以5比2的总比分晋级决赛。

  比赛并无太大悬念,河南队的刘家辉首回合停赛违规事件却成为焦点,引发舆论热议——中国足协在次回合赛前两小时做出刘家辉次回合停赛的补救措施,“补锅”看似及时,实则业余。

  事件源于山东泰山队与河南队的足协杯首回合比赛,刘家辉因在此前与重庆两江竞技队、四川九牛队的比赛中连吃黄牌,按照2021年足协杯竞赛规程,半决赛首回合及之前比赛的黄牌不带入之后的比赛,但半决赛首回合及之前的比赛(正赛),黄牌在这个区间不清零,故本场比赛刘家辉需停赛毋庸置疑。根据规则,停赛球员如违规出场,河南队应被判0比3告负,但这锅显然不能由河南队来背。

  首回合,中国足协并未在赛前向河南队递交停赛名单,当值主裁判、赛事监督、赛后比赛审核甚至是双方俱乐部也未能发现这一问题。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发现这一纰漏的居然是一位“业余”球迷。

  首回合结束后,足协始终未就此“乌龙”事件表态,也未对违规的河南队作出判罚。就在外界感到一头雾水时,足协在次回合开赛前两小时宣布因赛事信息统计出现差错,刘家辉的停赛“改”在次回合执行,这一神操作在世界足坛都是相当罕见的。

  事实上,中国足协在足球专业领域中的“业余”闹剧屡见不鲜:2006年世界杯预选赛因算错净胜球而被科威特队淘汰;今年足协杯第三轮资格赛黑龙江冰城队以6比0大胜南通支云队,前者也因在第73分钟至第75分钟场上无U23球员,最终被判0比3告负,当时场上的主裁和比赛监督也未发现这一问题。

  如今正在进行的世界杯预选赛,为了给国家队备战12强赛让路,本赛季中超先是经历三天一赛的“魔鬼赛程”,现在又停摆两个月,让几百名球员在等待国脚们的归来。

  作为行业协会,中国足协必须展示其专业性和权威性,对规则的朝令夕改、对联赛的管理混乱……每一次出“昏招”都严重违反了足球发展的基本规律。想要联赛健康地发展,从而提升中国足球的整体水平,首先从管理层开始,要以身作则,以专业态度面对足球,与世界接轨而非“脱轨”。

  羊城晚报记者 柴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