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艺 刘卓红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将“坚持人民至上”作为我们党百年奋斗取得的宝贵历史经验之一,揭示了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政治优势和根本所在,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对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是我们党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新时代,践行人民至上价值理念,要坚信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价值立场,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集中体现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突出强调人的主体性,提出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重要论断,阐明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是人民至上理念的理论来源,也是人民观不断发展、创新的理论基点。 人民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同其他一切学说的根本区别。关于社会发展的真谛,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盛行于欧洲思想界的是唯心史观,他们将人类历史描述为“人类的彼岸精神”,认为历史活动是由少数杰出人物领导的,与人民群众无关。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批判这种唯心史观时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马克思以物质生产作为社会历史之本,将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与历史发展联系起来。他强调:“无论不从事生产的社会上层发生什么变化,没有一个生产者阶级,社会就不能生存。”列宁也指出:“在人民群众中,我们毕竟是沧海一粟,只有我们正确地表达人民想法,我们才能管理。否则共产党就不能率领无产阶级,而无产阶级就不能率领群众,整个机器就要散架。”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逻辑,人民群众作为物质资料的生产者,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因素,而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这凸显了人民的主体地位,论证了人民群众在推动社会变革中发挥的根本性作用,回答了人类社会进步的依靠力量问题。 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人类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和显著特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这种“人的复归”可以从根本上消除人与人、社会和自然的对立,个人可以从对人和物的双重依赖中完全解脱出来,达到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实现个性的自由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描述了未来社会的基本特点:“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表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建构是围绕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展开的,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便可以形成自由人的联合体,这是实现人的自由发展的最终目标。 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初心使命,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为全人类解放而斗争,坚持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相应地,共产主义运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这体现在“两个绝大多数”思想中:“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列宁强调布尔什维克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的,“劳动群众拥护我们,我们的力量就在这里。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不可战胜的根源就在这里”。经典作家的论述指明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是价值主体,阐述了共产党人对“我是谁”“为了谁”这一根本问题的理论思考,即人民群众的立场就是无产阶级的立场,共产党要充分尊重人民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坚定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人民至上是我们党赓续传承的根本立场 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根本立场。纵观百年党史,我们党成立之初,便肩负起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根本上说,党的宗旨、路线和事业是马克思主义人民史观在百年奋斗征程中的生动体现。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实行一系列措施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比如,通过组织宣传让人民了解共产党,打土豪、分田地,维护农民切身利益,取得人民的拥护和爱戴,最终使红军在井冈山站稳了脚跟。1939年,他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总结道:“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的积极作用。同年,他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将统一战线作为我们党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之一。坚持统一战线,建立工农联盟,实行人民战争,团结带领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1943年,他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首次提出群众路线,指出党的价值主体和实践主体是人民群众。1944年,他在《为人民服务》的演讲中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之后他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将“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作风”确立为党的三大作风之一,并强调这是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毛泽东不仅在理论上强调把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最大利益,作为衡量共产党人的重要标准,而且实践中要求党员干部廉洁奉公,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是我们党始终坚持这一根本立场和宗旨,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形成了推动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强大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和国家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为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一穷二白”的局面,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稳定物价,完成土地制度改革,实施“三大改造”,广大农民分到了土地、解决了温饱问题,激发了人民群众建设新中国的斗志和热情,整个社会面貌焕然一新。党的八大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的形势,提出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党提出努力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领导人民开展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这些重要论述和实践为满足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提供了方向指导,也为后来的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的人民观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概括和揭示了群众路线的科学内涵,并提出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将其作为开展工作的指针。他指出:“只要我们信任群众,走群众路线,把情况和问题向群众讲明白,任何问题都可以解决。”强调“我们做事情,要看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要反对党内一些领导干部搞特权的行为。党员干部必须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越是困难时期,越应该关心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这样任何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江泽民同志在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指出:“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首要的是要“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要以广大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根本准则,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胡锦涛同志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即:“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他还提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确保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新时代开辟坚持人民至上的新境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在实践中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向前发展,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史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始终遵循马克思主义人民史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关系,并将群众路线付诸实践。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拜人民为师,深深扎根到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去,增长政治智慧、增强治国理政的本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人为谁奋斗的问题,指明了我们党追求的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是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而奋斗。坚持群众路线,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回答了依靠谁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党自始至终都坚持人民至上,广泛、真实、认真地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并将其贯彻到治国理政的方略中。 坚持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至上的理念贯彻到党治国理政的各个方面。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给予更高期许,对民主、法治、精神文化、生态环保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我们党对社会发展阶段和实际情况作出的科学判断,集中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们党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到带领人民群众实现了脱贫摘帽、全面小康;从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在的获得感作为衡量改革成效评价标准之一,到时刻回应人民群众的诉求,关注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从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到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更加成熟,真正做到了“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升人民福祉、解决收入差距等问题上科学民主决策,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我们党把造福人民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到了“人民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努力为人民带来更多获得感”,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我们党在面对重大灾害和风险挑战时,从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到防汛救灾,彰显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人民情怀和立场,体现了党的思想引领力、政治领导力和社会号召力,证明了只要党始终同人民群众团结一致、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必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作者简介:刘艺系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刘卓红系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
-
即时新闻
坚持人民至上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3月07日
版次:A10
栏目: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作者:刘艺、刘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