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彻夜不眠寻找奇迹 莫埌村村民忙碌不停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3月25日        版次:A03G    栏目:    作者:谢小婉

     莫埌村村民自发组成志愿服务队给救援队送物资 羊城晚报记者 姜雪媛 谢小婉 摄


  羊城晚报记者 谢小婉

  

  莫埌村,广西梧州市藤县埌南镇的一个小山村。3月21日,东航MU5735客机在莫埌村附近的山林坠毁。一时之间,“莫埌村”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成百上千的人涌进来,彻夜不眠,在此寻找奇迹。

  莫埌村原本的主人并没有被淹没在浩荡的救援人群中——这里的村民,正尽其所能为事故救援工作提供帮助。

  

  小卖部彻夜灯火通明

  

  莫埌村山道狭窄崎岖,两旁尽是山林和田埂,村民的房子倚着山错落分布。东航客机事故发生后,一波接着一波的救援队往山上赶,路上他们都会经过一家商店,那就是离事发点最近的小卖部。

  小卖部不大,陈旧的货架上摆着的商品也不多。但这几天,小卖部增加了几样“少见”的商品,其中包括几箱面包。

  “他们来救援,饿了得有东西吃。”生性腼腆的店主阿娟(化名)坐在小卖部门口的门槛上,大半脸埋进手里和记者说,莫埌村大部分都是留守的老人和小孩,她和丈夫为了照看家里小孩,留在村里开了一家小卖部,因平时很少有外人来,她的店基本只卖油盐等生活用品。事故发生后,她临时进了一些面包。

  不断有人到访莫埌村,小卖部的生意相比往常更好,但店里的商品价格未涨。“山里现在这样,我们真不想挣这个钱。”阿娟说。

  有救援人员到店里询问有无纸笔售卖,阿娟在柜台翻了半天,掏出一本皱巴巴的本子,不知是小孩的作业本还是小卖部的账本,空白页所剩无几。“没有本子,撕几页给你行不行?”说话间,阿娟利落地将有字的部分撕掉,把剩下的空白页塞进了救援人员手里。

  莫埌村没有路灯,入夜后很快便伸手不见五指。阿娟的小卖部平日早早就熄了灯,但3月21日至今,她的店彻夜灯火通明。而设在小卖部外的她家的厨房,也成为很多救援人员的歇脚处。

  “晚上这里不关的,累了就可以进来坐坐,凳子不够的话再从屋里往外搬。”阿娟说,这几天她只是回屋睡觉,任由救援工作人员进出厨房。

  

  到李嫂家借个“方便”

  

  小卖部的旁边,是莫埌村村民李嫂家。3月21日,广东消防云浮支队接到飞机坠毁的消息后,立马出发支援,完成相关任务后在山下休整待命,队员们休息的帐篷就搭在李嫂家屋前。

  “进来在沙发上睡一会儿吧。”看见有人在屋檐下打着瞌睡,李嫂一家便会热情地发出邀请。

  李嫂家屋前的过道旁有一个小院,柴火凌乱地放在地上,往小院里走有一间厕所。这几天,往来事故现场的人们常常进来借个方便。夜间,李嫂家尚在襁褓的婴儿被来往人群吵醒后号啕大哭,家里人只是好好地哄着,仍旧门户大开,默默地为救援队伍提供方便。

  跟莫埌村其他女人一样,李嫂面对陌生人沉默寡言。但稍稍熟悉后,她便会搬着小凳子和你拉家常。“当时我们几个都在门口聊天,突然就听到一声巨响,家里的玻璃震得很厉害,然后闻到很臭的油烟味。”李嫂向记者回忆说。

  

  “我爸就在学校,他有摩托车”

  

  3月24日,东航客机坠毁已经整整三天,有规模有制度的救援队伍逐渐在莫埌村建立起来。莫埌村这个往常自由散漫的小山村,也拉起了封锁线。从山上到山脚,从每个进村口到核心现场,几乎在每个分岔路都有交警及相关工作人员值守。站在制服鲜明的工作人员中间,莫埌村村民小东是个特例。

  小东十七八岁的模样,时不时还会和同伴踢打嬉闹。但他一直紧紧拽着一根警戒线,每当有人或车辆靠近,他都会盘问几句,警惕地望向一旁的交警,得到允许后才肯放松手里的警戒线。

  “事故发生后,村里叫我们不要靠近,也不要带人过去,说是要保护现场,不要影响后面的救援。”小东说,后来听说交通协助需要志愿者,他便到村口帮起了忙。

  通过小东所在的封锁线,继续往里走,便能看到莫埌小学,“3·21临时应急指挥部”就设立在此。往莫埌小学走的路上,时常能看到三两成群的小孩在玩耍。遇到有人问路,有的小孩会积极搭腔:“我爸就在学校里,你要办什么就去找他,我爸有摩托车。”


  村医也是医疗保障主力

  

  随着小孩的指引,我们几个记者到达了莫埌小学。在莫埌小学,我们没见到小孩的父亲,但见到了村里卫生所的莫所长。莫所长说,坠机事故发生后,他和另一位村医轮流值班,支援应急指挥部的疫情防控工作,同时预备着应付紧急事件。

  提起事发当天,莫所长轻轻摇摇头,不愿多说。据他回忆,当天听到有村民喊“出事了”,他便拎着医疗箱往山上赶。还没到山上,就闻到很刺鼻的燃油味,爬上去后见到了满地的飞机残骸。他还在现场寻了一番,想看看有没有受伤人员,但一无所获。

  这几天,在莫埌小学,除了莫所长和另一位村医,埌南镇中心卫生院也派了医护过来协助。他们站在屋里,收发着医疗物资。“这里每天都有很多人,口罩是必需的。”一位医疗工作人员说。

  在莫埌小学堆集起来的物资,除了医疗用品,还有食物。应急指挥部设立当天,便有村民自发往这里运输矿泉水和食物,也有村民送来自家种的水果,说着“不值几个钱”就往屋里放。

  3月22日,藤县气温骤降,晚间便开始下起大雨。至3月24日,雨水断断续续没怎么停过。因此,物资名单中多了雨衣、雨鞋等雨具。3月23日一早,陈荣发(化名)就从指挥部领了雨衣,匆匆投入志愿服务工作中。他的工作是骑着自己的摩托车,帮助运送救援人员和物资。

  莫埌村村道崎岖狭窄,地形复杂,大型救援车无法进入,摩托车进出较为便利,接到消息后,当地不少熟悉地形的村民自发组成志愿队,骑着摩托车往救援一线运送水、食物、救援设备等物资,以及协助救援人员上山。

  这支队伍不断扩大,不止莫埌村本村,隔壁几个村的村民都闻讯赶来,他们在莫埌小学聚集,骑着摩托穿梭在村口和救援点之间,尽管这几天阴雨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