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张志安:每一天其实都在“备课” 希望八十岁仍能常驻课堂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3月25日        版次:A16    栏目:校园达人 园丁    作者:陈亮

     张志安

     张志安参加学生的毕业典礼

     《深度报道》教材封面

  

  文/羊城晚报记者 陈亮

  图/受访者供图

  

  近日,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国家高端智库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志安同时收到两张证书:省一流本科课程《新闻采写》和省课程思政改革示范项目《新闻采访与写作教学团队》。近年来,他主持并带领团队获得多个国家级、省级教学荣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和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新媒体素养》,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深度报道》,教育部网络教育名师首批资助计划入选者,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广东省级教学团队《融合新闻报道》……

  从2011年加入中大,张志安在广州的教学生涯已近11年,他是怎样做一名好老师的?曾经担任六年院长的他,在完成繁重的学科建设任务的同时,又是如何耕耘课堂、追求多门课的“极致”教学?

  

  “他的课干货满满,说话如同开了倍速”

  营造更有参与性、互动性、开放性的课堂

  

  “张老师思路清晰、妙语连珠,我们需投入百分之百的精力才跟得上节奏,所以他的课抬头率很高”,硕士生张聪告诉记者。上过张志安课的同学都有直观印象——他讲课内容干货满满,说话如同“开了倍速”。

  实际上,张志安从不担心有“低头族”,拥有16年教龄的他,有很多妙招让100人乃至300人的大课堂保持热情专注。在某次“新闻采写”的第一课上,他不急于讲解理论知识,而是先玩起了“侦探游戏”。通过快问快答和细致观察,推测学生的成长经历、性格特点等。学生们大呼“超准”,很快理解老师想通过这种方式启发他们做记者要对复杂现实和生活保持热情,建立和强化社会认识。

  “新闻业态不断在改变,新闻实务教学也不能固化,我想营造更有参与性、互动性、开放性的课堂。多设置案例情境让学生充分参与,同时自由讨论,激发他们做新闻报道的创新和活力。”张志安表示,他在了解学生专业程度、价值共识等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并始终是把他们当作主体意识很强的能动个体进行教学。

  张志安在本科时代接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有时他也喜欢调用一些“老办法”——“我会突然让大家找新闻——通过相互提问、反观生活,或者邀请新闻人物走进课堂,组织大家采访写作等形式,发现新闻题材、培养新闻敏感、锤炼新闻能力。”课堂上,他还会和学生同堂竞技写新闻、改标题,在“比赛”中传授知识。

  他在课堂上喜欢满场奔走,有一回兴之所至,他模仿起励志电影《死亡诗社》的桥段跳上课桌。大家眼前一亮之余,逐渐领悟他所说的“要学会在深度报道中捕捉反常逻辑,更真实地还原事件”。

  疫情期间,他的网课受欢迎程度丝毫不减。他添置了扬声设备,使自己的声音更加细腻“入唛”,抑扬顿挫,“既不费嗓子,又拉近距离”。同时,他善于把网络平台的工具价值最大化。在网络课堂借助讨论群分组方式,同一时间有更多学生发表观点,教师也可以穿梭于不同讨论组中,由此让学生有了更多表达机会。“教师要主动适应混合教学,线上课堂可以效率更高,集体智慧可以更高效率地碰撞。”

  

  “他激发了我的研究兴趣,点燃了我的生命热情”

  把跨界互动的学思践悟融入教学

  

  “记者最后问得不好,画面可删。另,可补充跟拍外卖小哥回到驿站关灯后钻入被窝的镜头。”凌晨1:45,张志安在微信上对一段还没“出街”的视频素材发出点评和建议。本轮深圳疫情发生以来,他一直以专家角色不间断地为宣传部门、媒体“点评作业”,常常工作到深夜一两点,每天提供意见多达两三千字。

  看似“苦差”,他却乐在其中。“我会和他们一起动手改标题、改通稿,参与抗疫作品的生产过程,这就是最鲜活的新闻业务实践。”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不久,他在《深度报道》在线课上发动学生共同收集优秀报道,在案例分析环节一起分析得失利弊、创作经历、改稿过程,上课前他会提前“备课”——直接找媒体总编辑和一线记者了解采访报道的“幕后故事”。

  “学无止境,教学也是无止境的。这些年我想以数字社会或互联网平台社会为枢纽,尝试链接学界、业界、政界,把跨界互动的学思践悟融入教学。从这个角度说,我的实践观察和体验从未停止,其实每一天都在‘备课’。”张志安认为,新闻教育的素材和知识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实践性,教师需要不断更新素材库,始终让自己的案例、知识和方法论走在最前沿。因此,他的深度报道课尽管讲了多年,总能讲出新意。“他上课很少看稿,不依赖于课件,新闻案例信手拈来。”谈起张老师,本科生宾宇轩投来佩服目光。

  “信手拈来”绝非一日之功,背后是张志安的“追求极致”。为了有足够的新闻实务教学案例和知识储备,他和业界长期保持同频共振,在新闻行业广交朋友、调研访谈,随时随地积累素材;他把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视频号、B站等社交媒体玩得很溜,形成一套为更新自己知识、能力所服务的“资源组合”;过去一年,他坚持把一个“平台观察家”主题的系列短视频做了200期,每周或双周录半天,基本保持“日更”,以增加新媒体实践、保持专业表达……“一门新闻实务课,我想把学生的知识学习链接到业界前沿、社会前沿和知识前沿,打开多重语境的认知可能。”他说,对教学无止境的动力,更能保持自己对大学教师这个职业终生的激情和热爱。

  他追求极致、保持开放、勤于实践的“闪光点”也传递给了学生。“张老师激发了我的研究兴趣,点燃了我的生命热情。”博士生章震在博士论文致谢中写道,“做研究要洞察实践和反复打磨,只有不断追求卓越,才能更加自在从容。每当我偷懒、虚浮、甘于平庸,恩师的这些话都是最好的敲打和警醒。”

  

  “他对学生的帮助,是扶上马还送一程”

  与学生共享资源是从教的价值所在

  

  张志安对学生的影响不局限于课堂。这两年,他还参与主持了多个与艺术实践有关项目,承担起艺术传播与美育普及的角色。在张聪的心目中,张老师很有艺术品位,闲暇时间会到博物馆、艺术馆感受作品,并拍照和学生分享。“教师的价值观和生命状态能熏陶、感染学生,我希望把自己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激情带给学生。”张志安认为,工作和生活需要取得平衡,“文化之根”和“艺术之美”能让我们的生命质量提升,为追求“专业之深”打开广阔格局、提供不竭动力。

  他通过组织爬山、读书会等活动,观察学生的谈吐举止、生活细节,帮助他们找寻思维短板和在社会交往中的不足,加强对社会复杂性的理解。

  此外,让不少学生受益的,还有张志安打通“三界”的广关系和好口碑。他鼓励和创造机会让学生走出广东、去中央主流媒体调研学习,丰富行业认识和课外实践能力,更科学地做好职场规划,推荐学生到海外名校深造、去各大单位就业。“张老师对学生的帮助,是‘扶上马还送一程’的。”章震谈到,张老师对他读研、考博读博、国外访学以及毕业找工作给予了全方位的帮助。

  “做老师就是希望把自己有限的知识和资源跟学生共享,这让我更加感受到从教的意义和价值。”张志安笑言,希望自己七八十岁之时仍能常驻课堂,享受教学带给他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