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通过“平凡人”的故事折射时代变迁

《奋斗与辉煌——广东小康叙事》研讨会在穗举行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3月25日        版次:A02    栏目:    作者:孙磊、邱海军

  羊城晚报讯 记者孙磊、通讯员邱海军报道: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学高质量发展,3月24日,由中国作协创研部、广东省作家协会、广东省出版集团联合主办的长篇报告文学《奋斗与辉煌——广东小康叙事》研讨会在广东文学艺术中心举行,会议为“粤港澳大湾区作家作品系列研讨会”活动之一。

  该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广州地区的领导、专家在广州主会场出席会议,北京及其他地区的领导、专家以视频方式出席会议。

  《奋斗与辉煌——广东小康叙事》被广东省作协列为近年文学创作的头号工程。这部4卷100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由张培忠担任总撰稿,经喻季欣、黎衡、姚中才等13位作家历时一年多攻坚采写,于2020年12月由花城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作品以时间为经、以人物和事件为纬,以百姓生活变化为立足点,通过600多个故事、1000多个人物,描绘出了广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清明上河图”。

  研讨会上,与会者充分肯定《奋斗与辉煌——广东小康叙事》的创作成果,一致认为广东人民从摆脱贫困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精彩缩影,值得总结和宣传。

  “在宏阔的历史背景下,广东创作的这部厚重作品是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它会在记述中国人民在建设小康社会的宏大叙事中留下生动的记忆和浓重的一笔。”中宣部文艺局副局长彭云指出,这部作品真实地记录了中国走向小康的数字档案,“数字的背后承载着中国道路和理论、制度、文化、价值的呈现,也成为未来用这部报告文学来钩沉当下历史非常珍贵的一份档案。”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认为,如果以史志的观点和角度看,《奋斗与辉煌——广东小康叙事》可能是最接近于史诗构想的“大书”,“这部书也有重要文学价值。小切口、大视野不仅仅是报告文学的创作路径,也是重点文学创作、主旋律创作反复证明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创作经验。”

  与会专家围绕长篇报告文学《奋斗与辉煌——广东小康叙事》从思想性、艺术性、社会性、创新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东吴学术》主编丁晓原认为,该作品是一部书写对象的史诗性和文本叙事的史诗性相统一的具有非虚构审美品格的纪实之作,是一部中国版的《光荣与梦想》。

  专家普遍认为,全书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通过“平凡人”的故事折射时代变迁,揭示了中国崛起与世界发展的具有历史意义的辩证关系,为构建新时代岭南特色文学话语和叙事体系进行了积极探索。

  广东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在作研讨会小结时指出,《奋斗与辉煌——广东小康叙事》彰显了广东报告文学创作一以贯之的视野、格局、气魄,是广东文学向建党百年华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份重要献礼。“以这部作品的问世为标志,新时代广东重大题材、重点创作必将迎来一个收获期。”张培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