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粤陇两地联手奉上文博大展

逾500件文物精品展现“丝路光华”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3月25日        版次:A05    栏目:    作者:黄宙辉

     “丝路光华:粤陇文物精品联展”现场 主办方供图

 

 羊城晚报记者 黄宙辉 通讯员 黄苏哲

  

  3月24日,“丝路光华:粤陇文物精品联展”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展。广东、甘肃两地联手奉上的这场大展,以粤陇两省精品文物为依托,遴选两地文博单位文物藏品逾500件进行展出,其中有许多珍品为首次在广东亮相。

  位于中国西北的甘肃,连接中原和亚洲内陆,成为“陆上丝绸之路”必经的交通要道;位于华南地区的广东,面向广阔的南太平洋,拥有“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贸易港口。它们相隔千里,又息息相关。本次由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与甘肃省博物馆联合主办的“丝路光华:粤陇文物精品联展”,让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跨越时空相聚广东。

  主办方介绍,本次“丝路光华:粤陇文物精品联展”运用宏观视野解读南北两地的内在联系,介绍了甘肃河西走廊和广州通海夷道的历史与渊源,呈现同一时空下跨地域的思想技术传播和交融互鉴的文化历史,深度阐释丝路变迁对中华文明的深刻影响。

  翼兽青铜提梁盉、高浮雕兽面纹金带扣、熊踏跺砖、胡人牵驼图模印砖、鸽子纹锦残片、银铤、波斯蓝釉陶瓶、宝象雕刻彩绘砖、影塑飞天、铜胎画珐琅开光人物图挂罐连水盆……展览现场展出的诸多文物精品,十分惊艳。本次展览以时间顺序为脉络,以最新的考古发现和史料文献为基础,分为“丝路之兴”“丝路之盛”“丝路之光”三大部分,展现丝绸之路的繁盛。

  策展方介绍,展厅设计上,依据不同时期丝路发展特点和展品元素组合,加深观众对于“一带一路”语境下历史的认知,探索“陆丝”“海丝”不同文明风采。通过两颗分别出土于甘肃和广东的蜻蜓眼玻璃珠引入展览,带领观众体验文化艺术的东西交流与南北发展。采取实物与场景复原相结合的展示手法,带领观众穿越掩埋于荒漠中的古驿站、参观庄严肃穆的石窟、登上蜿蜒曲折的长城,同时配合声、光、电相结合的多媒体互动技术,营造身临其境的观展氛围。在展厅一和展厅二之间的公共区域,观众还可现场观摩石窟壁画的绘制过程,引导观众重返历史创作现场,加深对石窟艺术的理解。

  本次展览将持续展至6月26日,观众可通过广东省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实名预约入馆门票,到展厅一睹丝路的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