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以学促农 身体力行与学生同当“稻田里的守望者”

罗锡文院士领衔华农农业工程教师团队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4月15日        版次:A16    栏目:    作者:陈亮、洪佳恂、孙小钧、方玮、陈芃辰

     罗锡文院士在指导研究生

     罗锡文院士

  

  栏目:黄大年式 教师团队 3

  黄大年是著名地球物理学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重要指示精神,教育部开展了“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羊城晚报推出相关系列报道——

  

  文/羊城晚报记者 陈亮 实习生 洪佳恂 孙小钧 通讯员 方玮 陈芃辰 图/受访者提供

  

  广州、清远、河源、茂名、吴川、阳朔……今年3月,一位77岁老人的足迹遍及两广,指导水稻无人农场备耕、直播和插秧,参加联合国可持续亚太农机中心研讨会,修改学生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他把包括周末在内的每一天都安排得满满当当,未有半日停歇脚步,这是他几十年来的工作常态。

  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今年2月,在教育部公布的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名单中,由他领衔的华农农业工程教师团队入选,这是华农继预防兽医学教师团队后第二个入选的教师团队。

  

  谈团队目标

  助力华农早日建成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电影《黄大年》我看过好几次,黄大年毅然决然地踏上归国之路,‘白手起家’为我国的物探(地球物理勘探)事业进行创新性探索,我深深为他报效祖国、坚持真理、敢闯敢试的崇高精神所感动,每次看了都要流眼泪!”日前,在华农工程学院的全院大会上,罗锡文和老师们又一次观看了电影作品《黄大年》。

  “黄大年和钱学森、李四光等老一辈科学家一样,秉持坚定的精神信仰,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上下求索,这就是‘科学家精神’。”罗锡文认为黄大年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科学家精神,“一个科学家首先应该爱国,把自己的所学献给祖国、服务人民;应不断追求真理,以‘咬定青山不动摇’的决心探索科学之未知领域;要坚持发挥集体力量,合力解决关键问题;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要有‘甘为人梯’的情怀和担当。”

  “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称号来之不易,如何建设好这一教师团队更是一种考验。为此,罗锡文在学院大会上提出,“要将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素质过硬、作风优良、开拓创新和结构合理的教师科研团队作为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建设目标,将师德师风建设始终放在我们农业工程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建设的第一位。”

  “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对罗锡文来说是光荣的头衔,也是崭新的起点。他要求团队成员“立志做大先生,潜心做大学问,努力育大英才,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攀登创新高峰,为助力华农早日实现建成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不懈奋斗。

  

  谈科研实践

  初心是将农民从繁重的劳作中解放出来

  

  “蛤蟆无颈,小孩无腰”,这是湖南的俗语,也是罗锡文妈妈的口头禅。小时候,罗锡文跟随妈妈下田劳作,弯腰插秧久了,他就喊“腰疼”,妈妈“训斥”他:“小孩子哪有什么腰,快插!”

  “那时我就想,什么时候不用人插秧就好了!”罗锡文回忆道。农村长大的他,对农村、农业、农民的感受和依恋特别深,“将农民从繁重的劳作中解放出来就是我的初心和使命。”

  1970年大学毕业后,罗锡文曾在贵州省铜仁县农机厂工作9年,1982年获得华南农学院(华农前身)硕士学位,留校在农业工程系任教,至今已与“农业工程”结缘数十年。他介绍说,农业工程的研究对象大多是各种农业生物有机体,品种多、周期长,研究环境复杂多变,这决定了农业工程的科研具有复杂性、探索性、投入高、风险大等特点。“这要求我们研究者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科研团队的建设是一场与时间的‘博弈战’,也是一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拉锯战’。”他认为,科研选题要从实践中来,科研成果要投入到应用中去,结合社会实际生产,交给市场检验。

  “计算机可以帮我们更好地种植水稻,但计算机中长不岀水稻。”罗锡文秉承着“实践出真知”的理念,多年来坚持“从农田中来,到农田中去”,每年都有相当多时间深入农村和基地考察、了解农业机械化情况、指导农机作业、和农民讨论交流等,而且经常是半天“切换”一个城市。2006年,他在广东雷州做实验,打雷下雨天仍在田中观察秧苗长势,夜里还将种子移至酒店房间,观察发芽情况。

  为了让工作更紧凑,他推掉了无数接待邀请。2020年3月,一张他和团队成员在田头吃盒饭的照片“意外走红”。这张照片的拍摄者、华农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王在满副研究员回忆道,在那个疫情严峻的特殊春耕季节,为打赢“抗疫情、促生产、保供应”攻坚战,罗老师带队驱车几百公里,到广东廉江指导农民的水稻精量穴直播工作,为节省时间,他提出在田头吃个盒饭就行了。“这样的场景实际上很常见,我只是‘随手拍’,没想到就‘火了’。岀差时他经常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吃泡面。”

  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一定要加强农机、农艺融合,重视田间第一手试验数据的获取,这是罗锡文的理念。即使已年过古稀,他和他的农机总会出现在一望无垠的农田里,“我们搞农机的,一定要将脚踩在泥中,才知道机器应用效果到底行不行”。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创新农业机械技术,如今已实现他“不用弯腰插秧”的童年梦想。耕种管收生产环节全覆盖,机库田间转移作业全自动,自动避障异况停车保安全,作物生产过程实时全监控,智能决策精准作业全无人——充满“未来感”的“无人农场”已经建成。2020年,华农水稻无人农场生产出首批大米,其耕、种、管、收环节均由无人驾驶的农机完成,在国内尚属首次。

  插秧已无需人工操作,施肥是否也可以?罗锡文给出了解决方案:“在直播机的播种沟和蓄水沟的中间开出一条施肥沟,把氮磷钾等肥料一次性施在沟里,然后用泥巴抹平。这样一来,施肥、播种就一次性解决了,袁隆平院士还帮我们宣传这个技术。”


  谈教书育人

  培养学生知农爱农学农情怀

  

  “每一堂课我都会当成第一堂课去讲、去备课,根据新时代、新理论、新成果不断更新内容。”罗锡文告诉记者。

  翻看罗锡文的备课本可以发现,一堂他已经上了很多年的课,还密密麻麻地写满了二十多页,增补了很多新内容。作为农业工程的教师,罗锡文提出,要“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培养学生知农爱农学农的情怀,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书育人本领。站在学科发展的角度,农业工程应努力抢占农业工程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的竞争制高点,实现农业工程与智慧农业学科交叉融合,共同建设现代农业。

  “一个好老师,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身心扑在教学上面,真心诚意地去爱每一名学生,教他们做事,更教他们做人。如果几十年后还有学生记得我,说明我这个老师做好了。”现在,用多媒体授课已成常态,但罗锡文仍坚持用粉笔板书,特别是一些重点和难点内容。他说,“学生看得懂的地方就少讲或不讲”,他将团队的科研成果作为案例生动讲述。他认真批改学生论文,有时候一篇论文要改五六稿,细到标点符号都“不放过”。他身体力行领着学生到各地调研、实践,这些做法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罗老师对国家、社会、学校、学生都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担当,他只争朝夕、奋力拼搏的精神让我们深受触动。”提起自己的老师,华农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副教授张智刚充满敬佩之情,他说,罗老师治学严谨、关爱学生,双周周末都要召集博士生、硕士生举行学术讨论会,学生汇报研究进展,老师逐一点评、悉心指导。“最让我佩服的是每次在田中做实验,罗老师总会撸起袖子挽起裤管下田干。我经常忙完才想起来,罗老师和我们一起风吹日晒又干了一天。”张智刚感慨地说。

  王在满1998年来到华农,自2006年开始,师从罗锡文攻读硕士和博士。“老师常常带着我们到各地去做推广、示范、试验等工作,他告诉我们‘农民需要什么,我们就去研究什么’。”如今,王在满将这句话又传授给自己的研究生,“近几年我经常带着学生去各地体验‘无人农场’,让他们亲眼看见研究成果的应用效果,那种成就感是最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