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不停用指示牌扇风,保持空气通畅 |
羊城晚报讯 记者邹丽珍、李焕坤摄影报道:12日15时许,广州市海珠区江南中街一核酸检测点内,一名前来核酸检测的阿叔突然晕厥、失去意识,现场10余名志愿者和医护人员齐力急救,经过30多分钟的努力,阿叔最终恢复意识,顺利坐上了救护车。 志愿者临危不乱 自动分工助力急救 “阿叔刚到不久就说喘不上气,趴在桌子上说不了话。”在江南中街做核酸检测服务的志愿者阿诚介绍。发现阿叔不适后,阿诚立即拨打了120,并呼唤志愿者和医护人员前来支援。 2分钟不到,志愿者队长林小卫赶到现场,与当日在江南中街管控区值班的卓医生一起将阿叔放平在地面。阿叔一直捂着胸口,但能给予的其他回应非常微弱,医生一时难以了解病情。 所幸此时阿叔的妻子正好来到,志愿者阿虹立即向她了解阿叔的基础病情,并告知卓医生阿叔72岁,患有高血压,常感觉心脏不舒服。 了解到阿叔从早晨到下午一直没有进食后,卓医生提出要喂食糖水,现场志愿者当即找来一瓶含糖饮料。阿诚也在一旁不停用核酸检测的提示牌在阿叔上方扇风,保持空气流通,同时与120急救沟通,尝试描述巷子里的位置。 “我们的巷子弯弯绕绕,也不知道怎么解释。”阿诚一时间难以指引救护车。街道工作人员阿亮立即接过电话说着“我来我来”:“你从宝岗大道转进南田路,然后到我们海珠婚姻登记处,我们去接你进来。”快速确定了与救护车对接的方案。 阿叔没有咽下糖水,脉搏和意识也没有好转,“初步判断可能是低血糖、心梗或者中风,急需急救药品和设备。”卓医生立即致电上级请求支援。 约3分钟后,江南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几名医护人员到达现场,为阿叔上了氧气袋、架起葡萄糖水输液,与卓医生一起监测阿叔的脉搏、呼吸、心率、血糖、血压、血氧等数值,实时监测阿叔的意识状态和生命体征。 当阿叔颈部动脉脉搏和呼吸变弱时,卓医生和同事立即对其进行心肺复苏,不停大声呼喊“阿叔阿叔”,让他保持意识。 紧急状况下,志愿者阿虹不停在一旁安抚家属,疏散逐渐聚集的人群,保持巷子通畅。林小卫和阿诚手接手搭起了“围栏”,为急救腾出有序的空间,几位志愿者也在一旁轮流扇风。 “救护车来了!”体形壮硕的阿亮骑着一辆黑色小电动车在巷口喊道,记者转眼见到医护人员抬着担架过来。 “阿叔,救护车来了,你老婆在这,牵着她的手!”刚为阿叔做完心肺复苏的卓医生紧张地呼喊着,全力让阿叔保持清醒。阿叔这时已经恢复呼吸、心跳和意识,脸色也红润了些。经过10余名志愿者和医护人员30多分钟的急救,阿叔顺利坐上了救护车。据了解,阿叔已于当晚返回社区。 街坊救街坊 巷子里的浓浓乡情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看到,急救现场紧急需求各式各样,志愿者们能够临危不乱、快速判断、自动分工,处理各种临时问题。“我们志愿者队平时会参与急救培训,大多数队员有急救证,遇到紧急情况,会非常默契地应对。”志愿者队队长林小卫道出了其中的原因。 据了解,林小卫从7岁来到江南中街,到现在已经有46年了,是这里的老街坊。“我从小在这里长大,刚才的阿叔是我的街坊。只要救护车没到,心肺复苏我们就轮流上,用书面语说就是‘义不容辞’。”林小卫说。 江南中街街道办副主任钟玫婷介绍,本次疫情中,从4月9日凌晨以来,林小卫就带领着志愿者团队共39人驻扎在江南中街,“哪有有需要就去哪里”,助力完成了街道2000多人的核酸检测工作。 林小卫介绍,参与本次急救的阿诚也是江南中街的街坊,是一家档口的老板,疫情期间来到核酸检测点做志愿服务,还叫上了他的家人朋友三人一起来。有的志愿者还会“带资”进组,发现“大声公”不够用了,就自己掏钱买。 “在发生疫情的情况下,大家相互之间的照顾就被放大了、聚焦了,其实平时街坊之间也是这么照顾,互相递些水果、搬搬抬抬搭把手等等,只是这些比较日常、没那么容易注意到。”钟玫婷表达了她的体会,这里是典型的广州老城区,我们说广州人的精神、乡愁,有时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在这片区就是这样,就算这里有些老旧了,街坊们也不愿意离开,其实就是这种情感连接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