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自媒体信息,更需慧眼辨良莠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4月21日        版次:A13    栏目:堂上作文(本栏目与广州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联合主办)    作者:陈鑫妍

  

  【作文题】 

  

  自媒体时代,我们除了要辨识信息的真伪,还要学习分辨信息的良莠。有些信息本身是真实的,但导向不对或格调不高。对此类信息,我们也要有明确的认识、恰当的应对。另外,不同媒体报道或宣传的目的不同,也会影响我们对信息的认识。这需要我们加强学习,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来对待信息,以健康向上的思想和情感,自觉维护社会媒介环境的清风正气。

  当下,自媒体的兴起,使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的制造者与传播者。你对自媒体有什么认识?你知道应该如何鉴别自媒体上信息的优劣吗?你会加入到自媒体的信息源的创作或宣传中吗?

  我们围绕着“自媒体”这一媒介,开展一次研究性的学习,发表你自己的看法。

  

  【学生习作】

  

  借我一双慧眼——趋利避害用好自媒体

  

  □陈鑫妍 广东广雅中学 高一(10)班

  

  自媒体(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是组织机构或个人通过网络途径向外发布自己的观点与新闻的传播方式,有着平民化、个性化、交互强、传播快的特点。

  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能发声,人人都像记者,人人都可以变成媒体源,人们的生活也因此悄然发生变化。

  首先,是生活场域的转换。人们的生活场域从面对面的真实世界进入到由网络所建构的虚拟世界当中,交流、共享的空间不再局限于面对面的私人领域,换上了共享性的标签,构筑了一个全新的共享空间。其次,人们互动的形式也在变化。主体之间可以脱离时空的限制,以“共时”和“异时”交错、身体“缺席”与意识“在场”的形式来沟通交流,实现随时随地的互动。这样的互动形态更大程度上实现了互动的自由,减少了现实社会中身份标识所带来的各种沟通障碍。

  然后是人们情绪分享的发展。进入自媒体时代,情绪分享可以依托于社交媒体,各种各样由情绪推动的分享汇聚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自媒体的发展带来了触控技术、碎片化表达和时间流。

  最后,自媒体加快了话语权的转移。话语权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话语的影响力,也就是控制舆论的权力。话语权由谁掌握,决定了社会舆论的走向。以前,充当意见领袖的往往是国家机关或者是权威机构,话语权的主体是上层精英人士,而自媒体的出现,使话语权开始从精英群体向普通大众转移。

  然而,面对世界的变化,人的存在感不再是确定和唯一的,在建构生活意义时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一是虚拟导致的虚无。进入自媒体时代,人们存在的意义和空间、时间都有所分离,人们在虚拟空间中进行角色扮演,不能忽略的是,这种虚拟导致了新的虚无。一方面表现在人与人关系的变化上,“朋友圈”虽然可以将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展示给对方,使相隔万里的互动成为可能,但它却消解了传统情感互动的意义。做朋友只不过是一次次的点击,那么有些亲密关系的存在对我们而言就可能变成了存在着的“无”;另一方面表现在人们心灵的空虚。自媒体的发展,让世界变成“我”的,也让“我”的变成世界的,这导致许多人对虚拟世界中活动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对身边人以及自身真实境况的关注。人们通过智能手机随时随地与自媒体相连接,进而触摸这个世界,这导致人们总是频繁地查看手机,以为不断出现的新鲜事能填满自己的内心世界,找到自我的存在感。

  二是在虚拟和现实的交叠中显现认同危机。拉扎斯菲尔德认为大众传媒具有“麻醉作用”,过度沉溺于媒体提供的表层娱乐和虚拟满足中,会逐渐丧失社会行动力。自媒体时代更是加深了人们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当退出虚拟空间,回到现实世界中,人们面对并没有变好的真实情况,面对琐碎的事务,难免会产生失落感,甚至出现自我认同的危机。

  三是理性精神的缺失。这主要表现在过度的娱乐化、真假难辨的传播信息、网络围观和盲目起哄。由于自媒体时代网络的开放性,人人都可以自由地接收和发布信息,使得各类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很多虚假信息经过别有用心的人为包装,常常令人难辨真假。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朋友圈”有时会谣言四起,如一些易造成社会恐慌、影响社会公共秩序、违背科学知识的信息等。同时,人们对这种现象的心理感知也更加习以为常甚至麻木,面对各种事件或行为,人们越来越不去理性思考它们的真实性,不经求证直接转发评论并进行道德审判,这种非理性的举动往往影响了事态的正常发展,扩大了事态的严重性。

  鉴于自媒体在高速发展过程中滋生的许多负面问题,我们更需具备识破假象的慧眼,提高自律性,充分利用自媒体的正面效应,使自媒体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自觉注意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融合的边界感,培养自身的网络公共意识。当一个人变身为媒体元的时候,事实上他就与其他人形成了一种共生关系,那么他就需要有一种责任意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时刻提醒自己,不管生活场域如何转换,始终离不开自我与他者共存这一生活要素。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自我在与他人的相互联系中,透过他人这面“镜子”来认识和把握自己;二是关注自我本身,找寻自己是谁和能够是谁的答案,关注生活本身,充实自己的内心生活,对于虚拟世界坚持适度原则,不给予过分的关注,实现虚实世界的协调与平衡;三是回归到现实的人际交往。在自媒体营造的网络空间中,鲜活的人在交往中退到了终端背后,真实的自我隐藏在幕后,表现出来的只是语言符号,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互动的意义,影响现实的人际关系,我们应该让生活的重心回归到真实的世界当中。

  

  【教师点评】

  

  作者首先在开篇简单点明自媒体的定义和特点,接着指出自媒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再从“建构生活意义”的角度强调这种变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后强调我们应该具备一双慧眼,趋利避害用好自媒体,扣紧文章“标题”。

  全文气脉贯通,逻辑严密,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理性思考,也体现了作者的知识储备和文字表达功底。本文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着眼于“人”,焦点集中,深度挖掘,并且对“自我”与“他人”、对“私人”与“公共”的关系所进行的哲学性思考。在如此浮躁的自媒体空间中,我们更应该保有“自我”,注重人与人之间真实且真诚的交往。

  (广东广雅中学教师 刘文岩)

  

  【非师点评】

  

  这篇作文的理性思考能力已经远远超过了作者所处的年龄,是一篇相当让人惊艳的议论文。

  文章的逻辑关系极其严密,从大的结构上来说分为三个部分:先是分析了自媒体带来的新变化,主要是正面的部分;第二部分分析了自媒体带来的负面作用;第三部分主要写了我们应该怎么样应对这样的新形势。每一个部分里又有三个小点进行论述,使得整个文章犹如齿轮一般,紧密咬合,显得极有说服力。

  从这篇作文能看得出作者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了大量的阅读和思考。比如“自觉注意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融合的边界感,培养自身的网络公共意识”等论点,很有哲学意味。这对我们写作文是一个重要的启示,那就是平时在课堂之外,对于专业性领域的涉猎也是极为重要的,它可以极大地拓宽我们的文化视野,增加思想深度。

  (知名作家、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王威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