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2.4亿大学生”的寓意和祈望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5月19日        版次:A01    栏目:@街谈巷议    作者:阅尽

  □阅尽

  

  教育部日前披露,中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毛入学率达57.8%,在学总人数超过4430万人,一批大学和一大批学科跻身世界先进水平,高等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第一方阵,全国接受高等教育人口达到2.4亿。

  这一消息令人振奋!它意味着我国实现了历史性跨越,高等教育步入公认的普及化阶段。2.4亿受过大学以上教育的人口,可居世界各国总人口的第五位,堪谓人类之壮举。

  高等教育由“金字塔”走向普及化,对寻常百姓来说,“大学梦”不再高不可攀和遥不可及。遥想几十年前,每年高考全国仅录取二十余万人,一个村若能考上个大学生,那是天大的喜事、稀罕事,如今,若说哪个村没出过大学生,恐怕要被人嘲笑喽。

  2.4亿的受高等教育人口,不只是国家劳动力素质结构的巨大变化,也是全民族素质提高的重要标志。这一成就,无论如何都值得点赞和骄傲。但是,我们仍不应盲目自大,甚至忘了不足和差距。

  诚如先贤所言:“所谓大学者,非谓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教育,不只是中学课堂的延伸或升格,也不只是知识层级、结构的变化,更应是人的品行及人文教育的提升。连年扩招,“大学城”里挤满学子,体量足够大,但质是否相应提升?“大师”何在?庞大的高教群体能否成为社会的中坚?为何有的家长对国内大学教育不满意?凡此种种,依然值得深思。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大学生虽多为成年人,但仍可归为人生之“少年”。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依然要靠高素质的“少年”。大学教育普及了,但培养人才的性质未变,能否源源不断输出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拔尖创新人才,这是永不可回避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