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评论员 孙梓青 聚焦亚太安全的重要多边论坛香格里拉对话会(以下简称“香会”)12日在新加坡落下帷幕。 在地区局势日趋复杂的情况下,中国和美国国防部长在香会上的“交锋”成为焦点,东南亚国家“不选边站”的表态同样值得关注。 如何理解东南亚国家的“不选边站”?从“香会”中又能观察到哪些亚太安全趋势的发展图景? 并非“骑墙” 据《朝日新闻》援引知情人士称,会议召开前夕,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曾在10日与东盟各国代表团团长举行非正式会晤,“敦促东盟方面加强对中国的应对”。 但除了日澳等个别国家紧跟美国,其他大部分国家都明确地表达出不愿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的意向。 印度尼西亚国防部长普拉博沃的发言最能体现这种态度。普拉博沃指出,印尼尊重所有大国以及它们所需要的空间和权利。各国也应尊重中国的国家利益。因此,印尼选择不结盟。普拉博沃指出,“不结盟”并非是骑墙观望,而是有意的决定。 其他东南亚国家代表同样表达了类似的立场。新加坡国防部长黄永宏在采访中表示,中美两国防长“香会”会谈以及不会要求区域国家“选边站”的表态,令东盟(即“东南亚国家联盟”)国家感到舒适和安心。柬埔寨国防官员表示:“不希望东盟站在美国或中国的任何一边。保持中立是东盟应该走的路。”马来西亚国防部长希沙姆丁11日同样强调,“东盟将决定自己的道路”,“无论美国的要求是什么,我们都必须让他们相信,这必须符合东盟的利益,而不仅仅是美国的利益。” 高度忧虑 新加坡国防部长黄永宏在香会的发言中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和俄乌冲突导致了地缘政治的“大地震”,并已经动摇了全球格局。不夸张地说,我们正处于历史中一个“潜在危险”的关头。 “不选边站”是东南亚国家应对地区体系不确定性的理性策略选择,折射了东南亚国家对自己国家安全的关切和忧虑。 军事科学院研究员赵小卓6月15日在《环球时报》撰文分析称,东盟国家明确表态不希望选边站队,体现出东盟国家对中美关系走向的高度忧虑。现在美国声称“对华接触政策”已经结束,同时加大施压东南亚国家选边站队,这显然不符合地区国家利益,因而引发忧虑、遭到抗拒。 “大象打架,草地遭殃。” 面对国际秩序的动摇、大国的竞争和权力政治的回潮,东南亚国家对自身国家安全的关切和焦虑上升。如何维护国家安全和国家主权,避免被裹挟,保持自身的自主性成为东南亚国家所面临的问题。因此,“不选边站”是东南亚国家的“避险”和“平衡”策略。 《南华早报》6月8日一篇评论文章指出,东南亚国家之所以不愿在中美两个大国之间选边站,是因为亚太地区国家正准备与崛起中的中国开展合作,在该地区一起追求共同的地缘经济利益。而相比之下,美国推出的印太经济框架力度太小,且为时已晚。 “亚洲方式” 赵小卓在文章中分析指出,亚太安全正面临两种理念、两条道路、两个前景的博弈。美国的理念就是结盟、拉小圈子;中国的理念则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立新型国际关系,结伴不结盟,以及体现在全球安全倡议等中国方案中的“新安全观”。 亚太地区两种安全理念的博弈,将会导致两条道路和两个不同的前景。结果如何,当然取决于地区国家的共同选择。 随着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重新布局,亚太地区的地缘政治关系更趋错综复杂。在这样的亚太安全态势下,印尼防长普拉博沃在发言中提到的“亚洲方式”引人关注。 “亚洲方式”或可被理解为人们更为熟悉的“东盟方式”,其包括不干涉原则、协商一致、以柔性的磋商对话方式解决争端等主要内涵。 《南华早报》12日刊文指出,类似北约的安全安排解决不了亚洲问题,只会加剧紧张局势和冲突。实现亚太地区的繁荣稳定, “亚洲方式”或许更值得称赞和尊重。
-
即时新闻
香格里拉对话会期间,美国拉拢东盟,亚太安全再引关注
东南亚选择“不站队”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6月18日
版次:A07
栏目:
作者:孙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