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南沙方案》出台,再促湾区合作做大蛋糕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6月29日        版次:A07    栏目:首席评论    作者:盘和林

  □盘和林 

  

  近日,国务院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简称《南沙方案》)。去年9月份,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发布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下称《横琴方案》)和《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下称《前海方案》)。作为三个重大合作平台之一,南沙发展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南沙方案》的出台无疑为南沙发展打了一针强心剂,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南沙方案》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建设目标,“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创建青年创业就业合作平台,共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打造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高地,建立高质量城市发展标杆”。这意味着南沙建设将迈出粤港澳大湾区整体建设又一大步。

  细看《南沙方案》,其首条任务,即是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这意味着南沙的建设重点在于创新,正对应粤港澳合作的重点(创新)。从过去的发展经验来看,之所以粤港澳地区能够自发地实现“一体化”发展,是因为港澳的限制条件迫使两地需要在内地寻求更低廉的要素和更广阔的市场,这就是早先广东与港澳“前店后厂”发展模式形成的原因。而今天,当广东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科技创新水平快速提升,与港澳不再是承接的上下游关系,而更多是一种协同的平级关系时,合作模式也将发生一定的变化。也就是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意味着粤港澳地区关系的变化,但这种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不是从合作变为竞争,而是从传统产业承接合作模式转为协同创新的合作模式。

  在创新方面,《南沙方案》提到首先要强化粤港澳科技联合创新。随着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科技的突破越来越难以靠一家独自支撑,更多地要靠多方合作。粤港澳可以通过资金互补、人才互补、技术互补实现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深程度的创新合作,这对于提升地区整体创新能力有着重要意义。而在打造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内地相比港澳优势明显,港澳依托内地的产业集群能够寻求在全球价值链和产业链更高位的突破。最后,南沙地区致力于推动国际化高端人才集聚,不仅通过政策手段聚拢人才,还通过提升自身硬实力,用产业和机会去吸引人才,这样也方便港澳的教育资源能够反哺内地产业市场。

  南沙与港澳的合作关系不仅体现在创新一个方面,还体现在区域一体化的经济效应上。2020年4月10日,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双循环的大格局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优势便是能够很好地兼顾内循环和外循环,一方面,粤港澳湾区的合作,使得港澳两地的资源能够更方便地投入到国内生产生活当中,参与国内大循环的流转,另一方面,依托港澳的制度优势以及在国际大循环中的地位,内地特别是广东地区能够提高产品、人才、技术在国际大循环中的参与度。

  笔者认为,区域一体化建设是在寻求成本和收益平衡的最大边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其边界相比其它地区会更广,区域一体化的行进过程中,各地将更有效发挥协同作用,正如广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郭永航在新闻发布会上所言,南沙与港澳的合作是要共同把“蛋糕”做大做好,大家都多分“蛋糕”。

  (作者是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