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地上建园,地下建厂”模式建设运营的广州水投净水公司沥滘净水厂 |
广州水投净水公司沥滘净水厂“再生水”,通过景观瀑布出水口流向海珠湿地 |
智能巡检机器人在广州水投净水公司沥滘净水厂进行自动巡检 |
再生之源·探寻水的秘密(1) 穿城而过的珠江与大小河涌联网,让广州成为一座与水相伴的城市。水是生命之源。一旦被污染,需要重新净化才能供万物所用。 作为一座“水城”,广州的发展曾受困于河涌黑臭。在历代治水人的努力下,近年来广州河涌逐渐摆脱水质恶化之趋势。以往无序排放的生活污水,被规范化收集净化后再排放。曾被污染的水,经净化后重获生机,为广州城市面貌提供新的活力。 生活污水在广州是如何被净化的?净化后的副产物最后又去了哪里?治水工匠们如何努力提升业务水平以适应城市发展?有关水的秘密,羊城晚报将通过“再生之源·探寻水的秘密”系列报道,为您一一探寻解答。 文/图 梁怿韬 广州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截引污水、建厂治理”的理念,至上世纪80年代末建成第一座净水厂。至“十三五”末,广州水投净水公司每天的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已达496万吨。 为满足广州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广州治水工匠在提升治水“数量”时,亦努力提升治水“质量”。从上世纪第一座净水厂的建设,到近年来更现代化的新型净水厂落成,广州净水厂对城市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已不止净化水质的单一功能。 2022年6月,羊城晚报记者走进广州水投集团沥滘净水厂,记录净水厂在守住水质生命线的同时,如何努力延伸净水事业链。 减少对湿地的影响 新一期厂区采取地埋式设计 18岁,一个充满活力的年龄,无论对人还是净水厂均适用。位于广州市海珠区东南部的沥滘净水厂,首期工程投产于2004年。18年后的2022年,沥滘净水厂的建设运营已至第三期。从高空俯瞰,可见沥滘净水厂一至三期的厂区,呈自南向北发展之趋势。 “在沥滘净水厂,你可以看到广州净水事业的‘迭代发展’。”广州水投净水公司营运部副部长、沥滘净水厂副经理黄浩锐带着记者一边进入厂区,一边介绍着沥滘净水厂的发展。据悉,该厂采取自南向北的方式陆续建设一至三期。相比一期和二期,2020年建成的三期较为特别:单从地面建设看,整个三期如一座花园建筑般镶嵌在临近海珠湿地的绿地里,几乎看不到一期二期处理设施占用地面的态势。 “城市在不断‘长大’,一期至三期的建设,也在不断适应着城市发展的需求。” 黄浩锐介绍,城区发展到哪里,净水厂的服务范围就要延伸到那里。2004年沥滘净水厂投产时,恰好赶上了广州大学城建成时;同在2004年,位于海珠区琶洲的广交会展馆还仅有一期会馆,至2022年已经在建设四期会馆;紧挨着大学城的黄埔区长洲岛,正在建设“珠江国际慢岛”。上述区域,均是沥滘净水厂的服务范围。由于厂区临近海珠湿地,无论是净水厂自身还是逛湿地的游客,均希望净水作业流程尽量降低对湿地的干扰。 “我们在2010年的一次尝试,证明了净水厂可以与周边环境更协调。” 黄浩锐介绍,广州水投净水公司于2010年建成了广州第一座地埋式净水厂京溪净水厂,该厂将净水设备集约化转移至地下只在地面留有花园式建筑的理念,影响到广州乃至全国其他净水厂的建设。此后广州的净水厂建设,优先考虑地埋式设计。沥滘净水厂最靠近海珠湿地的三期建设,也采取了地埋式的设计,在设计和建设上,地表景观与海珠湿地融为一体。 先行先试 多项自主研发智慧之术服务地埋式净水厂 表面上看,似乎只需把原设于地面的设备设施转移到地下,地埋式净水厂即可实现“地下化”运营。然而,通过走访,记者发现地埋式净水厂的运营相比地面净水厂,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为了让地埋式净水厂得以安全运行,广州水投净水公司做了很多先行先试的探索和尝试。 在进入沥滘净水厂地埋式厂区时,记者首先看到的是一台自动巡检机器人在地埋式厂区内作业。只见该机器人可按照设定的路径,自动巡查地埋式厂区的每个角落,并将摄像头记录下的信息通过5G网络实时回传至净水厂控制中心。 “让地埋式净水厂在充满智慧的环境下运作,可解决多层设备设施无法‘一目了然’的不便。” 黄浩锐介绍,融入人工智能技术的自动巡检机器人可自动判断厂区的异常情况,减少人工巡检时主观因素产生的误差,更早察觉可能的安全隐患。结合5G网络和人工智能技术,沥滘净水厂已设置了水质全过程管理系统、精准曝气系统、药剂精准投加系统、设备状态实时检测系统等智能系统。在人眼看不到的地方,一双双“智慧之眼”在盯着整个厂区的运作。 有了先进的技术,是否意味着整个厂区不需要人去管理了?黄浩锐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先进技术的引入,可为厂内工作的员工提供加倍呵护。”记者在沥滘净水厂控制中心看到,一块显示屏始终显示着净水厂地埋式空间内工作人员的生命体征信息,上述信息源自每位进入地埋式作业空间工作人员所佩戴的智能手环。 “很多智能技术,都是我们自主研发、或者跟业务合作伙伴共同研发的。” 黄浩锐表示,通过运营地埋式净水厂,广州水投净水公司总结经验,研发运营地埋式净水厂所需要的各种技术。这些经验,为全国各地其他地埋式净水厂的运营,提供了教科书般的参考案例。 污水入厂净水出厂 守住生命线延伸净水事业链 “无论厂区是地面还是地埋,无论使用什么技术去支持厂区运营,有一条生命线是我们必须守护的。”离开地埋厂区空间,黄浩锐带着记者来到沥滘净水厂的出水口,只见进入厂区内部时还带有颜色的浑浊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清澈无色、无异味。黄浩锐告诉记者,沥滘净水厂污水处理工艺采用A^2/O+V型滤池处理工艺,实现高效脱氮、除磷以及去除污染物的目的,出水指标优于国家一级A和地表V类水标准。记者现场所见,处理后的尾水注入海珠湿地周边的河涌作为补充水源,清澈见底的河涌里游弋着各色鱼儿,水藻在随波飘摇,美轮美奂。据悉,仅2022年第一季度沥滘净水厂便为周边河涌补水4262.6万吨,尾水沿河道为32条河涌源源不断提供清水, 有效提升水体动力,影响水域面积184万平方米,占海珠区水域面积的42%。为海珠区水系、水质改善发挥重大作用,发挥了巨大的生态效应。 “除了生态补水,经处理后的尾水,目前正以‘再生水’的身份,应用于广州各市政行业。” 黄浩锐介绍,2021年广州受到“咸潮”影响,全社会对节约用水工作十分关注。广州水投净水公司率先在广州净水行业公布“再生水”取水点,向市政行业免费提供处理达标后的“再生水”。如今,“再生水”已在绿化环卫等市政行业使用,每日可提供再生水1.2万吨,减少直接取用自来水,节约水资源。 “不仅守住水质生命线,我们还努力避免净水副产物对外界的影响。” 黄浩锐介绍,污泥是现代净水技术所产生的一种副产物。如果不妥善处理这一副产物,同样会产生污染。地埋式的作业空间,有利于厂区采取负压技术减少异味对外扩散影响。通过自有干化技术,净水产生的污泥可在厂区实现干化,方便外运并用作其他循环利用用途。近年来广州水投净水公司通过自身研发及联合高校科研机构等,研发污泥再利用技术。经过探索,如今已研发出污泥制绿化用肥、污泥制陶瓷用品等技术。昔日难以处理的污泥,有望成为环保材料作更多用途。 据悉,广州水投净水公司将持续利用“地下建厂,地上建园”模式建设运营广州地埋式净水厂,守住保卫广州大小河涌水质生命线。在实现广州科学治水、智慧治水的同时,还将继续利用运营积累的经验,延伸净水事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