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旧村更新:

尊重历史留住乡愁 更新环境提质生活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7月08日        版次:A16    栏目:高质量新人居 粤住粤美好    作者:梁栋贤

    古老的祠堂如今修缮一新

    新旧传统建筑群实现了和谐共存

    广州存在大量楼距密、村级厂房和宅基地夹杂的旧村

    融德里已经成新晋网红打卡点

  

  策划/孙爱群 刘云

  统筹/刘云 陈玉霞

  

  文/羊城晚报记者 梁栋贤  图/受访者提供

  

  不久之前,广州市黄埔区、番禺区、白云区相继发布了相关动态,目标非常一致:推进旧村改造或批复城市更新规划,共涉及58条旧村改造项目。

  这是去年8月份广州市的城市更新工作进入到深化调整期后,广州旧村更新改造工作再次以更整齐的编队,朝着努力让城市更美、生活更优、人民更幸福的方向启航出发。

  

  旧村改造,破解广州发展瓶颈

  

  作为一座有数千年历史的大都市,广州有着广阔的建成区,其中包括散落各区的为数众多的旧村。作为经济在稳步增长的城市,广州一方面急需足够的建设用地,另一方面也要服从国家的大政方针,守住国家的耕地红线,不能随便将农业用地改为建设用地,那么,城市发展所必需的建设用地从哪里来?

  只能向存量的建设用地要,城市更新也就因此应运而生。

  “其实,广州的城市更新从2009年就已经起步了。” 富力城更集团副总裁李元资回忆说,他有着多年城市规划及城市更新行业的从业经验。“城市更新包括其中的重头戏——旧村改造,在广州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

  “2009年前后,当时广东省的相关负责同志在广州调研时发现,制约广州发展的是土地问题——广州存在大量的城中村以及村级工业园,还有部分老旧厂区,尤其是其中的城中村,土地利用过于粗放了。” 李元资说。

  

  改善居住环境,提升土地收益

  

  李元资所说的情况,曾广泛存在于广州的城中村。羊城晚报记者曾经在不同场合走访过黄埔、番禺、天河、白云、南沙、增城等地多条城中村,虽然城中村的地点不同,但面貌却如出一辙:建筑布局缺乏规划,见缝插针,楼距窄且布局杂乱,污水横流,从城市面貌的角度来看,极不美观;而且城中村内电线电缆乱拉,街角昏暗,容易存在监控盲点,存在不少安全隐患。

  对于城中村的村民而言,因为环境现状差,缺乏公共设施,不但居住环境不理想,出租宅基地住宅的回报也并不理想。即便是在黄埔区文冲这样靠近地铁站、交通较为方便的旧村,在旧村更新前仍受制于环境、停车等因素,租金水平一直难以提升。当地村民陆伯告诉记者,改造前自己在文冲旧村一套二楼的一房一厅,月租金只有四五百元。

  通过旧村改造,改善城市面貌和村民的居住环境,同时让土地价值得到更佳的利用,这已成为政府和村民的共识。

  实际上,一些初步完成改造的旧村,通过出租自有住宅,已经让村民的收入实现了十几倍的提升。在一些进入改造前期的旧村,村民的收入也已明显改善,2019年年底,科学城集团作为前期服务企业正式介入文冲社区石化路以东旧改项目,去年,随着集体物业收储改造顺利推进,村民分红大幅上涨。

  

  分区分类分步,有序科学推进

  

  如今的旧村改造,和此前只强调土地利用率的提升、更多地注重旧村改造的速度和数量又有了不同,更加注重效率和质量。今年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共有27个旧村改造项目被列入广州市2022年重点建设项目,其中黄埔区有九条,南沙区有七条,白云、番禺、海珠、花都和天河区也各有一到三条。

  2021年,被列入广州市重点建设项目的有28个旧村改造项目。表面看起来,今年列入重点建设项目的旧村和去年被列入的旧村数量差别似乎不大,实际上,今年被列入重点建设项目的旧村多半是去年重点项目的续建,而新开工旧村仅有黄埔区凤尾村——建好一批旧村,才开始重点推动下一批,而不是一窝蜂似地同步推进,成为了旧村更新的新变化。

  “旧村更新在规划报建时,工作要更细致、深入,有关部门在审核设计方案时会认真结合当地的文化特点、古树名木保护等进行审批。”说起如今的新变化,正在主笔广州某条旧村更新设计的设计师吴先生说,“审批细致一点,可能会让更新的工程进度没有以前那么快,但对当地的城市风貌保护有长远的好处,如今很多旧村更新都非常注重保留村落里属于村民集体的古老记忆,让大家留下了乡愁,村民的整体满意程度也比较高。”

  作为目前旧村更新推进力度最大的区域,黄埔区的一系列举措或者可以被视为当下广州旧村更新的风向标。在出席黄埔区沙步旧村改造项目首个安置地块摇珠活动时,黄埔区城市更新局局长侯奔表示,接下来,黄埔区将狠抓项目“首开先建”,着力补齐民生短板,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大力实施城市更新精品工程,建设类似沙步旧村这样的旧村改造标杆项目,打造海丝文化传承旅游核心区等更新典范,努力让城市更美、生活更优、人民更幸福。

  目前,黄埔区正通过异地平衡、用地置换、片区统筹、“留改拆”并举、精细化设计、分期实施等系列举措,分区分类分步、科学平稳推进全区城市更新项目方案审批、开工建设相关工作。该区近半年以来,全面推进落实国家、省市对城市更新工作的新要求、新思路,通过控规模、调节奏、提品质,最终形成了满足全区规划承载、契合发展阶段要求、符合公共利益的分类处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