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城区的蓝天白云 |
韶钢厂区空气越来越好 陈立新 摄 |
汕头南澳岛一角 |
统筹/夏杨 马汉青 近日发布的广东生态文明发展成就数据显示,去年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4.3%,水质保护也创下了历史最好水平。来自深圳、汕头、韶关等地的数据也显示,这几年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空气环境质量是多年来最好的状态。广东处处青山绿水,满目美景好养眼,市民群众普遍感受深刻。绿色已成为广东发展的鲜明底色。 (夏杨) 深圳:“深圳蓝”已成深圳标志性名片 文/羊城晚报记者 李艺戈 图/羊城晚报记者 王磊 “我觉得近几年,深圳的空气质量明显变好了,道旁的植被越来越多,新能源汽车的推行使汽车尾气排放也大大减少了。”市民郭先生对深圳环境的变化赞不绝口。 抬头见蓝天白云,低头有百花盛开。近年来,深圳加快推进生态环境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今年1-5月,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深圳上榜第5位。“深圳蓝”已成为深圳的标志性名片。 去年空气优良率96.2%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数据显示,2021年,深圳大气中PM2.5年平均浓度降至18微克/立方米,创有监测数据以来新低。此外,深圳连续三年低于世卫组织第二阶段标准(25微克/立方米),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在全省排名第一;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为37微克/立方米,稳定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去年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6.2%。 今年深圳着力推动大气治理提质增效,重点是巩固大气治理成果,制定“十四五”大气质量提升计划和大气环境提升补贴办法,深入开展“深圳蓝”可持续行动,推动臭氧浓度尽快进入下降通道,实现PM2.5和臭氧污染同步改善。1-5月,深圳空气质量在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五位。 完成“无废城市”试点任务 “我来深圳好几年了,周末常去公园散步、露营,我亲身体验到,环境越来越好了,很干净、很环保。”深圳市民朱先生说出了自己的切身体会。 近期,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发布《2021年度深圳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公告》,其中包括《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果蔬垃圾回收及综合利用规范》《绿化垃圾回收及综合利用规范》《大型群众性活动生活垃圾减量分类指引》等,在深圳市5792个住宅区全面推行“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分类模式,该模式被国家发改委列为深圳经验向全国推广。 近年来,深圳在“无废城市”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作为国家“无废城市”率先试点城市,深圳已顺利完成全部试点任务。未来,随着“无废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一幅用“深圳蓝”绘就的美丽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 汕头:前五月空气质量天天“优良”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赵映光 通讯员 汕宣 仲夏的汕头,万里湛蓝的晴空点缀着朵朵白云,成就了汕头人引以为豪的“汕头蓝”。汕头市生态环境局的数据显示,去年汕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61天,AQI达标率98.9%,全省排名第二位;今年1-5月,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AQI达标率)为100%,未出现轻度及以上污染天气。 “污染典型”变“治污典范” “这里很久没有石螺了,从去年开始才又慢慢有,甚至还有对水质要求很高的‘苦初鱼’。”今年72岁的黄惜贤阿姨是汕头潮南区峡山街道练南村村民,在峡山大溪边上住了51年的她,见证了练江几十年来的发展变化。 峡山大溪是潮汕地区三大河流之一的练江的主要支流,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随着经济发展,加上群众环保意识淡薄,沿岸大量生产、生活污水等排进来,大溪流域水质曾一度恶化,沿岸居民饱受其苦。 峡山大溪的污染是整个练江流域水污染的缩影,练江曾两次被中央环保督察点名。2018年6月以来,汕头在关停取缔违法生产企业、清除污染存量的基础上,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垃圾焚烧发电厂、印染园区等多项控源截污举措提速落实。 与此同时,汕头将练江治理和产业发展结合起来,致力于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成功探索走出一条“依靠园区提升产业”“生态与经济并行”的治污新路。 在铁腕整治下,练江水质有了“看得见的变化”。如今,峡山大溪水清、岸绿、河畅,成了练江整治的样板之一。汕头市生态环境局日前通报称,练江水质已稳定达到Ⅳ类标准,创下2004年以来最高水平。 优美环境增进民生福祉 “华侨公园改造升级开放后,五分钟运动圈再加一成员……”家住汕头市龙湖区海滨花园的吴先生兴奋地告诉记者,他如今走出小区,步行五分钟内便可到达休闲场所,运动锻炼很方便。 吴先生的亲身感受,正是汕头提升城市绿化品质,改善市容环境,优化人居环境的真实写照。近年来,汕头在确保江河安澜的同时,也逐渐打破了原来传统的城市绿化管养模式,朝着更高层次的花化、彩化、美化不断升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见缝插绿”新建很多公园、广场,把原先城市中的边角地、脏乱地、闲置地变成为一处处绿意盎然、繁花似锦的休闲场所。据统计,2020年汕头的公园绿地增加166.82公顷,2021年又增加了69.09公顷。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吸引来众多外地游客。有“东方夏威夷”美誉的汕头南澳岛青澳湾,“湾美、坡缓、水清、沙白”,海上观光、渔获体验、烧烤团建等越来越多的海岛休闲游品牌正在日渐打响,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下,南澳的“碧海银滩”正在转化为“真金白银”。 韶关:市区空气质量监测史上最佳 文/羊城晚报记者 张文 通讯员 陈立新 韶钢产业园加氢站项目投入使用、始兴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整县启动、碳中和产业园加速建设……近年来,韶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探索出了产城融合的新路径,空气和水的质量都越来越好,民众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生态福利。 探索产城融合新路 “以前韶钢厂区浓烟滚滚、灰尘很大。现在厂区跟花园一样,空气越来越好。” 作为韶钢的“邻居”,韶关曲江松山下村村委委员江志辉对韶钢厂区近几年的发展变化深有感触。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多彩韶钢—工业文化园”于今年6月初正式挂牌。该园既是广东省首家以钢铁为主题的AAA级工业旅游景区,也是韶关市推行“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改革的一大成果。近年来,韶钢加快推进废气超低排、有序推进废水零排放、持续推进固废厂内处置和资源化利用。至去年底,韶钢厂区绿化覆盖率达41.92%。 改变的不只是韶钢。近年来,韶关以“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为抓手,探索老工业城市产城融合新路径,大力发展先进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现代轻工业三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积极培育发展电子信息制造、生物医药与健康、大数据及软件信息服务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转型发展之路。 纳入生态修复试点 近些年韶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去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6%,两年平均增长5.8%,高于全国、广东两年的平均增幅,先后入选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国家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名单。 数据显示,去年韶关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8.4%,是2014年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的一年,六项监测指标全部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13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100%,28个市控以上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