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援藏医生杨静到朗加家中随诊 赵莹 摄 |
玉麦村,朗加家的“藏家乐” 受访者供图 |
羊城晚报记者 刘欣宇 “雪域江南”西藏林芝进入夏季以来,小雨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日子,日常出行难免有点不便。不过18岁的藏族少年朗加的心里却是明朗的,因为他心里的那场曾经的“大雨”,随着视力的恢复,已经变成了艳阳天。而这一切都与朗加一家时常念叨的“广东亲人”有关。 两年前,朗加几近失明,正是在广东援藏队的帮助下,朗加逐渐恢复视力,日常行动不再受限。他现在不仅能帮家里照料小卖部生意,还立志将来要成为一名“大厨”。看着日渐开朗的儿子,母亲白宗感叹万分:“广东援藏团队的每一个人都是我的亲人!” 藏族少年重见光明 从2019年6月进藏伊始,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深入开展“结对结亲、交流交融”活动。一年后,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与林芝市巴宜区八一镇玉麦村村民益西顿珠一家结为“亲戚”。朗加是益西顿珠的大儿子,8年前因多尿、多饮到当地医院求治,被确诊为“1型糖尿病”。由于病情,他无法就学和从事体力活动,母亲白宗也要长期陪护在他身边。本来贫困的家庭,每年还要花费6万余元用于朗加的治疗,这还只能维持病情,因为在当地医疗条件下无法得到更有效的治疗。 2020年9月中旬,朗加病情加重,双眼疼痛,看不清东西。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立即安排朗加到林芝市人民医院就诊。经广东组团式援藏医疗专家、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杨静副主任医师的初步诊断,怀疑朗加是因自身免疫缺陷引起的“边缘性角膜溃疡”,由于医疗设备和药物受限,在林芝继续治疗可能会有角膜溃疡穿孔导致双眼失明的风险。 广东援藏工作队巴宜区工作组和医疗工作组紧急派人带着朗加及其母亲白宗前往广州,由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广东省人民医院两大广东“王牌”医院接力进行眼睛和糖尿病的免费治疗。2020年9月底,视力好转、血糖平稳的朗加康复出院返回林芝。 由于病情反复,从2021年开始,朗加的视力不断下降,到年底几乎失明。在广东省援藏工作队协调下,朗加被送往山东省眼科医院进行部分板层角膜移植术,爱心企业广东佳悦美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动参与捐助费用。术后,朗加右眼裸眼视力恢复到0.02左右。 “谢谢!”今年7月1日,朗加在母亲白宗陪伴下,现身“粤藏同心 山海同行”广东援藏“七一”主题党日暨粤林交往交流交融联欢活动现场,亲手为广东援藏干部人才敬献哈达,郑重地表达了感谢。 “救助朗加是广东援藏队开展‘高原治未病’专项行动其中一个典型案例。我们在做好结对结亲的同时,开展了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免费救治‘惠心’行动、白内障免费救治‘光明’行动、唇腭裂儿童免费救治‘微笑’行动和农牧民骨关节手术补助‘健步行’行动等在内的一系列高原治未病行动。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立足长远,按照‘治未病’的工作思路,让偏远地区人民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少生病。”广东第九批援藏干部,林芝市卫健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陈全还表示,通过该项行动协调援藏资金和社会捐赠资金超200万元,为400余名患者解除病痛。深入推进医防结合,探索医疗援藏向健康援藏转变。 扶贫扶智更需扶志 多年来为了给朗加治病,益西顿珠家欠下了20多万元的债务,如今每月还要固定支出朗加糖尿病的治疗费和营养费,家庭负担依然很重。 为了帮助朗加一家增加收入,广东援藏队开启了“扶贫篇”。白宗在林芝的世界柏树王园林景区有个卖土特产的摊位,平常向游客售卖当季的水果、采集的松茸和灵芝等。广东援藏队通过“7+2”消费援藏平台,2020年就帮她带来2万多元收入。 广东援藏队还积极引入企业,租用朗加家的庭院办起了“藏家乐”。“今年企业想将我家牛棚的位置也利用起来,重新签订了租赁合同,租金也从原先的6万元提高到了7万元。”白宗告诉记者,正好借着这个机会近距离学习企业如何运营,慢慢地自己也想开个“藏家乐”。而朗加的“厨师梦”也从此刻发芽,“将来要是自家的企业运转起来了,我要第一个冲去给大家做我最拿手的红烧鱼。” 既要解决急难愁盼的问题,又要激发发展的内生动力。帮扶朗加一家是广东省援藏工作队“结对结亲、交流交融”行动的一个缩影。3年来,广东援藏干部与170户726名农牧民群众结亲,广东67个市县区与林芝所有县乡结对帮扶,医疗、教育对接实现全覆盖,并推动佛山高新区、东莞松山湖高新区、珠海经开区与林芝经开区结对共建产业园,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在粤林产业园落户广东企业8家、澳门企业2家等,创新实现园区结对、企业结对。 “有广东亲人与我们同行,我们的未来真正可期!”白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