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里川 在江西鹰潭信江,一起“渡河送葬”事件引发关注。 据信江公安消息,2022年8月16日,江西贵溪市鸿塘镇基塘村村民祝某某去世。8月17日上午8时许,家住信江新区某小区的余某辉(祝某某女婿)与饶某龙(祝某某外孙)相约去贵溪市鸿塘镇基塘村吊唁。余某辉以出门买菜为由骑电瓶车出小区,后骑电瓶车载饶某龙前往其位于岭头余家的老宅。将电瓶车停放在老宅后,余某辉、饶某龙绕道江北办事处港口村外围徒步小路涉水过河到达贵溪市鸿塘镇基塘村。8月20日上午,余某辉的两个儿子采取相同的方式、走相同的线路来到贵溪市鸿塘镇基塘村。 观察其迂回路线,真有点“打游击”“声东击西”的既视感。为了给老人送行,这几位也是拼了。 疫情防控理当不折不扣地执行规定,地方推出的规则和安排,自然不可逾越。 眼下,信江疫情防控任务可谓重之又重。自16日起,当地已经划分了高风险区和中风险区。在这种情况下,信江采取静默化管理,是针对性、必要性防疫举措。当地每一个人都必须按照防控要求,该静默就静默,该居家就居家,而不可任性而为。 信江警方对此事件的处理,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公安机关大力宣传下,依然还有少数居民无视疫情防控相关规定,外出聚集、逗留、垂钓、营业,给疫情传播带来巨大隐患。截至8月21日,共查处违规出行等不服从疫情管理相关规定的人员300人。 对于肆意打破防疫秩序、产生不良社会影响的相关人员予以处理,这是理所应当的。疫情发生三年来,此类针对不守防控规定的严肃处理实例颇多,自不待言。 不过,对“渡河参加葬礼”事件的处理结果,也引发网友热议。不少网友认为,这与不听劝阻、翻墙、聚众的出发点,还不太一样。防控当严,但也应尊重群众的民俗心理。 这类议论并非没有道理。事实上,在严格执行和落实防疫政策的大前提下,留下人性化空间,可以有。 人生在世,生死是最大的事。告别逝者,不仅是给逝者以怀念和关怀,也是给生者以慰藉和安抚。在乡村,为生命的终结者营造送别氛围,关键在亲戚的参与。这恐怕是前述四名“渡河祭奠”者一门心思想的事。这种民间的纯朴意愿,是值得呵护的。 客观而言,在疫情的冲击下,两难局面不可避免地出现:若要顾人情,那么落实政策势必不易严密;若要不讲情面,那么势必面临抱怨乃至诘问。 问题在于,难办不等于没有办法。抓实疫情防控,和办好民生实事,本质上并不冲突。如何尽力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包括满足群众维系纯真情感从而获得安慰的需求,应该成为一个开放式命题。例如,是否可以在加强防护的基础上、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辟特殊处理的空间和渠道? 当事人用谎话蒙骗把关者的现象,其实是值得深思的。说谎确实不应该,但当事人何以说谎?躲避惩罚是其一,保证能够亲临送别逝者的现场是其二。这当然是一种“不顾一切”的情绪流动的结果,但其间折射的血脉深情,亦能让人感同身受。疫情期间,一些地方的生者不能去见家人最后一面,那种悲怆,隔着网页也能感知。 总之,对此类情愫,不妨多一点温情注视,多一点人文关照。
-
即时新闻
如何看待查处“渡河送葬”引发的争议?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8月25日
版次:A07
栏目:今日论衡之世相评弹
作者:伍里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