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广州打造科技创新轴 为“老城”增添蓬勃活力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8月31日        版次:A13    栏目:    作者:李钢

     广州科技创新轴地图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李钢

  

  千年商都、美食之城、锦绣花城……提到广州,你是不是想起了这些名头?

  远不止于此!进入新时代的广州在科技创新的大潮之下,正在日益迸发出新的活力。今年年初,《广州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正式发布。从南部的南沙,到北部的中新知识城,一条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轴日渐成型,引领着“老城”广州走向新的未来。

  

  南沙区:

  核心科技的上市梦想

  

  南沙区半山广场,陈忠平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踌躇满志。

  “我们正在准备上科创板。”面对来访的记者,陈忠平这样说道。

  十多年的创业经历,自称这是一段“九死一生”的过程。陈忠平,正在迎来创业的黄金期。

  “之所以选择落户南沙,一方面是被这里的完善的创新创业政策和氛围所吸引,另一方面也是看好未来南沙的发展。”陈忠平说。

  身为国家双创领军人才、广东省首届特支计划领军人才、广州大学工程材料研究所教授的他,创办的固岩科技,掌握了国内目前迫切需要的固废处理的先进技术。

  生态轻质路基、钢渣负碳矿化制备新材料……陈忠平认为,体量庞大的固废不仅要绿色化处理,更要“化废为宝”,将固废有效地再利用,实现产品的环保可控、技术稳定可靠以及具有综合经济优势。因此,陈忠平将自己的技术称为“负碳技术”。

  “我们的目标是实现固废的全量资源利用,可以说,涉及的多个领域,都可以诞生新的上市公司。”陈忠平说道。

  

  广州科学城:

  科技企业孵化基地

  

  由南沙一路北上,来到广州科学城。

  成立于2002年6月的拓思软件科学园,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投资、省科技厅建设、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管理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机构和公共技术服务机构。

  20年来,一批又一批的软件类企业在这里培育和孵化。目前,园内85%的企业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类中小企业。

  经过多年探索,拓思软件园形成了“联络员+辅导员+创业导师”的创新创业辅导机制,建成以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企业成长服务平台“双轮驱动”,以“源创平台-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为孵化链条,以“创业投资基金”为助推器的新型孵化运营模式。这里,培育出了上市企业7家、新三板挂牌企业8家、区域资本市场挂牌企业38家。

  高新兴、视源股份、泰斗微电子、润芯信息……一批知名科技企业于此成长。

  为软件类中小企业提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是拓思软件园的一大特色。

  建园之时,拓思软件园就同步打造出了软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云端的数据托管服务。同时建设了公共实验室,为软件型的中小企业提供开源环境测试软件的稳定性。

  为了推动北斗卫星应用产业,拓思软件近年来投入巨资采购北斗监测设备和设施,为园内的相关企业提供北斗定位、校准等服务,解了中小企业无力承担巨额测试设备的后顾之忧。

  对外,拓思软件园还积极与高校进行合作,推进双创工作。与高校联手共建孵化空间,推出的双创“飞地模式”,让创业的学生既可以在校内成立公司进行孵化,同时作为校外基地,提供校外成果转化和接近市场和产业的培育空间。

  拓思软件科学园有限公司企业服务中心副总经理于璐说,拓思软件园一直保持着活跃的创新动能,每年都不断有新的科技企业加入进行培育和孵化。

  创新,成为拓思软件园的基调。

  

  中新广州知识城:

  组团式布局创新园

  

  继续向北,这里有中新广州知识城。

  作为广州科技创新轴的极点之一,中新广州知识城聚焦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优势,构建了“一核两心多园”城市空间布局,基本形成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7大产业价值创新园的组团式布局,形成从南到北优势互补、有机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这里,环九龙湖总部核心城市设计不断优化,在滨水一线布局国际会议中心、知识塔、科技馆、生物塔、中新科技文化艺术中心等地标塔楼和文化设施,打造环山绕水、独具特色的“山水创新之城”。枫下副中心围绕“创芯+园”定位,打造全链条芯片智造产业集聚区;新龙副中心围绕“湾区策源智心”定位,以创汇绿谷为依托,打造服务创新经济的活力宜居家园。

  2021年11月18日,在中国科协、广东省科协、广州市科协的指导和支持下,广州开发区获中国科协批复同意设立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以下简称“离岸基地”),成为全市首批获此殊荣单位,并采用“1+3+N”的整体功能布局建设。

  中新广州知识城作为离岸基地的“1”个核心区,依托专业服务团队,开展离岸基地的运营服务工作。

  中新广州知识城开发建设办公室科技和知识产权处处长徐博说,设立离岸基地,对于知识城的发展无疑有重大利好。在国家层面认可了知识城的定位,同时在相关资源的带动下,可以更好地开展国际化的合作,更好地聚集海外高端人才。

  海纳百川。积极推进外向型科创合作,无疑是中新广州知识城的定位和使命。

  今年1月,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印发《广东省中新广州知识城条例》,聚焦人才支撑等重要问题,赋予知识城26项国家、省的事权事项,包括外籍人才创办科技企业享受国民待遇等,积极引进境外人才,并在办理签证、停留居留、永久居留等方面提供便利,以法治保障支撑离岸基地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中新知识城积极创新启动全球引才行动,实施“六个一”工程,以人才政策为支撑,打造“四星望埔”全球引才网络,在美国硅谷、德国海德堡、日本东京等国际人才集聚的国家和地区铺设海外产才交流中心20余个,选聘海外智慧引才大使30余名,自行开发建设引才网站、微信小程序和“元宇宙”人才交流平台,向全球发布高层次人才招聘岗位近500个,打造“永不打烊”的“智交会”平台,加速引进全球高端人才。

  徐博介绍说,知识城还创新“区内注册,海内外经营”模式,升级商事登记“跨境通”3.0版,推出中国—新加坡、中国—欧洲、中国—以色列及澳门“跨境通”营业执照,实现跨境办企“零跑动”。

  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下,中新知识城作为国际化的创新平台作用愈加显现。

  

  创新正成为广州活力源泉

  

  创新是第一动力。

  广州,以中新广州知识城和南沙科学城为极点,链接广州科学城、广州国际生物岛、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南沙庆盛片区、明珠科学园等全市域科技创新关键节点,构建“一轴四核多点”为主的科技创新空间功能布局。

  创新,正在成为广州活力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