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供图 |
羊城晚报记者 董柳 9月17日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正式挂牌一周年的日子。一年来,合作区建设取得了哪些成绩?数据显示,仅今年上半年,合作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3.93亿元,同比增长2.5%。 2021年9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开启了合作区发展的新篇章。《总体方案》赋予合作区四大战略定位——“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新平台”“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新空间”“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新示范”“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高地”。 围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新平台”这一战略定位,一年来,合作区聚焦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文旅会展商贸、现代金融“四新产业”,新增澳资企业逾700家,总数突破5000家。如今,合作区累计注册商事主体达5.6万家,其中科技型企业超过1万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型研发机构等各类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平台达20家。过去一年,合作区实体登记企业占比由13.77%提升至29.04%,其中新登记商事主体九成以上为实体登记。新增注册企业中,“四新产业”占比达77%。 围绕“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新空间”这一战略定位,今年6月,合作区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双15%”优惠政策及澳门居民个税优惠政策正式落地实施,初步实现区内澳门居民个税税负与澳门趋同。此外,合作区推动公共民生服务“零距离”,宜居宜业“15分钟生活圈”雏形初显。截至2022年6月,合作区累计孵化港澳青年企业562个,其中澳门项目519个;1000多名建筑、设计、旅游、医疗等领域的澳门专业人士获跨境职业资格;544名澳门籍大学生踊跃报名合作区首届“澳门青年实习计划”。 在服务民生方面,过去一年,横琴医院为澳门居民提供诊疗服务超8000人次,同比增长1.5倍。全面取消澳门单牌非运营小客车配额总量限制,过去一年经横琴口岸出入境单牌车达69万辆次,同比增长22%;开通跨境免费民生通勤专线5条,澳门居民跨境通达更趋方便快捷。一年来,居住在合作区的澳门居民人数同比增长9.5%,达3632人。 围绕“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新示范”这一战略定位,目前,合作区已明确提出推动申请综合授权、协同立法、法律转化等12类规则衔接路径,开展了琴澳两地知识产权、商事登记、房屋制度、社团管理等15项规则衔接课题研究,列出了30项年度规则衔接清单。未来三年争取实现规则衔接事项超过100项。 一年来,合作区印发实施赴澳发债扶持办法和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试点办法,加速跨境资本流通;协调推动粤澳跨境数据验证平台落地,实现个人数据跨境验证;推进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工作,对澳门往来收支占九成以上。合作区还加快营造与澳门趋同的生活空间,“一线”口岸和“二线”海关监管场所正加快建设,年底前将具备封关运作条件,为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丰富“一国两制”实践注入新动能。 围绕“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高地”这一战略定位,一年来,合作区充分挖掘粤港澳大湾区制度创新潜力,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得到提升。合作区在全国率先实现商事登记“跨境通办、一地两注”。截至今年4月,合作区推出了622项改革创新措施,其中4项创新案例入选“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 一年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中绘就的发展蓝图,正逐步落地变为美丽的现实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