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岭南花地长青 以文立报许国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9月30日        版次:T03    栏目:发展    作者:周欣怡

     1998年5月18日,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成立 (资料图)

     2007年,《羊城晚报》创刊50周年之际,推出“当代岭南文化名人五十家”评选,在社会上引发了一次广泛的“岭南文化热” (资料图)

     2010年9月,羊晚集团发起的“羊城新八景”评选引爆全城。次年5月,“羊城新八景”揭晓 (资料图)

     每年的“花地文学榜”年度盛典都成为南中国的文坛盛事 羊城晚报记者 汤铭明 邓勃 周巍 摄

     羊城晚报手抄报大赛至今已成功举办27届,深受广大学生欢迎 羊城晚报记者 汤铭明 摄

     2001年11月,羊城晚报印务中心落成 (资料图)

     2021年度花地文学榜宣传片上画深圳东门商圈 羊城晚报记者 王磊 摄

  

  羊城晚报记者 周欣怡

  

  在媒体内容同质化时代,打好“文化牌”是主流媒体树立差异化标杆的着力点。羊城晚报作为一份文化大报、民生大报,65年来一直深耕岭南,以深厚的人文关怀、浓郁的岭南文化韵味独树一帜,是一张“响当当的岭南文化名片”。

  认清自身,才能明白定位;拥抱时代,才能适应发展;坚守初心,才能行稳致远;创新进取,才能开辟新局。在媒体融合转型发展中,羊城晚报始终坚定自身文化定位,坚守“文化立报”的传统优势,把内容生产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在不离主业的同时实现多元发展,致力于打造具有鲜明岭南文化特色的现代文化传播集团。

  

  羊晚集团成立:迈向岭南特色现代文化传播集团

  

  1998年5月18日,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成立,是广东省委主管主办、国内最早组建的大型报业集团之一。从一张报纸到一个平台,从扎根岭南的文化名片到涉足众多领域的运营实体,羊城晚报再次翻开新的一页。

  目前,集团拥有“五报”(《羊城晚报》《新快报》《广东建设报》《可乐生活》《羊城体育》)、“两刊”(《优悦生活》《秋光》),两网(金羊网、新快网)、“一端”(羊城晚报客户端羊城派)、一出版社(羊城晚报出版社),以及广东羊城晚报创意产业园投资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等30多家子公司。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在全国同行中率先建立起多平台、多元化的原创矩阵,网、端、微、屏各平台建设都走在全国前列。传播业务涵盖网络、报纸、期刊杂志、图书出版、数字媒体等多种介质,产业运营涉及文化创意、创业服务、投资管理、演艺、会展、艺术等诸多领域。

  近年来,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合力推进以“羊城晚报”“羊城创意产业园”双品牌双平台深度融合发展的“双转型”战略,促进品牌传播与品牌效应的裂变。羊城晚报正从一张报纸变成一个立体传播、全媒体发展的文化平台,产业形成一园多区、多元化发展的格局。集团以新型媒体为核心,以产业为依托,以改革为动力,不负前贤,不忘初心,向具有鲜明岭南文化特色的现代文化传播集团迈进。

  

  《花地》《晚会》转型:引领国内报纸副刊整体回暖

  

  新闻主攻,副刊主守。羊城晚报自创刊第一天起,就以《花地》《晚会》两个副刊占据版面的半壁江山。直到今天,《花地》副刊仍是羊城晚报最为显著的品牌栏目之一。守正出新,是羊晚副刊始终保持青春姿态的法宝。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传统报纸副刊面临萎缩,新型副刊的泛化、边缘化问题日益突出,羊城晚报引领报纸副刊潮流之先,在艰难中坚守,在逆势中前行,不断创新面孔、提升格调。

  从2001年起,羊城晚报率先树起做大做强副刊的旗帜,将《花地》《晚会》两大名牌副刊同时扩版,在内容上锐意革新,使副刊内容与新闻更近、与现实更近、与生活更近。传统意义上副刊只刊登纯文学作品的现象被打破,《花地》率先打造新闻性的副刊版面——“文艺现场”版,采用访谈对话方式,系统追踪海内外著名华文艺术家的最新动态,勾勒出当时文艺创作的动向与趋势。

  羊城晚报副刊的率先转型,不仅获得了读者的广泛欢迎,更对全国报纸副刊的中兴起到了带头作用,推动了国内报纸副刊的整体回暖。

  2010年,羊城晚报因应“人文大报”的定位再次做出大胆之举,将周六的《晚会》扩展为八大版的《博闻周刊》、周日的《花地》扩展为六大版的《人文周刊》。前者以“为新闻做好历史的解读,为文化增加现实的热度”为要求,将新闻模式引入副刊操作,以历史解读为向度,对当周社会热点展开报道;后者则以“思想的阵地、文化的先锋”为要旨,以专题策划、文化批评、名家访谈、新锐书评等板块,对热点文化话题、事件、现象、人物、书籍等进行独家策划、深入报道、权威点评。

  紧跟新闻又跳出新闻,羊晚副刊不是静态呈现文化表象,而是坚持从文化热点、文化发展趋势上寻找话题,努力从社会现实中去定位,把握社会思潮脉搏,牢牢占据了思想文化的舆论制高点。

  

  花地文学榜:秉文化大报风范助力文化强省建设

  

  再好的品牌都不能死守,必须不断制造新的兴奋点,才能让读者持续关注。融媒体时代,让“花地”品牌藉由更多活动走出去,使版面资源进一步转化为立体的文化优势,一方面做精传统媒体,一方面做大活动平台,堪称近十年来羊城晚报副刊最重要的转型与突围。萌芽于《人文周刊》的文学创作年度盘点、最终落地举办的一年一度的“花地文学榜”系列活动,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

  2013年,羊城晚报首度推出“花地文学榜”,推荐上一年文学界的年度最佳作品。因其独立性和判断力,反响热烈。八年耕耘,一路前行,“花地文学榜”走过广州、东莞、深圳,不断遴选中国文坛的精品力作,至今已有包括莫言、贾平凹、冯骥才、迟子建、格非、苏童、毕飞宇、麦家、李敬泽、王跃文、金宇澄等数十位文学名家先后获得年度作家(作品)荣誉。“花地文学榜”也在读者的期许中,日益彰显其新质,体量规模越来越大,规格层次越来越高,每年的年度盛典都成为南中国的文坛盛事,围绕当年榜单揭晓而展开的文化活动亦为岭南读者带来文化盛宴。

  一份“文化大报”对文学、文化的坚守,以及为广东文化强省建设做出的切实努力,在“花地文学榜”与日俱增的魅力与影响力中得以彰显。正如“花地文学榜”2021年度“致敬作家”王蒙所感慨的:“像羊城晚报这样,在今天能够突出地对文学加以关注和展示,吸引社会注意,这是非常让人高兴的事儿。一个有眼光的媒体,不会忘记我们国家要在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这一远景目标,因此要关心各个艺术门类、各种媒体事业的发展,其中,我们当然不能不关心文学。”

  

  大事记

  

  1998年5月18日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成立

  

  1999年

  羊城晚报与广州化纤厂(现羊城创意产业园所在地)举行兼并签约仪式,为新世纪的事业发展开辟崭新的空间

  

  2000年9月1日

  羊晚集团旗下羊城报业广告公司与李嘉诚旗下TOM跨媒体集团达成换股协议,开创跨媒体资本对接的先河

  

  2001年11月

  位于黄埔大道中段(广州化纤厂旧址)的羊城晚报印务中心落成,成为当时亚洲报业最大的数码印刷基地

  

  2004年

  羊晚集团与广东广播电视台共同创办“广东年度经济风云榜”

  

  2007年

  羊晚集团开始创建大型文化创意产业园——羊城创意产业园

  

  2007年9月20日

  《羊城晚报》创刊五十周年庆典暨“当代岭南文化名人五十家”颁奖活动在中山纪念堂隆重举行,红线女、罗品超、罗家宝、杨奇、王贵忱、黄天骥、刘斯奋、陈永正、潘鹤、杨之光、林墉等50人入选“当代岭南文化名人”并到会领奖

  

  2010年

  羊晚集团发起策划第二次“羊城新八景”评选活动,吸引公众投票逾860万张,成为有重大影响的城市文化盛事

  

  2013年

  羊城晚报“花地文学榜”年度推荐推出,在业界和读者中产生巨大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