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华农入选“双一流”离不开他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10月31日        版次:A04    栏目:访谈    作者:易芝娜

  羊城晚报:您负责过丁颖纪念室的维修与重新布展,主持过国家科协的《丁颖院士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作工程》,承担大量工作。您如何评价丁颖院士?

  倪根金(广东省政协委员、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所所长):他是一位非常纯粹的科学家,是一心为农业、专心做研究的人。他不图虚名,是个谦和君子,曾被誉为农学院“四君子”之首,出了名的不摆架子。他写过那么多文章,从未写过一篇批判别人的文章。他的“公众形象”也相当低调,几乎从不接受采访,而对学生、自学青年的请教却总是积极热情作出回应。他活跃田间,亦勤于笔耕,研究文章数目可观,在农学院属于佼佼者。

  羊城晚报:您认为丁颖的早期稻作研究对后世的影响表现在哪里?

  倪根金:丁颖是“中国稻作学之父”。在中国和国际的农业科学界,学术地位都非常高。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教授曾表示,丁颖是一位可以和世界顶尖学者平等对话的中国学者。

  丁颖教授所开拓的研究领域、优良的学风、先进的研究方法等,一直被后辈传承、推进。以我所从事的农史研究学科来说,1926年,丁颖在犀牛路尾发现野生稻,开始探索中国人的祖先是怎样将其驯化成栽培稻,这一研究工作,就是华南农业大学农史学科的研究起点,也是中国农史学科建立的起点之一,更是中国农业起源研究的序幕。

  羊城晚报:华农如今被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这其中我们也能看到“丁颖精神”的闪光。

  倪根金:完全可以这样视之。

  今年,华农新被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名单的,正是一级学科作物学。我们的这个学科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丁颖教授功不可没。百余年来,华农先后走出了包括丁颖、卢永根、黄耀祥、林鸿宣、刘耀光等5名院士在内的一万多名农业专门人才。为国家培养有知农爱农情怀、有强农兴农本领的高素质时代新人,真正被落实为学校的育人目标。当下,以“丁颖精神”“卢永根先进事迹”为核心的学科文化,正不断被弘扬、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