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立足三大支点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11月23日        版次:A05    栏目: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作者:江传月、串雨

  □江传月 串雨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历史与现实证明,国家强盛与民族振兴,总是以文化的繁荣为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第八部分关于文化建设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具体要求中包括“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说明,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必须立足三种文化形态。


  坚守正道: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始终代表着当代中国发展前进方向,并推动社会进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具有时代性和进步性。文化繁荣是国家富强的强大支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内驱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

  要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使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武装人民的头脑、指导实践,激扬人民自信自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精神力量。

  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基于人民所需、事业所需、发展所需、时代所需,创作更多讴歌时代、讴歌人民的优秀文艺作品,礼赞民族复兴征程上的时代楷模和英雄模范,为人民创作,为人民生产,向人民传播,不断增强全民族的理想信念和文化自信,更好地满足新时代人民的精神需求,激励人民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要认真领会、深刻把握和全面落实好中央绘就的文化发展蓝图。按《“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实施事关宣传思想文化领域全局、具有引领性带动性示范性的重大文化工程项目。通过开展广泛的思想宣传教育和群众性文化活动等手段为基层群众送去必要的科技、文化、生活百科知识等,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切实巩固民族精神的土壤。


  夯实支撑:

  弘扬革命文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反压迫、反侵略的革命斗争中形成了以革命精神为核心的革命文化。革命文化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得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继而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养料,是中华文化的宝贵精神财富,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今天,革命文化是激励人民群众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支撑,弘扬革命文化是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要内容和基本途径。

  要发挥革命文化从精神和思想观念上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指引作用。国内外形势依然严峻,存在着西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以及文化方面“西化”和“分化”的冲击。因此,我们要弘扬革命文化所包含的斗争精神,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保证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方向。

  要发挥革命文化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促进作用。政治方面,革命文化能够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促进政治的稳定,同时也能够加强党的建设,促进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经济方面,革命遗址旅游、“红色文化”旅游能够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也能够促进全国文旅经济的发展;文化方面,革命文化所蕴含的丰富文化资源,可以作为当代文化产品、文艺作品的题材,丰富我国文化产品,促进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同时又能使广大人民群众学习革命精神,产生深远的教育意义。

  要通过组织青少年进行革命文化理论学习以及社会实践活动,让青少年深刻领会革命文化的精神,增强对革命文化的认同,使其成为促进青少年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青春力量的精神支撑。把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课堂教学中,利用多种信息化手段增强教学的沉浸式体验,引用红色文化的影像教学资料,增强画面感和感知力;加强校园红色文化建设,打造校园红色景观如红色文化宣传廊、红色纪念墙、英雄人物塑像等,开展各种不同的校园红色文化活动,举办红色微视频大赛、微党课比赛等;拓展红色文化实践活动,打卡红色地标,在清明节、抗日战争纪念日等具有特殊意义的时间,组织学生前往烈士陵园、纪念馆等红色场馆进行祭扫或参观,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前往革命老区开展红色研学、采访革命先烈后人了解英雄事迹等,亲身体验先辈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延续根脉: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根基”,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显著标识,体现着中华民族全体同胞的精神品质。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要把优秀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

  一方面,要继续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其在新时代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继续散发光芒。为此,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逐步建立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不断推行国民礼仪教育,让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纷纷进入校园,大力实施传统戏曲振兴工程、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等;要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一是在立法方面,用法律法规来保护文化遗产,坚决打击偷盗、破坏文化遗产的犯罪行为。二是清点文化遗产,划分等级,建立数据库,形成系统全面的保护体系。三是设立一些文化遗产研究机构,在高校设立有关文化遗产的专业和学科,重视考古发掘,加大对文化遗产尤其是濒临消失的文化遗产进行积极抢救的力度。四是加大文化遗产向社会开放展示程度,让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等更加吸引观众参观,使人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接受传统文化的浸润,唤起人民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另一方面,要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实现其时代价值。为此,要运用互联网、数字、新媒体等技术,通过微博、微信、微视频和客户端等平台,探索全媒体文化形态,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丰富。要通过文化科技创新打破传统文化的形式界限,通过多角度不间断切换推进,成功实现文化新作品的科技端转化。在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背景下,通过打造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多种线上文化艺术作品,以全新的模式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将前沿技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谋划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使文化“活”起来,让人们发自内心重视、认可自己的文化。

  (作者江传月系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暨南大学基地研究员;串雨系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注: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专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与广东实践研究”(GD22ZDZ01-18)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