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投资规模继续扩大,新动能持续成长,工业生产小幅回落但总体平稳……

11月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延续恢复态势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12月16日        版次:A04    栏目:    作者:陈泽云、王莉

  羊城晚报记者 陈泽云 王莉

  

  12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前11月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数据显示,1-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9190亿元,同比下降0.1%;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20043亿元,同比增长5.3%;货物进出口总额383369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出口218335亿元,增长11.9%;进口165033亿元,增长4.6%。

  总体上,国民经济保持恢复态势,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市场价格总体平稳,新动能持续成长,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经济社会大局稳定。

  

  新能源、新动能产品高速增长

  

  “11月份,受疫情短期冲击加大影响,工业生产有所回落,但从累计看,保持总体平稳。”国家统计局工业司副司长汤魏巍介绍。

  11月当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较10月份回落2.8个百分点。1-11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较1-10月小幅回落0.2个百分点。

  新能源、新动能产品高速增长,彰显工业经济韧性。11月份,新能源产品生产保持高速,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60.5%;新材料产品生产高位加快,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多晶硅、单晶硅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10.3%、103.4%、77.4%;高技术产品较快增长,移动通信基站设备、民用飞机、民用无人机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41.2%、30.8%、24.3%。

  汤魏巍指出,随着疫情防控优化措施落实落细,稳经济各项措施显效,工业经济有望继续恢复。下阶段,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着力增强微观市场主体活力,不断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制造业投资实现较快增长

  

  1-11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5.3%。其中,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加快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薄弱领域补短板,有力支撑基础设施投资回升。1-11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9%,增速比1-10月快0.2个百分点,连续七个月回升。

  制造业投资实现较快增长。1-11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3%,快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4.0个百分点。以电子、医药为代表的高技术制造业更是快速发展,1-11月,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3.0%。

  大项目投资支撑作用明显。1-11月,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大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1.9%,增速比1-10月回落0.3个百分点,比全部投资高6.6个百分点。

  从投资先行指标看,1-11月,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20.3%,投资项目(不含房地产开发投资)到位资金增长21.5%,为投资持续稳定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国家统计局投资司首席统计师罗毅飞分析,11月,各地区各部门持续推进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面落地见效,有效发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作用,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快设备更新改造,加大民营经济支持力度,推动了投资保持稳定增长。

  

  线上消费需求释放带动作用明显

  

  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615亿元,同比下降5.9%。1-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9190亿元,同比下降0.1%。“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冲击,11月份消费市场明显承压,市场销售降幅有所扩大。”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统计师付加奇指出,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居民消费需求稳步释放,购物方式网络化趋势进一步强化,消费市场发展韧性将持续显现。

  线上消费需求释放带动作用明显。据国家邮政局测算,11月份中国快递发展指数同比增长1.2%;受“双11”网购促销带动,11月1日-11日快递包裹处理量超42亿件,日均处理量超3.8亿件,是日常业务量的1.3倍。

  部分线下零售业态同样保持增长。1-11月,在实体店铺零售中,生活必需品供应更为集中的便利店、食杂店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4.3%和3.5%,增速分别比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高2.2个百分点和1.4个百分点。

  1-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0%。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6%、6.7%。

  1-11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6%。11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7%,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16-24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17.1%,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25-59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0%,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7%。

  总的来看,11月份国民经济顶住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压力,保持恢复态势,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但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基础仍不牢固。国家统计局专家认为,下阶段,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扎实落实稳经济各项政策措施,着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着力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