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羊城众多史迹,见证中阿友谊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01月07日        版次:A11    栏目:    作者:黄宙辉

     怀圣寺光塔 广东省文物局供图

     《旧唐书》卷四中的相关记载

     “苏哈尔”号船模

     南越文王墓出土的乳香 南越王博物院供图

     阿拉伯人蒲氏家族墓碑

  

  文/羊城晚报记者 黄宙辉  图/广州博物馆提供(另署名除外)

  

  《一千零一夜》中那篇脍炙人口的《辛伯达航海旅行记》,竟是取材于公元8世纪中叶阿曼著名航海家欧贝德驾着“苏哈尔号”远航广州的经历!在今日羊城,依然能找到怀圣寺光塔、清真先贤古墓等众多史迹,以及南越王墓出土的乳香等文物,见证自古以来阿拉伯国家与中国友好交往的情谊。

  这引起了羊城晚报记者浓厚的兴趣去一探究竟。

  

  “辛伯达航海记”与“苏哈尔号”广州行

  

  “公元7至13世纪,中国与阿曼的交往成为中外交往的非凡代表。其中,‘苏哈尔’号远航广州,更成为阿拉伯国家和大唐王朝之间的海上贸易航道开通的象征。”广州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朱晓秋告诉记者。

  阿曼是阿拉伯半岛最古老的国家之一,也是阿拉伯半岛的造船和海上贸易中心之一。公元8世纪中叶,阿曼著名航海家欧贝德驾着双桅三帆木船“苏哈尔”号,依靠风力,在海上航行近万公里,经过7个半月抵达广州。他为中国带来亚麻、毛毯、金属制品及阿曼特产乳香;返航时,满载中国的丝绸、陶瓷、樟脑、麝香以及食用香料。这艘“苏哈尔”号船模,如今在位于广州越秀山镇海楼的3楼展厅展出,与一旁的珠江码头木桩相映。朱晓秋还介绍,在著名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那篇脍炙人口的《辛伯达航海旅行记》,就是取材于欧贝德的这段经历。

  时光转到1978年,中国与阿曼建交,当时的苏丹卡布斯命令工匠造一艘长22米、高3米的仿古船,再进行一次“辛伯达式”的远洋航行,目的地就是中国的广州。苏哈尔港是阿曼的传统造船基地,当代仿古帆船的建造就在这里进行,这艘船被命名为“苏哈尔”号。1980年11月,这艘按照古代阿拉伯远洋商船结构和式样仿造的“苏哈尔”号木船,从马斯喀特海军基地启航,依靠风力,沿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航线,历时216天,于1981年7月1日抵达广州。

  “阿曼‘苏哈尔’号科考团抵达后,广州人民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迎接贵客到来。”广州博物馆馆员邓颖瑜说,其间船员们前往广州、佛山等地参观交流,加深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认识,重温两国友好往来的点点滴滴。1995年,阿曼民族遗产与文化部在我国文化部协助下,在广州市海珠区洲头咀公园竖立一座纪念碑,再现“苏哈尔”号双桅三帆木船的航行图,永志两国友好。

  1991年7月1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海上丝绸之路”考察团参观广州博物馆,阿曼文化部便将“苏哈尔”号船模赠送给广州博物馆,以纪念仿古木船“苏哈尔”号从阿曼到广州的科学考察活动十周年。

  广州博物馆十分重视,受赠当年即将其放入主馆址镇海楼展厅的“广州历史陈列”中进行展示。之后,该展览虽经多次改陈,但“苏哈尔”号船模一直被珍藏与陈列在镇海楼中,迎接着一代又一代参观者。朱晓秋说:“数十年来,船模向市民游客讲述着阿拉伯帝国与唐朝的海上贸易历史。”

  

  阿拉伯商人的羊城足迹

  

  《旧唐书》卷四中记载:“永徽二年(即651年)八月乙丑,大食国始遣使朝献。”这是中国史书中第一次出现关于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官方使节交往的记载。从此,阿拉伯来华使节络绎不绝,从651年到798年,不到150年时间中,据不完全统计,阿拉伯遣唐使就有近40批次。

  自古以来作为对外贸易大港的广州,也少不了阿拉伯商人的足迹。朱晓秋介绍,在唐宣宗五年(即851年)阿拉伯旅行家苏莱曼所著的《苏莱曼东游记》中,其中就有关于阿拉伯商人在广州从事贸易的记载。

  “宋代是南海交通(海上丝路)最为发达的时期,也是以阿拉伯商人为主的贸易兴盛时期。广州的伊斯兰文化地理景观值得探讨。”广州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元林曾撰写《宋代广州港市的伊斯兰文化地理景观初探》一文,对广州“蕃坊”内的礼拜寺、“蕃市”、墓地、城南海山楼等几个集中场所中反映出的相关伊斯兰风俗文化进行了初步探讨。

  在广州城外西南部一带,唐时外商多居住于此,时称“蕃坊”,是广州伊斯兰文化景观体现最集中的地方。“蕃坊”范围大体在今广州中山路以南、人民路以东、大德路以北、解放路以西一带,中心在今光塔街及其附近。

  到宋代,“蕃坊”所在的地方修筑了内濠,以南濠为要,完善以阿拉伯商人为主的南濠地区的社会生活区与水上的交通联系。南濠附近的怀圣塔是“住唐”阿拉伯商人祈风和航海灯塔之地。此外,与伊斯兰文化相关还有城西十里的蕃人冢,“累累数千,皆南首西向”,留下他们对故土的眷恋。

  

  两处伊斯兰古迹均被纳入国保

  

  “以前,是大海联系了整个世界。当年阿拉伯商人在海上航行,把他们的货物带到广州做生意,再把广州的货品带到欧洲、地中海沿岸。”广州海事博物馆馆长王芳介绍,作为对外贸易大港的广州,保留了不少伊斯兰古迹,包括怀圣寺光塔、清真先贤古墓等。

  据广东省文物局编的《广东文化遗产》记载,怀圣寺光塔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光塔路56号。为纪念伊斯兰“至圣”穆罕默德,故名怀圣寺,而寺内有一光身柱形塔,故又被历代广州人称为称光塔寺。寺、塔相传始建于唐代,元至正三年(1343年)曾毁于火,到至正十年(1350年)重建;在明代的成化、万历年间,清代的康熙、道光、同治年间先后重修。怀圣寺与光塔是中国和伊斯兰国家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也是研究中国海外交通史与伊斯兰宗教史的重要古迹。1996年,怀圣寺光塔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另有一处清真先贤古墓位于广州市越秀区解放北路,也是著名的伊斯兰教古迹,古称“回回坟”。相传唐代开海舶之制,贞观二年(628年),有阿拉伯穆罕默德派遣宛葛素(又译苏哈白赛)前来广州,后转泉州、杭州到达长安。翌年,他复循原路返抵广州后逝世,葬于此。墓园门楼石额上,横书“清真先贤古墓”,庄重肃穆。2013年,这座伊斯兰先贤古墓也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珍贵文物见证悠远交往

  

  除了史迹,还有不少在广州出土、流传至今的珍贵文物,也见证了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友好交往。

  位于广州市越秀区解放北路象岗山上的南越王墓,当年挖掘时出土了1小堆乳香。这些乳香装在一漆盒里,重21.22克,经测定为树脂类。据南越王博物院黄巧好馆员介绍,乳香之名译自阿拉伯语Luban,别名熏陆香,是梵语kunda或kundurn的转音。乳香主要产于阿拉伯地区的红海沿岸,自古以来都是阿拉伯地区重要商贸物产。南越王墓出土乳香,表明在南越国时期乳香已由海路传入广州。

  此外,广州博物馆陈列的瓷器、胡人俑、蒲氏家族墓碑等,也都是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友好往来的鲜明例证。其中这块刻于清光绪十六年的蒲氏家族墓碑,记录了阿拉伯人蒲氏家族由宋至清在华生活情况。

  “宋时,自阿拉伯地区来广州住在番坊的外国人颇多,史称番客。随着时代发展,绝大多数番客均已融入汉民族当中。如今广州地区唯一有迹可循的旧时番客,是散布于南海、黄埔、白云地区的蒲姓族人。”广州市博物馆研究馆员陈鸿钧这样认为。蒲姓商人后裔散居南海、番禺、顺德、潮州、儋州等地,至家谱有载,宗祠俨然,史乘可征。

  蒲氏定居广州番坊,二世而显,且在商贸方面有相当财力,既有能“倡筑羊城光塔”的子弟,又有“特捐巨金”的后裔,显示了蒲氏融入中土社会生活的卓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