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深圳市福田区:

擦亮生态底色 打造绿色“福田品牌”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01月13日        版次:A09    栏目:    作者:李艺戈

  羊城晚报记者 李艺戈

  

  近年来,深圳市福田区始终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其中,在环境质量、生态保护、污染防治、绿色发展等方面成绩优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突出成绩,多项指标位于全市乃至全国先进水平。

  

  红树林生态公园见证生态和谐之美

  

  城市绿色资源价值充分释放,人人享有优质的绿色空间,生物多样性明显提升是福田居民幸福感的来源。据了解,2022年,福田区PM2.5年均浓度降至15.7微克每立方米,创2012年有监测数据以来最优水平;深圳河水质创1982年有监测数据以来最优水平,新洲河、福田河等主要河流达到优良水体标准。此外,截至2022年,福田区公园面积超过900公顷,占辖区总面积16%以上;绿化覆盖面积3384.48公顷,绿化覆盖率约为43%;辖区公园总数达125个,成为深圳市公园密度最大、公园类型最多的行政区。

  2003年,深圳正式启动规划筹建深圳湾滨海休闲带。随后10年间,深圳湾公园、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深圳西湾红树林公园陆续开放。再加上已经保护起来的福田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深圳、香港海岸的大片红树林湿地完整保存,成为中国现存唯一都市湿地区。

  2022年11月,《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在武汉主会场以线上线下形式举办的“CEPA湿地教育与保护论坛”正式宣布,深圳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摘得全球首批《湿地公约》湿地教育中心星级奖,这是首批获得这一殊荣的三个中国大陆湿地保护地之一。

  据悉,福田区红树林生态公园自修建以来,有不少珍稀物种相继出现。2020年,欧亚水獭、豹猫、小灵猫三种兽类同时出现在生态公园南区的红树林,它们的同时出现,反映了辖区水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2023年,福田区将高标准协同建设国际红树林中心,打造深圳红树林湿地博物馆;深入推进“山海连城绿美深圳”生态建设工作,开工建设梅林山—银湖山、竹子林2条生态通廊,打通4公里廊道,高标准规划建设深圳河干流北岸碧道示范段,让城区更美更宜居。

  

  “会呼吸”的城市让福田人幸福加码

  

  2022年年底,深圳市海绵办通报福田区2022年度海绵城市建设政府实绩考评获评“优秀”等级。自2017年深圳市实施海绵城市实绩考评以来,福田区已连续六年获评“优秀”等级。

  位于福田区梅林片区的中康公园,占地约1.6万平方米。作为密集街区中的街心公园,中康公园本身缺少大面积水体,且存在高差大、雨水不易积存等问题,雨水管理问题突出。

  改造时,福田区结合中康公园特有的大高差、山地地形,采用弧线化的草阶、矮墙消化高差,将大面积的坡地转化为多级生物滞留带,营造良好的台地景观。同时针对山地街心公园水平绿地面积少的特点,因势利导,分散布置11个雨水花园(或下沉可调蓄绿地),分别在一级、二级步道及市政人行道边缘形成多个层次的植草沟系统,串联雨水径流,相比原有坡面地形大大提升了渗透、调蓄能力。

  改造后,中康公园这座山地街心公园全面落实了海绵城市理念,在暴雨时期可以实现流量错峰,大大减轻了周边城市管网的排水压力。这也是深圳市第一个利用自然与人工复合水路系统实现雨水资源回收的山地公园。特别是该项目通过贯穿全程的自然生态植草沟与人工埋的雨水收集管道,实现了雨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这对山地类型城市街区公园的雨水资源回收的同类工程有重要借鉴意义。福田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海绵城市建设将从“小海绵”到“大海绵”再到“全海绵”推进,从而打造更高水标准、更美水环境、更有水韧性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