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广东同益空气能总经理唐旭初:

从“局外人”走成“局内人”的十年

对外要勇敢“走出去”,对内要夯实自己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01月20日        版次:A10    栏目:创二代来了! 制造业当家·粤企青年说    作者:黄颖琳、杭莹

     同益总经理唐旭初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黄颖琳 杭莹

  

  接棒第十年,恰是唐旭初的不惑之年。十年磨一剑,他从同益和空气能行业的“局外人”,一步步走成了“局内人”。

  彼时,他辞去世界500强外企工作,回到父亲唐壁奎创办的广东同益空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益”)。如今,父亲退居幕后,唐旭初担任同益总经理,挑起大梁陪伴公司走过低谷波峰,为行业注入不一样的“年轻态”。

  采访中,他向羊城晚报记者直言,在欧洲能源危机和中国“双碳”战略叠加下,空气能热泵市场已然站上赛道风口。作为粤企青年的代表,“对外要勇敢‘走出去’,对内要夯实自己、打好内功,才能迎接更大的机遇与挑战”。

  

  重心从传统制造迈向新能源

  

  在唐旭初看来,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年初俄乌冲突爆发,欧洲国家深陷能源危机,这对于空气能行业而言是莫大的机遇。”唐旭初告诉记者,过去德国、捷克等欧洲国家多依赖于俄罗斯提供的廉价天然气,俄乌生变后,“北溪1号”和“北溪2号”输气中断,导致天然气成本大幅上升。

  “欧洲家庭主要能源支出是采暖,但他们的收入无法支撑天然气的昂贵支出,这时候,引入一种更为节能的采暖产品就很重要了。”正因为瞄准了这一“商机”,从去年6月开始,唐旭初就单枪匹马到欧洲各地做同益空气能产品的推广,持续时间约大半年。

  唐旭初坦言,当时出国确实要面对各种防疫措施,时间成本高,也面临一定的疫情风险,但他从未后悔做出这个抉择。后来的结果也证明他的决定是正确的。空气能采暖产品的确得到了欧洲各国的政策支持,也迎来了需求驱动的上涨行情。“在欧洲人眼里,我们送去的不仅是温暖,更是生活质量。”

  同时,2022年国家“双碳”工作持续发力,相关政策措施靴子落地,对清洁能源提出了更高要求,可再生能源需求急增。从广义上看,空气能同样属于可再生能源的范围,唐旭初笑称,“同益正好站在了节能环保的赛道风口上,符合发展的大方向,‘双碳’给我们带来了红利机会。”

  他还向记者透露,在欧洲能源危机和中国“双碳”战略叠加下,同益整体产品结构和战略方向都会发生较大的调整。“同益原来的定位侧重空气能热泵应用于暖通领域(空调、采暖)的生产制造,即产生直接价值的产品。未来,公司的重心将从传统的生产制造往新能源方向靠拢,资源也会相应地往新能源方面倾斜。”

  

  放开后更应勇敢“走出去”

  

  2023年寒冬破晓,各行各业复工复产趋势愈发明显。面对全新的转折点,唐旭初认为,伴随疫情的逐步放开,走出去、走进来的交流都将更为方便和紧密。

  “根据内部的客户管理系统,可以看到其实很多项目都因为疫情被搁置了。复工复产后,原先这些被调为低优先级的项目,后续都会被提上来,甚至马上就可以动起来了。”他信心满满地向记者说道。

  对内来看,各行各业复苏明显,带动周边整体供应链和生产资料的恢复,预期今年一季度能快速反弹。“旅游行业热情重燃后带来的酒店热水应用,土建、基建项目等的启动生产都需要用到空气能热泵的相关设备,将带来新的项目机会。”

  向外展望,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调整,国内外往来会更加频繁。“相比过去的线上远程会议交流,面对面的沟通能增强客户的信任感。也不再只是我跑出去给他们讲PPT了,客户也可以到国内直观地看到我们的产品,这种成交概率更大。”他说道。

  趁着这股东风,唐旭初透露道,同益当前正在开发新的能源储存项目。他也承认,随着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扩大,未来同行竞争将更加激烈。

  纵观2022年成绩单,同益实现了超1亿元的总营收。而对2023年的营收计划,唐旭初显得很有自信。“预计今年业绩会翻一倍。”他将其归结为,去年下半年在欧洲打下的基础,今年都可以陆续变现了。

  “现在是最好的时候。”唐旭初道。他建议,广东青年企业家都要抓住这个时机,对外要勇敢“走出去”,对内则要夯实自己、打好内功,才能迎接更大的机遇与挑战。

  

  一代的直觉和“二代”的革新缺一不可

  

  持续回访粤商创二代,是羊城晚报“创二代”栏目对粤商发展的跟踪关注。事实上,这已经是羊城晚报与唐旭初的第三次相约。在此前在2019年的采访中,这位接棒的“少帅”曾对记者表示,父亲虽然逐渐退居二线,但仍是公司发展的“定海神针”。时隔三年多,唐旭初的想法依旧未变。

  “坦白说,疫情三年里,我们碰到过各种各样的挑战。这种情况下,上一代对空气能行业的信仰和执着尤为重要,它始终激励着我在这条道路走下去。”唐旭初表示,父亲作为国内空气能行业的元老级人物,对行业的直觉和理解是自己当前还无法与之比较的。区别于父亲的行业直觉,他更多是从客观视角出发,通过公开信息数据和逻辑分析去做判断决策。

  当被问及两种判断模式谁更优时,唐旭初坚定地认为两者缺一不可。“数据来源有限,也有可能面临失真。一开始我也很迷信数据,就像做实验一样,如果数据不够全面有偏差,分析出来的结果就会有偏差,还是需要与经验和直觉相结合,这是不可替代的。”

  当然,一代与“二代”之间的“火花”是难以避免的。随着同益在新能源领域的不断深入,对公司定位的调整与否成了唐家父子俩要思考的大事。同益的未来定位究竟是制造?还是新能源?“我的方式是通过数据和政策辅证观点,父亲则会基于产品属性和业内动态提出意见。”唐旭初笑道,“不过最后我们都能达成一致,因为我们的目标都是一致的。”

  如今,从父亲手上“接棒”,已悄然走到了第十个年头。唐旭初感慨颇深,“开始还文绉绉的,现在自己更接地气了。”随着在同益的时间越长,他越发深刻地认识到,把自己在外企学到的抓数据、写报告的管理规范生搬硬套到普通民企是不可行的。

  如今,唐旭初已然找到了同益的管理模式,并得心应手起来。在同益,每隔一两年就导入新的项目。诸如组织架构调整、股权激励变革、工厂精益生产,以及数字化工具的导入。唐旭初介绍道,项目的内容和公司自身发展已经行业变化相关。近两年的重点项目就是供应链重构管理相关的。“这也是受到国际环境影响。我们希望部分关键零部件供货渠道中断的情况下,也能有Plan B、Plan C。”

  

  传承精神的企业才能更长久

  

  “我们一直在尝试从原本依赖老板的发号施令,转变为团队共同发挥作用。”当然,这也离不开父亲的助推,唐旭初表示很幸运,“父亲是一个很开明的人,他会主动下载各种APP,从电脑办公变成iPad在手,也带动了高管团队一起提升共同改变,真的非常感谢他对我的支持。”

  在唐旭初看来,传承不仅仅只是传承物质,更要传承精神,这样的企业才能生存长久。父辈给予的不是充裕的物质财富,而是言传身教的创业精神、利益共同体的合作理念,和益人益己益社会的责任情怀。

  父辈们创造了过去,经历着现在,还将继续走下去。我们这一代是踩着他们打下的基础,沿着他们开辟的大道前进,理应走得更好、更远。因此,在接班过程中要找到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作出一些实实在在、能为企业、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事情。同时也要打造全新的团队,有了新鲜的团队和血液融入以后,必定会带来更多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