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深刻把握守正创新的理论品格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01月29日        版次:A06    栏目: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作者:赵才勇

  □赵才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必须坚持守正创新。从理论品格上说,就是要坚持理论指导与勇于实践探索相统一,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继承传统文化精华与直面现实问题相统一,植根中华文明与同其他文明互鉴相统一。

  

  一、坚持理论指导与勇于实践探索相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是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的党,强调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仍然需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理论指导与勇于实践探索相统一,让科学理论在指导实践中展现出强大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巨大生命力,在于能够给实践提供科学指导,使人们在认识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的基础上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实践反复证明,只有受科学理论指导的实践才是自觉的实践,而缺乏科学理论指导的实践则是盲目的实践。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深邃思考、深刻总结,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懈探索、砥砺前行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在指导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和伟大自我革命的历史进程中,必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入推进而持续发展、不断丰富、更加完善。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我们推进各项工作,根本还是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靠实践出真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将在党和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不断拓展和完善。这一过程必将为理论创新开辟广阔前景。要及时回答实践提出的新课题,为实践提供科学指导。我们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研究我国新发展阶段,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重点抓住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发展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永葆科学理论的旺盛生命力。

  

  二、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处理好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一张蓝图抓到底,抓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不能拍脑袋、瞎指挥、乱决策,杜绝短期行为、拔苗助长。另一方面,要鼓励地方、基层、群众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及时总结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不断深化对改革规律的认识。” 坚持守正创新,既尊重客观规律性,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问题,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问题。规律是客观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的存在和是否发挥作用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客观性是第一性的,主观能动性是第二性的。人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但这种主观能动性是受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制约的,只有在一定客观条件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创造历史。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只有尊重规律、认识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一方面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性,学会按照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客观规律和规律发生作用的客观条件,并为运用规律改造世界、创造和改变各种物质条件,为客观规律的作用发挥开辟道路。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一种全新的创造,解放思想,主动作为,敢闯敢干,胆子大一些,这就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我们一定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否定主观能动性,把人变成规律的奴隶的宿命论,又要反对不顾客观规律,夸大意识能动作用、冒险蛮干的主观主义。

  

  三、继承传统文化精华与直面现实问题相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对待文化传统。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坚持守正创新,既有传承民族精华的继承性,又有直面现实问题的创新性,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聆听时代的声音,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马克思主义不断推向前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这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既不能片面地厚古薄今,也不能片面地厚今薄古,而是要本着科学的态度,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

  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要聚焦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全局性战略问题、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全面把握。要站在时代前沿观察思考问题,把党和人民事业放到历史长河和全球视野中来谋划,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在解决突出问题中实现战略突破,在把握战略全局中推进各项工作。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现实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

  

  四、植根中华文明与同其他文明互鉴相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经历了五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坚持守正创新,既植根中华文明,又借鉴其他文明,充分表现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民精彩生活,充分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积极借鉴别国治国理政经验,展现出宽广视野和博大胸怀。

  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走着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不能数典忘祖,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也绝不会接受任何外国颐指气使的说教。借鉴世界各国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能放弃中国制度的根本。照抄照搬他国的制度行不通,会水土不服,会画虎不成反类犬,甚至会把国家前途命运葬送掉。只有扎根中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中国人民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明新的辉煌。

  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世界性,而是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植根中华文明,并不意味着故步自封,闭上眼睛不看世界。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这样世界文明之园才能万紫千红、生机盎然。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任何一种文明,不管它产生于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社会土壤之中,都是流动的、开放的。这是文明传播和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在长期演化过程中,中华文明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中获得了丰富营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者单位:阳江职业技术学院)